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隨手的一個動作,卻不知道墨菲定律已經盯上了孩子

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墨菲定律

媽媽隨手的一個動作,卻不知道墨菲定律已經盯上了孩子

早上11點在北京兒童醫院,急救車呼嘯而來。一個10個月的寶寶被快速抱進搶救室。寶寶不斷抽搐,胸部很明顯一下一下的往上聳,嘴裡像剛出生的小貓咪一樣哼哼,聲音很微弱。

血氧顯示只有68,正常值一般應該在98,99,很明顯寶寶自己已經接近窒息狀態,搶救科張哲哲醫生立馬決定為孩子上呼吸機。

媽媽隨手的一個動作,卻不知道墨菲定律已經盯上了孩子

看著醫生和護士的緊急搶救操作,一旁的媽媽和奶奶一下繃不住哭了。

奶奶蹲在地上不住的說,怎麼會這樣?床只有半米高而且地上墊了泡沫墊。以前也摔下來過兩次,那會兒還沒鋪泡沫墊,就是瓷磚的地面也都沒事。

原來,早上8點寶寶正在床上玩玩具,媽媽看著也沒什麼事,就打算鋪個床單,從裡往外,便先將孩子挪到了床邊上。媽媽心裡想著,寶寶已經10個月了肯定自己不會往下爬,而且我就在旁邊呢,應該沒事。

但意外好像瞄準了時機,就在媽媽鋪床單的時候,寶寶重重地摔下了床,只哭了兩下便開始抽搐,手腳發直,頭也歪向一邊。

本以為哄兩下就會好的媽媽傻了眼,孩子的情況不對!

她們立即去了縣醫院,醫院給拍了頭CT,顱內出血了。

這時候孩子已經開始翻白眼,臉色蒼白的可怕。縣醫院趕緊讓他們來北京兒童醫院。

媽媽隨手的一個動作,卻不知道墨菲定律已經盯上了孩子

定焦大叔腦海裡閃現出讓人無奈的墨菲定律。凡是你隱隱擔心可能發生的事情,它就會發生。怕什麼來什麼。

媽媽把孩子放在床邊的時候,潛意識裡想的是,就一下,馬上就好,有我在不會掉下去。

墨菲定律就是這麼不講情面。媽媽隱隱覺得有可能,但就是這麼一點可能,孩子就真的掉下去了。

從孩子這邊分析,媽媽在身邊自己就非常的放鬆甚至大膽,這時候反而摔得更重。

此次墜床導致孩子軸索損傷,抽搐,不斷的抽搐加重腦缺血缺氧。腦損傷嚴重,預後不容樂觀。

媽媽隨手的一個動作,卻不知道墨菲定律已經盯上了孩子

處理好墜床寶寶沒一會,一對夫妻抱著1歲半的孩子在診室門口拌嘴,丈夫的臉漲的通紅但又生生的憋了回去,孩子一直哇哇的哭不明白怎麼了。

因為媽媽這幾天眼睛不舒服買了眼藥水,時不時就會滴上幾滴,隨手就放在和孩子一起睡覺的床上。

媽媽覺得孩子已經一歲多了,知道什麼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應該不會吃眼藥水。而寶寶看著媽媽放在自己身邊的物品,以為都是安全,可以吃的。

墨菲定律就這樣起效了!

媽媽一轉身的時間,孩子就喝了半瓶眼藥水。朱豔輝醫生立即決定給孩子洗胃。

眼藥水配方里含有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是兒童的禁忌藥,全身吸收有可能對小孩子骨骼發育造成影響。

媽媽隨手的一個動作,卻不知道墨菲定律已經盯上了孩子

中午,又一個孩子在做洗胃,奶奶則手足無措的站在旁邊掉眼淚。孩子不到一歲,吃了奶奶經常放在小櫃子上的降壓藥,奶奶洗完衣服發現孫子手裡有空藥瓶,急忙通知了孩子爸爸來醫院洗胃。

2014年發生的孩子誤吃降壓藥事件定焦大叔記憶猶新,3歲的孩子吃了一整瓶奶奶的降壓藥。直到孩子臉色蒼白,精神恍惚家人才發現不對勁。因為耽誤時間過長,孩子搶救無效死亡。

同樣的墨菲定律!

家人以為孩子應該不會夠到桌子,夠到了桌子也不一定會吃這些藥。而孩子許是看到奶奶吃過,以為可以吃,當糖豆一顆一顆的吃了進去。

你擔心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它一定會發生。

媽媽隨手的一個動作,卻不知道墨菲定律已經盯上了孩子

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如果媽媽不把孩子放在床邊,不把眼藥水放在孩子身旁,如果奶奶的降壓藥直接鎖進櫃子裡,就不會被墨菲定律暗算。

打破墨菲定律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給它任何機會。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才不會發生。


圖文:定焦大叔 / 陳小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