「益生菌」會成爲又一個「萬能神藥」嗎?

經常泡在微信群、QQ群的媽媽們可能會發現,但凡群裡有媽媽提到孩子腹瀉、感冒、便秘、溼疹等問題,就可能有媽媽冒出來建議給孩子喂點益生菌吃,還有因為哮喘、腸絞痛、想要改善過敏體質、增強抵抗力都吃益生菌,一度變成兒科的

“OTC名藥”

那麼,益生菌真的是萬能的嗎?

益生菌是“有益”的細菌

雖然名字裡帶“菌”,但不可否認益生菌是一種“好的”或“有益”的細菌,寄生在人體腸道內。益生菌以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為主要代表,能在體內能形成生物屏障,促進孩子腸道內的細菌平衡,排斥和抑制有害細菌增長。

“益生菌”會成為又一個“萬能神藥”嗎?

人體本身是一個可以自己生產益生菌的大工廠,吃進的食物經過腸道消化、分解和發酵可產生大量的益生菌群,這是人類腸道與生俱來的生理功能。

所以,發育中的正常孩子其實沒有必要額外補充益生菌,益生菌不是保健藥物,也不是補藥,更不是萬能藥。

通常在兩種情況下,兒科醫生建議家長們將益生菌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方法給孩子吃:

一、大量使用抗生素之後

用來減輕抗生素的副作用。因為抗生素不但殺死了致病菌,也殺死了與之同存的益生菌,吃點益生菌等於再“種”上點好細菌,有助於腸道有益菌群的恢復和保持。

二、腹瀉導致大量益生菌丟失

腹瀉造成大量的益生菌丟失,腸道菌群失衡,這個時候補充益生菌,能重建腸道菌群平衡,維護腸道健康。

當然,不管是什麼情況,最好都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益生菌,家長們儘量不擅自盲目給孩子吃。

混淆1:益生菌製劑

其實,我們平常給寶寶吃的都是益生菌製劑,也就是含有益生菌的產品。

益生菌製劑裡除了益生菌,一般還會有添加劑、穩定劑等其他成分,不同廠商的菌種添加不同,也會出現參差不齊的質量和效果。

對於健康的孩子,腸道有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各種菌群也已經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只要正常飲食,無需再額外補充益生菌製劑,如果大量補充益生菌製劑則會打亂這種平衡。

“益生菌”會成為又一個“萬能神藥”嗎?

媽媽仔細看看,就會發現目前沒有一種益生菌製劑上標明可長期服用。

市面上還有一些含益生菌的飲料,這些飲品雖可能含益生菌,但不一定是活菌,即使是含有活菌,也未必達到足夠的量進入腸道發揮作用。想利用它們達到治療保健的目的,也是不太可能的。

TIPS

對1歲以內或本身對牛奶過敏的孩子,用益生菌製劑時要注意製劑中是否含牛奶,更不要選擇酸奶等牛奶製品。

益生菌類產品只有是活菌,並且保證在有足夠數量時,才能發揮其有益作用。所以,一般需2~8℃避光保存,有的劑型如金雙歧、培菲康活菌片甚至需要冰箱冷藏,而有的劑型則常溫(<28℃)保存就可以,如媽咪愛、寶樂安等,因此家長們必需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❸益生菌劑劑型需溫水溶解,水溫不宜超過40℃

,衝好後及時服用;與抗生素、吸附劑如蒙脫石散合用時需間隔2~3個小時。

混淆2:益生元

很多媽媽可能也從醫生那裡聽說過搭配益生菌補充的益生元。

益生元,是從植物中人工提純出來的,模擬母乳中的低聚糖。人體不會消化益生元,

益生元能直接到達腸道,餵養益生菌,使益生菌活性增強,繁殖能力增強,使其在腸道中發揮出更好的作用。

“益生菌”會成為又一個“萬能神藥”嗎?

如果補充益生菌的思路是直接從外部添加細菌,空投“維和部隊”到腸道維穩。那麼補充益生元就是作用於本已存在於腸內的菌群,即通過給好細菌提供營養物質,扶植好細菌,從而壓制壞細菌。

人體只要滿足了營養均衡的正常飲食,就無須額外補充益生元,只需在腸道出現問題、需要服用益生菌時,在醫生指導下配合補充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