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改變世界!美國政壇頭號醜聞「水門事件」始末


在美國政壇,史上頭號醜聞大概當屬“水門事件”。這場發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政治醜聞,在美國政界乃至社會輿論上掀起了一番空前的風波,其影響力延續至今。當中,“深喉”一詞,從當時一部情色電影的片名,變成了一個充滿政治色彩的代稱。圖為“水門事件”發生時擔任美國總統的理查德·尼克松。 "

“水門事件”具體發生在1972年1月。當時,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的首席法律顧問,向該委員會的高層以及當時由共和黨執政的白宮所聘用的律師等人遞交了一份競選情報方案,其中涉及到大量針對民主黨的非法活動,其中一項計劃是潛入位於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總部安裝竊聽器和拍攝機密文件。圖為當時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副局長馬克·費爾特。 "

時任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高層、美國司法部長的約翰·米歇爾,認為這份競選情報方案不切實際,但據說還是批准了該方案的“精簡版本”,其中包括了潛入水門大廈的行動。然而,他們安裝在水門大廈的兩個竊聽器,一個失靈,另一個噪音太大,因此共和黨準備再次採取行動。圖為當時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副局長馬克·費爾特。 "


新一輪行動,由前中央情報局顧問麥克·考爾德帶領四名古巴難民負責直接執行,而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首席法律顧問等人,在對面旅館負責指揮。但水門大廈的值班警衛察覺門鎖異常,報告後叫來了兩名便衣警察,三人進入大樓後抓獲嫌疑人,對面旅館的指揮者立刻逃離現場,但遺留下了包括文件箱、電話簿等關鍵證物。圖為關於水門事件的電影的劇照。 "

在潛入水門大廈者被逮捕後幾個小時內,尼克松總統及其幕僚立刻開始了行動,儘管尼克松總統命令當時的白宮律師進行調查,但該律師並未進行任何調查,且尼克松總統公開在記者招待會上宣稱白宮裡的任何人都和水門大廈入侵事件無關。然而,美國聯邦調查局對被捕者名下資金去向的調查,暴露出尼克松競選連任委員會和這起入侵事件之間的關係。 "

闖入者和連任競選委員會之間的關係,成為多家媒體窮追猛打的對象。同年,《華盛頓郵報》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和卡爾·伯恩斯坦通過一名代號叫“深喉”的線人,獲知了“水門事件”的內幕,並撰寫系列文章公之於眾。到了1973年4月,尼克松私下裡針對該事件的講話幾乎被全面披露。 "


1973年7月,國會水門事件委員會傳喚前白宮助手作證,證實尼克松曾下令在白宮內的多個辦公室及戴維營都安裝了由語音自動啟動、24小時運轉的錄音系統;10天后,水門事件特別檢察官發出傳票,要求白宮交出錄音帶。儘管白宮方面一度和特別檢察官之間相持不下,但最終白宮方面還是迫於壓力,交出了錄音帶,導致公眾、媒體等紛紛要求尼克松辭職或遭彈劾。 "

幾經周折,1974年8月,尼克松在白宮發表聲明,宣佈辭職。其後,國會中止了總統彈劾案的進程,但水門事件已經成為美國政壇抹不去的汙點。1974年9月,繼任總統的傑拉爾德·福特宣佈特赦尼克松。2005年5月,“深喉”身份終於被公之於眾:他就是當時擔任FBI副局長的馬克·費爾特。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