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格芯停產背後:台積電或將面臨更大壓力

8月28日,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芯片製造商GlobalFoundries(以下簡稱格芯)宣佈將擱置7nm FinFET項目,以支持公司戰略調整。集邦諮詢研究經理林建宏認為,這對全球晶圓格局影響有限,當下全球7nm代工晶圓市場以臺積電為首的格局已定,即便如此,格芯停產對臺積電並非完全有利。

格芯前身是AMD的晶圓製造部門,2009年獨立。過去一年,這家公司實現了60.6億美元營收。與格芯共同投入這類工藝的還有臺積電、英特爾,幾家企業分別預定在2018年量產。

林建宏認為,從目前的產品結構面來看,現今集成電路在computing與communication兩個主要類別下的主要產品的銷售均進入成熟期,短期7nm或5nm產品,在新應用產品的量值還不足以提供新制程節點研發與投產所需的回報率下,晶圓代工廠商擴產的資本投資要回收,將面臨很大的挑戰。這也是格芯停產短期內對行業的影響不大的原因。

格芯官網顯示,公司正優化14/12納米 FinFET平臺開發資源,在裁減相關人員方面,大部分頂尖技術人員將被部署到14/12納米FinFET衍生產品和其他差異化產品的工作上。

根據拓墣產業研究院數據,2018年上半年,格芯在晶圓市場份額為9.0%,位列全球第二,而排名第一的臺積電以56.1%的份額居全球首位。

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格芯停產背後:臺積電或將面臨更大壓力

對於格芯停產的原因,林建宏指出,因7nm市場格局已定,才讓格芯做出這個決定。當下,關於7nm生產工藝的較量正在臺積電、英特爾等大廠間展開,而7nm的工藝製程較16/14nm而言來說更為複雜,從工藝的層面看,7nm是先進曝光設備選用上的一個轉換節點。

外界有消息稱,格芯退出7nm市場使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芯片製造商臺積電成為最大贏家,因大客戶更多訂單在今明兩年會轉往臺積電。

對此林建宏卻認為,這對臺積電中長期發展不利,會對財務存在負面影響。他認為,若既有製程節點的總體需求沒有足夠上升,格芯暫緩先進製程投資後,整體的財務狀況將有所改善,在定價上將有更多的空間在既有製程節點上與臺積電競爭。

此外,他認為臺積電在7nm相繼拿下主要客戶後,將給競爭對手三星與英特爾造成更大的壓力,這些主要的設計客戶也勢必要考量沒有第二家供應商的風險,客戶在權量效益與風險後的投片策略,也將左右臺積電中長期的發展。

圖片聲明: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繫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繫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