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5年,不夠一場喪事化費,農民對喪事習俗敢怨不敢言

打工5年,不夠一場喪事化費,農民對喪事習俗敢怨不敢言

辦不起的農村喪事

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律,任何人也違背不了。但農村很多習俗喪事化費巨大,讓本來收入不高的農民背上債務。死者風風光光地走了,願他們在遙遠的天國安息。生者送走了先人,顧不得疲憊的身心,又踏上謀生的道路,人生就是在這樣的輪迴中艱艱跋涉。

在杭州打工的老張已五十多歲了,在一家裝璜公司幹活,每月收入也有5000多,可他從不敢亂化一分錢。他的老家在廣西農村,有一兒一女二個孩子,還有年近八十的父母,妻子留守在家。農村的收入只夠一家子溫飽,孩子的上學費用,父母的身體健康時時牽掛在心頭,這天他剛在一個小區幹活,妻子打來電話,說他父親今天在玉米地裡幹活,因勞累暈倒,引起腦出血,生命懸於一線,叫他馬上回家。接到電話他心頭一震,打電話向公司請了假,來不及整理行裝,匆匆趕到火車站買了回廣西的車票。

打工5年,不夠一場喪事化費,農民對喪事習俗敢怨不敢言

鬱悶的心情

趕到老家縣醫院,他的父親還神志不清。在醫生辦公室,主治醫生向他介紹了他父親的病情,腦部瘀血嚴重,提出了治療方案,一是開刀,因年齡較大也有風險;二是保守治療,輸液清瘀,治癒可能性不大。在徵得他母親同意後,採取了第二種方案。五天後,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他只好把父親接回家中,不到二天就散手人寰。老張又忙著準備後事,設立靈堂,選擇墓穴,(廣西農村還實行土葬),安排人幫忙買菜,家裡養了二頭300斤重的豬正好派上用場。喪事辦了一個星期,全村在家的200多人,單吃飯就是一大筆開支,出殯那天還請了樂隊、舞獅隊又是一筆開支。送走了老爸,老張算了一下帳,從他父親住院到下葬共化了15.2萬元,收了禮金1.8萬元,淨支出13.4萬元,這幾年省吃儉用打工積下的錢化個精光。老張心中抱怨農村這喪葬習俗,可又不能說。全村一代代都這樣下來,他有什麼可說呢?

打工5年,不夠一場喪事化費,農民對喪事習俗敢怨不敢言

大吃的農村辦事習俗

掙錢不易,農民工打工辛苦掙來的錢為什麼自已不捨得化?他們的心中揹著多少沉重的包袱你不知道,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讓他們擔負著更大的責任。當然,也希望農村有的習俗能去繁就簡地改進一下,不能一下子全去掉舊習俗,但每改一點就是進步。

感謝你的閱讀,你的關注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