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綜合素質備考指導——寫作範例(二)

教資綜合素質備考指導——寫作範例(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德瑞克·朱伯特、貝弗利·朱伯特夫婦是著名的野生動物紀錄片的製作者,在長達30年野外動物生活的拍攝生活中,拍了25部震憾人心的紀錄片,8次獲得艾美獎。

有人曾這樣問朱伯特夫婦:當肉食動物在捕柔弱小動物時,你們也眼睜睜地看著,不去幫忙嗎?

朱伯特夫婦回答:是,我們能做的,只能是”無動於衷”。

根據材料所引發的思考和感悟,寫一篇論說文。

要求:用規範的現代漢語寫作。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不少於800字。

教資綜合素質備考指導——寫作範例(二)

【作文思路】

本篇作文可以採用“引議聯結式”安排作文的結構佈局。

【結構模式】

引 引述材料,提出中心論點

議 針對材料和中心論點,作出必要的分析

聯 1.聯繫社會實際,展開分析論證

2.聯繫教育實際,展開分折論證

結 對全文的論試作總結,解決問題,總結全文

教資綜合素質備考指導——寫作範例(二)

【參考範文】

“無動於衷“的自然之道

當肉食動物兇猛地撲可憐兮兮的小動物時,著名的野生動物紀錄片製作者朱伯特夫婦躲在草叢中冷靜地按動快門,記錄著大自然若肉強食的真實場景。當人們看著這些血的畫面時,“人心本善”的人們又不禁要問拍攝者何以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弱小的動物而不去幫忙。朱伯特失婦回答說,他們能做的,只能是“無動於衷”。

“無動於衷”,多麼“殘忍”的回答啊!但細細思來,卻又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老鷹捕兔,雪豹逐羊,猛虎鬥牛,巨鯨吞魚,原本是大自然弱肉食食的規律,它們踐行著大自然的“叢林法則”,也是大自然生物中一環和一環的自然規律,一旦以外力改交了這種自然規律,則整個生物鏈會有崩散的可能,造成嚴重的生態災害。因此,朱伯特夫婦看似“殘忍”的回答,卻是他們在長達30年野外動物生活的拍攝動物生涯中感悟到的自然之道,值得我們深深地思考。

先賢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把人與動物區隔開,於是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要就喜以自己的好惡來判斷大自然的事情。我想起人教版小學六年上冊的一篇《鹿和狼的故事)的課文。善良的人們為了保護美麗的鹿,而專門僱請獵人去把捕殺鹿的兇惡殘忍的狼捕殺掉,沒想到後來鹿群泛溫,數量超過了森林可以承載的限度,破壞了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反而進成了森林被破壞,鹿群大量死亡,造成這種災難的原因就在於人類根據自身的片面認識,去判定自然界的善惡益害,違背了自然的規律。

由自然而社會,由社會而教育,作為教育者的我們,面對那些弱小的學生們,我們總是表現得愛心氾濫,干涉過多。我們的父母怕孩子由事,不顧風雨地接送孩子上下學,卻沒想到孩子失去了回家上鍛鍊過馬路的能力;我們的老師急切地想學生儘快成才,加班加點地逼著學生補課,卻沒想到學生失去了體驗生活感受社會的機會。我們的初衷是要替孩子們建構一個不受風吹雨打的“愛心小屋“,加快學生的成長,卻沒想學生因此失去了經歷風雨的體驗,失去了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失去了成長中各種鍛鍊的機會。我們的愛心氾濫和干涉過多,違背了兒童成長的規律,違背了教育的規律。

思考著朱伯特夫婦“無動於衷”自然之道,我想起了龍應臺女士的《孩子,你慢慢來)的片段: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一個五歲的孩子用五歲的手指從從容容地把一個蝴蝶結紮好,而我不去幫他,只是說,孩子你慢慢來,便慢來。

教資綜合素質備考指導——寫作範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