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新時代,「煉」成好黨員

近日,由中國財經出版傳媒集團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好黨員是怎樣煉成的》新書籤售會在北京舉行。該書以新穎獨到的視角、新鮮翔實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的道理詮釋了新時代共產黨員踐行“四講四有”標準的思維方式、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7月28日 新華網)

青春年少的當年,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我們最主要的課外讀物。書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在家鄉烈士墓前的一段獨白,成為了千百萬青年的座右銘:“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至於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至於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好黨員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出版,更將燃起共產黨員的青春熱情,“煉”成新時代的“好黨員”。

“煉”成講政治、有信念的好黨員。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首先是要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政治站位要高,才能有為國家、為人民作貢獻的不竭動力。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從黑暗中誕生並迅速崛起,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始終站在人民利益的高度,以謀求人民的幸福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有了這樣的信念,才能經受得住任何困難與酷刑的考驗。“推崇真理的能力是點燃信仰的火花。”蘇霍姆林斯基的話告訴我們,信仰的火花要靠推崇真理的能力點燃。好黨員,就應當為真理而戰。

“煉”成講規矩、有紀律的好黨員。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無論身處怎樣的“圈”,都有各自的規矩、紀律。特別是共產黨人,更是以高標準的規矩和鐵的紀律著稱。“紀律是執行路線的保證。”要切實提高規矩意識和紀律意識,不是喊幾句口號就可以的,而是要把規矩與紀律銘刻在心靈深處,融入自己的靈魂。不需要別人要求與提醒,將規矩、紀律形成個人言行的本能性的“雷池線”,自覺地止步,不能有絲毫的逾越。只有這樣,一切按黨章黨規辦事,才不迷失方向,才不誤入歧途。

“煉”成講道德、有品行的好黨員。“正直是道德之本。”邁哈福茲一句簡單的話,卻極其準確地概括了做人的最低準則。道德高尚、品行端正是中國古代所謂“君子”的標準,並特別推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為“花之君子”。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都不能失去了道德與品行,而應做到“君子坦蕩蕩”。在現實中,就有極少數黨員幹部,在個人利益或奢靡生活面前,超越了道德底線,染上了“淤泥”而不能自拔,最終走向人民的反面。“煉”成好黨員,“道德”不可輕視。

“煉”成講奉獻、有作為的好黨員。“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臧克家讚美魯迅先生的詩句,正是“講奉獻、有作為”的通俗詮釋。的確,“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這就是“無私奉獻”的深刻內涵。特別是在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缺乏奉獻精神肯定不會“有作為”。新出版的《好黨員是怎樣煉成的》一書,是新時代共產黨人“煉”成好黨員的行動指南。只有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用真情擁抱嶄新的時代,才能“煉”成“四講四有”的好黨員,才能使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文/何竹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