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蝦人,你們有壓力嗎?

养虾人,你们有压力吗?

幫邦小魚兒

拉您進養殖交流群

養蝦,蝦苗好壞難斷,病害不可預測,氣候變化無常,一個等待命運安排的產業,能沒有壓力嗎?

养虾人,你们有压力吗?

全世界人民都想做白領,坐在有空調的辦公室裡,動動電腦,出個創意,每個月的工資如潮水般湧來,每個晚上聽聽歌,啜啜咖啡。或者是做個官二代,靠官場上的關係,呼風喚雨,收入累以億計,然後出國做個美國人,每個月回來看中國水深火熱的老百姓,順便釣釣魚。這是我壓力下的夢想。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做個水產人,壓力是越來越大了,大到有時不想再幹了。

事實上,其他行業壓力也是很大的。活在身邊的人, 很多也在叫苦連天,一山看見一山高,都感覺第二處風景更好,就像女人都覺得老公是別人的好一樣。

但是水產壓力是真的明顯的,從業多年了,也經歷過很多事,雖然也感覺壓力山大,但真的沒有像今年這樣讓人喘不過氣。

有幾個朋友是行外人,看我嘆息多,忍不住問我,不是說今年蝦價巨高,收益巨大嗎?都想進入養殖了,為何你感覺如此不妙?

好吧,我來談談養蝦的壓力在哪裡

首先是病害產生的不可預測性。

病害的產生,往往根本沒有什麼跡象可尋,在你最不在意的時候,在你認為最安全的時候,病害就這樣發生了。

無法預測,無法干涉。你認為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有時會一點效果都沒有。不用藥,心裡一點底都沒有,用得太多,費用會很高。這種糾結,我估計人人都有,糾結多了,就成了心裡說不出的重。

其二是病害處理效果無法判定。

我們都聽說過一些處理完好的事例,實際上我們都有過處理成功的事例,但複製到別處,則不一定成功。一旦出現病害,處理還是不處理?也是一個糾結。

其三,是不可預測的多變的氣候。

養殖是靠天吃飯的行業,實際真的很低端啊!21世紀了,我們還在看天吃飯,但不可否認,我們的行業真的是靠天吃飯。老天開眼,賺得比誰都多,老天不開眼,虧得比誰都慘。

前幾天,一場颱風讓北海一些池塘變成一片汪洋。即使沒有颱風,年景與年份也是說不清楚的事。有的年份就是好養,有的年份就是差。如果你剛入市,就碰到不幸福的年份,只有自嘆命運不濟。

其四是不可預測的蝦苗質量。

這個不想說了,說多了,會得罪人。但擺在面前的事實就是就是沒有人能準確判斷苗的質量——這是一個沒有任何質量三包的大宗商品。連菜市的豬肉都有個檢疫紅章呢,蝦苗是沒有的。養蝦人,只有把苗放下去,然後等待命運的安排。

幾個不可預測的因素在此,即使是高高的蝦價,能讓大家笑出來嗎?一個等待命運安排的產業,能沒有壓力嗎?誰敢說自己命特別好,好到什麼都很順?

讓壓力壓垮的人不算是硬漢。我來談談另一個另類,這個人最關心的是蝦病的發生,聽到什麼地方的蝦病嚴重,他總會笑出聲。不要誤會,他不是一個冷血的人。

他只是認為,只有這樣的亂世,才有如此高額利潤,只有如此高的利潤,才值得奮力一戰——亂世,才出英雄。他在今年的第一造養殖中,三十畝塘創造了七十多萬元的利潤。最難得的是,這幾年來,他一直維持這種穩定的養殖水平。一般人養殖的壓力對他而言,影響不大。

簡而言之,針對幾種不可預測因素,採用縮小池塘面積,一般養殖面積縮小到3畝以下,直接減少面積風險;強大的排汙能力,以維持池塘良好環境;高標準的增氧機,以維持高溶氧狀態;縝密的預防措施,減少病害發生機率。

有這樣的幾種措施,養殖也不用太悲觀,養殖壓力也沒有那麼可怕。其實,做個蝦農,也是一個很好的職業,做得出色,也可像梁朝偉一樣,早上飛到倫敦喂喂鴿子,晚上再飛回來蝦塘喂喂蝦。

“幫邦水產6.18 年中大促”

現金直降,全年最低價,鉅惠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