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土地確權、頒證,農民能得到哪些具體的實惠?

2018年是土地確權的最後一年,確權頒證完成的地區已經享受到了不少實惠,但現仍然有未確權的農戶朋友不清楚,那麼通過土地確權、頒證,農民具體得到了哪些實惠呢?

通過土地確權、頒證,農民能得到哪些具體的實惠?

把土地的實際情況搞清楚了。中國有2.6億農戶,其中2.3億承包農戶,家家都有土地,這塊土地在39年前,按照公平的或者順應當時大家的要求,進行遠近搭配、厚薄平攤,儘可能公平,所以這麼多年下來,農戶承包地面積到底有多大?東邊、西邊、南邊、北邊的位置具體邊界在什麼地方?多數地方原來說分了一畝地,恐怕量下來也就是那麼一畝多點。但一些山區,說家裡面有一畝地,但是一量下來可能是1.5畝,甚至更多。我想到底農民現在有多少地都很難把握。這次我們通過航拍實測,落到地上就是相對精確的數字。所以,第一個就是把家底搞清楚了。

通過土地確權、頒證,農民能得到哪些具體的實惠?

土地權能增加了。進行確權登記頒證的目的就是確實權、頒鐵證,讓老百姓手裡擁有的承包經營權證是土地的身份證。當然承包合同是權利生成的依據,但擁有這個證書以後,就擁有了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還有相對的處分權利,這種處分權利就是轉包權和出租權。以前這個權利也是存在的,但是心裡沒底,這個地轉給你以後,可能收都收不回來,因為當時沒有類似於像現在頒了鐵證一樣讓人放心,面積有多少、具體什麼位置,心裡很踏實。通過這次確權登記頒證,權能就非常完整了。

土地承包糾紛也解決了。39年前實行家庭承包,主要是出於一種公平的考慮,家家戶戶耕地的好壞、遠近、厚薄都要考慮清楚。30多年來,地力改造了,地界也沒有那麼清楚,到底地塊是你的還是我的搞不明白,邊界不清、權能不完整。通過確權登記頒證,不僅把面積搞準確了、邊界搞清楚了,逐步達到相對公平又有效率。在這個情況之下,幾十年的矛盾糾紛也予以化解和澄清。

土地流轉放心了。

確權登記頒證推動了“三權”分置,推動了經營權有序流轉。這種經營權的有序流轉得益於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我轉給第三方經營十年、二十年,只要在二輪承包期限內,我轉給你,我要你多少租金,雙方自主商定。在這個過程中,確權登記頒證也推動了經營權的流轉。對流出方來說,這個地到時候收得回來,收不回來,不知道。對轉入方新的經營主體來說,投不投入,心裡也不穩。所以,解決好了土地的權能以後,土地流轉經營更順暢。此外,確權登記頒證以後,經營權可以抵押融資了,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現代農業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