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爲農業圈的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雷軍,你應該把握7個方向

前段時間,科技部火炬中心、長城戰略諮詢研究所聯合發佈了《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一共164家。獨角獸(unicorn)企業,指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創業公司。

我挨個數了數,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1家是農業企業。稍微沾點邊的,是美菜網、每日優鮮。

要成為農業圈的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雷軍,你應該把握7個方向

「新農人內參」感到無奈,不服氣。無奈是這十年裡,許多的「新農人」投身到農業中,卻難得到資本的助力,導致企業發展慢。不服氣是農業作為大家公認的藍海,沒有出現幾家獨角獸企業說不過去。

痛定思痛,「新農人內參」研究後認為,未來10年,農業領域的獨角獸企業,最可能來自以下7個方向,把握好這7個方向,你就有可能成為「新農人」中的馬雲、馬化騰、劉強東、任正非、王興、雷軍......

要成為農業圈的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雷軍,你應該把握7個方向

1、規模農業

做成規模化的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企業,有可能估值達到1億、10億美金級別。

但農業規模化,存在一個天然瓶頸:非標準化拖了規模化的後腿

無論是農產品品質,還是農業生產模式、商業模式的複製,因品種、地區而異,難以標準化。

而要實現快速規模化,標準化是前提。

很多人會說,「公司+合作社」、「公司+農戶」等方式,可以實現快速規模化。問題是,規模上來了,品質的標準化怎麼控制?通過「公司+」,實現規模、品質雙贏的,鳳毛麟角。

要做成10億美金的大公司,創始人不能停留在人云亦云、自欺欺人的階段,要無限接近行業的本質、真相。

要成為農業圈的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雷軍,你應該把握7個方向

2、品牌農業

中產階級崛起,消費升級已經到來,如何填補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安全、不營養、不美味的農產品供給之間的空白?這裡面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品牌農業,既能實現產品溢價,又能通過品牌背書,建立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對生產者、消費者可謂雙贏。

蔬菜、水果、豬肉、雞肉、雞蛋、大米、食用油,只要有一個品類做成全國品牌,估值上億不成問題。

問題是:如何建立消費者對你品牌的信任?如何儘快推廣你的品牌?

移動互聯網時代,營銷、傳播已「去中心化」,如果企業還停留在自吹自擂自嗨階段,做成全國品牌無疑是痴人說夢。

品質!是品牌崛起的基礎、關鍵。如何在客戶規模十倍、百倍,乃至上千倍增長時,仍能保證產品品質,這是創業企業的核心能力。

要成為農業圈的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雷軍,你應該把握7個方向

3、利基農業,如有機農業、農業旅遊項目

做(泛)農業細分市場的領導者。如有機農業、農旅項目、民宿等。

有機農產品行業,曾經有正谷、多利農莊雙峰並峙,可惜他們後繼乏力,或者在倉促轉型中。

痛哉!惜哉!

多少創業企業,對主業消費者還沒研究透,對細分市場還沒有足夠的滲透率、品牌影響力,就想著多元化發展,最後淪為平庸。

不是有機農業沒有機會,而是這個行業太多的機會主義者,不夠專注、專業、堅持。

規模農業、品牌農業、利基農業,分別對應于波特的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聚焦戰略。讀者明鑑。

要成為農業圈的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雷軍,你應該把握7個方向

4、農業產業鏈金融

農村、農業、農民,缺乏金融資源服務,是不言自明的現狀。

因此,才有許多的金融企業,如過江之鯽,下沉到農村市場。

做農村金融市場,容易快速上量。15年某互聯網金融機構,短短几個月,便實現了月借貸金額超過1億元,只是真實逾期率有點嚇人,後來該公司戰略性放棄了農村市場。

如此多的互聯網金融,號稱大數據風控、線上信審,實際效率跟傳統小貸公司差不多。褪去他們的華麗外衣,才發現如此不堪。

如果你懂金融,懂農村市場,可以放手一搏。前提是:把服務農民、農企,放在第一位。不是口頭,是行動!

要成為農業圈的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雷軍,你應該把握7個方向

5、農業平臺

做平臺,優勢在於突破某臨界點後,網絡效應會加速平臺的發展。

如今,要做成平臺型互聯網公司,非常難。但農業領域,還有機會。如平臺電商、農業服務平臺等。

弔詭的是,平臺往往不是設計出來的,是在服務目標市場的過程中,自我進化而來的。

因此,未來哪一家會成為農業領域的平臺級企業,不好說。

6、AgTech,農業科技公司

縱覽17年獨角獸企業名單,大多數是平臺型公司、技術驅動型公司。

在信息越來越對稱的時代,技術創新公司,會更吃香,更有獨角獸潛力。但這類企業門檻較高。

就農業來說,基因工程、物聯網、無人機植保、農業大數據、區塊鏈溯源技術等,都是很好的創業方向。

要成為農業圈的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雷軍,你應該把握7個方向

7、農業基礎設施服務商

騰訊、阿里已成為整個社會、商業的基礎設施服務商,因此市值才高到逆天!

同理,如果能打造成為農業領域的基礎服務商,估值10億美金不在話下。

比如,土地流轉、信息聚合分發、物流與供應鏈、農業雲、流通業態(B2B電商、B2C電商、線下批發和社區零售)等。

農業平臺、農業基礎設施服務商會有重合,但並不完全一致,所以才分成兩類。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和判斷。2028年的獨角獸榜單,若有農業企業,一定離不開這7個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