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130萬!這7位青島人才入選國家優青!

每人130万!这7位青岛人才入选国家优青!

傑青和優青已經成為

中國人才梯隊最重要的兩個臺階,

幾乎是每一箇中青年學者的奮鬥目標,

也是每一個科研單位所必爭的人才。

不久前,小創給大家梳理了

入選國家傑青的青島名單: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又發佈通告,

400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資助立項。

其中,青島有7名來自高校院所的

優秀青年科學家的項目入選,

每個項目將獲得130萬元資助。

華麗麗的名單

今年我市入選“優青”的7名人才

全部來自駐青高校及科研院所,

分別是: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張鑫(深海環境下的光譜原位探測與定量分析)

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逄淑平(半導體材料與光伏器件)

黃長水(二維碳材料石墨炔)

中國海洋大學

趙建(汙染物的環境地球化學過程)

荊釗(海洋能量串級機理與混合參數化)

陳旭光(深部岩土體流固耦合機理與工程災害控制)

山東科技大學

王友清(人體血糖動態過程的安全控制)

入選國家優青有多難?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被稱作是“小杰青”,是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的鋪墊性科技支撐基金,自2012年起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旨在促進創新型青年科技人才迅速成長,主要支持具備5-10年科研經歷並取得一定成就的青年科技人員,每年的競爭都非常激烈。

和一年200個名額的傑青比,國家優青一年的名額是400個,評審通過的難度看似要低一倍,但是其實優青的競爭也同樣非常激烈。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統計數據,2012年首批國家優青的受理申請項數就高達3587項,平均資助率僅為11.15%,這還不包括很多申請後並未受理的項目數,可見入選難度有多大。

由於競爭越來越激烈,還會存在很多牛人有著申請傑青的條件,卻由於各種原因轉而申請優青,而且優青的平均年齡相比傑青要年輕好幾歲,很多優青還遠遠未到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還有非常大的潛力在未來更進一步。

每人130万!这7位青岛人才入选国家优青!

與去年相比,

今年我市獲評“優青”人數較去年略有減少,

去年為9人。

獲選“優青”所屬的高校院所數量明顯減少,

從去年的9家減少到今年的4家。

但單個高校院所的入選

人數較去年有所突破,

中國海洋大學今年有3名“優青”入選,

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則有2名,

而去年這個數字均為1。

每人130万!这7位青岛人才入选国家优青!
每人130万!这7位青岛人才入选国家优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