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鷹獵:王俊凱的眼神太清澈,不像小混混

天下霸唱的探險小說《天坑鷹獵》,知名度較其《鬼吹燈》系列,可能要差上那麼一點,但只要作者的名字擺在那裡,總歸有一定的讀者基數,瘦死的“大IP”比普通IP大。IP劇和“流量”又是互相成就,“三字弟弟”王俊凱主演的網絡劇《天坑鷹獵》開播一小時,創下一個億的播放量,很好地說明了IP與流量的關係。這個驚人的數字放在那裡,大概要讓宮鬥劇壓制下那一眾又糊又涼的電視劇羨慕得快窒息。

天坑鷹獵:王俊凱的眼神太清澈,不像小混混

《天坑鷹獵》的CG動畫片頭裡,有幾個場景設計顯然是借鑑了美劇《權力的遊戲》片頭,東北就沒有這種水泊環繞的地形,鷹屯全景做得像維斯特洛大陸的君臨,中景做得像臨冬城,甚至出現了一顆類似掉光葉子的魚梁木,還是又醜又呆的低配版本。

國產電視劇片頭像這個又像那個的示例屢見不鮮,之前以為問題在於創意枯竭,後來又覺得是蓄意而為之。《權力的遊戲》實在是太出名了,剽竊這種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作品風險太大,《天坑鷹獵》這個片頭彷彿是故意的。它為電視劇埋下了一個爭議點,代表正義指責IP劇沒良心剽竊形成一波討論,帝國粉絲為了給三字弟弟“控評”又是一波討論,圍觀群眾吃瓜討論粉絲現象還有一波討論,正反手之間已經有了三波討論,哪怕是負面營銷,也比只靠宣傳配色格調高雅的古裝劇有效。

遺憾的是,網絡劇播出平臺大多有“跳過片頭”的快捷設置,“片頭抄襲”顯然沒有成為這部網絡劇被關注的原因。

天坑鷹獵:王俊凱的眼神太清澈,不像小混混

片頭對比

從總體上講,除了王大陸那部看上去和《鬼吹燈》有關係但實際上沒什麼關係的網絡劇不堪入目,天下霸唱作品的影視劇改編,整體要比另一個探險大IP靠譜得多,雖然表現都不算突出,但也沒有淪為業界笑柄。探險題材並不是國民度最高的題材,甚至比青春校園類型的受眾熱度還要低一點,但這個類型在技術層面上有它做下去的意義,至少在特效和場景設計上越來越逼真、越來越容易讓觀眾入戲而非出戲了。

《天坑鷹獵》仍舊延續了科學探險的主題,封閉環境中的民俗和傳說故事的詭異色彩被淡化,由於主演的平均年紀,它甚至有些青春片的色彩和氣息,情節緊張但並不壓抑。但問題也在於此,它太青春洋溢了,以至於沒有一絲懸疑感,有驚無險的冒險就像《湯姆和傑瑞》,最後看上去像一部喜劇。

天坑鷹獵:王俊凱的眼神太清澈,不像小混混

小說裡的男主角張保慶只有十六七歲,是個沒怎麼正經念過書,一心混社會的無業小青年。網絡劇把張保慶推回到了1984年,他仍然是一個無業小青年,但他不再在路邊擺攤賣羊肉串了,而是住在北京站對面二環的房子裡、住在大學地質學教授家隔壁、在大學地質學教研室裡長大的無業青年。

因為鄰居,也就是地質學教授陸國華中了神經毒素,為了求得解藥,王俊凱飾演的張保慶乘火車來到東北大興安嶺的鷹屯。隨他一同前往的,還有陸教授在鷹屯進行地質勘探時的小嚮導菜瓜(文琪飾),陸教授回到北京後,菜瓜被封在一個冷藏裝置裡,送到了陸教授的辦公室裡。來到鷹屯之後,張保慶並沒能夠迅速找到這一系列離奇的事件的答案,隨著複雜的事態逐漸展開,為了尋求真相、尋得解要,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張保慶和菜瓜、二鼻子(鄭好飾)一起前往傳說中魔鬼的據點“天坑”一探究竟……

天坑鷹獵:王俊凱的眼神太清澈,不像小混混

《天坑鷹獵》的劇情設置得非常穩,單集四十分鐘裡,多數情節都在負責將故事向前推,張保慶和菜瓜姐弟、地質勘探隊、淘金者,三方勢力因為不同的原因都向往天坑,而先到一步的張保慶一行更是要經歷別樣的歷險,見識一下一萬年前形成的地下化石森林中各種奇怪的地形、變異的物種,應對自然和人為的雙重風險。過程中間有講得像模像樣的地理知識,也有打得有板有眼的動作情節,有用動物演員表演的東北動物世界,也有CG動畫製作成的弱肉強食叢林法則。情節過渡自然,除了完全不符合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時代風貌的場景、人物和服裝,故事上也沒什麼大的漏洞和自相矛盾的地方。唯一的不足就是王俊凱。

面對帝國粉絲,提著一口氣,斗膽帶大名講三字弟弟一個“不”字,需要真實的勇氣。王俊凱這麼多年做小偶像,都在努力營造健康清新的形象,放到戲外,這個形象是符合時代推崇的主流價值觀的,勵志上進、青春洋溢,沒有什麼不好,但身為演員的王俊凱,顯然沒能甩開“偶像王俊凱”的偶像包袱。

儘管“八十年代中期”的時代背景設置,在網絡劇中不過只是一個孤立的時間點,對網絡劇中任何一個人物都沒有產生精神上的影響,它看上去像是一幫不曾經歷過八十年代的小年輕集體穿越搞的故事,要求王俊凱演出《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八十年代小混混的時代風貌,是不切實際的。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他沒演出時代精神,而是演得不像小混混。

天坑鷹獵:王俊凱的眼神太清澈,不像小混混

天下霸唱筆下最多的,是這種跑江湖的小混混,在穩定和集體生活佔據主導地位的八十年代語境下,這類人叫“盲流”,有點貶義色彩。小混混中當然也有純粹的無賴混帳,也有不被時代所理解的、追求自由的冒險家,能做小說主人公的是後者。這類人的主要特點是油滑,他們自帶一身潤滑劑,能夠消解與各類人之間的摩擦,以擺脫闖蕩江湖過程中不必要的麻煩。

《天坑鷹獵》裡,也能在張保慶身上看到這種對於摩擦的消解,他不停吐槽的嘴和對“伸手不打笑臉人”的認識都是小混混特徵的一部分,奈何王俊凱的形象太過正面了,他的眼神是清澈的,缺少小混混的狡黠,他更像是一個活潑淘氣的小男孩,而不是一個在學校裡騙錢的小混混。王俊凱同學還需要在表演的過程中成長呀!

與此前三四十歲一代男主角擔綱主演的“鬼吹燈”系列相比,《天坑鷹獵》是天下霸唱探險題材中的青春片,拋卻“無業遊民”的身份標籤,把張保慶當成胸口飄揚紅領巾的探險小隊長看,《天坑鷹獵》還挺好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