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清楚這3個問題,開店成功率高10倍

想清楚這3個問題,開店成功率高10倍

創業項目的選擇是大決策,因為它決定了開店成功概率的高低,決定了開店後的狀態。

“大事面前慢半拍”,沒上船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瞭解和分析,這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產品有沒有需求?

第二、有沒有競爭對手,他們做得如何?

第三、自己能做成什麼樣?

1

第一步最重要,需求是一切的根本,沒有需求,一切都會是空談。我第一個店是在寫字樓區開了個腸粉主題餐廳,就是因為沒有需求,後來增加了炒菜、蓋澆飯、粉、面,去滿足上班族的午餐需求。生意雖然上去了,但是負重前行,利潤微薄,員工怨聲載道,無奈轉讓。

第二個店,在四線城市做甜品,貌似沒有需求,但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小城市真有這麼一幫人,追求精緻生活,講生活品質,需求是存在的,之前只是被大家忽視了。

如何發現需求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因為在你想深入這個問題的時候,會遇到兩個問題。第一、誰是我的顧客,他們在哪裡? 第二、即使找到他們了,他們也可能不知道自己的需求,知道也未必告訴你。因為難,很多創業者甚至會跳過這個步驟,寧願用真金白銀去賭一個極其不明確的未來。

說說我是怎麼確定有需求存在的。

一、我覺得我的產品適合一部分人,這部分是這樣的:女性,受過良好教育,年齡在20-35歲之間,收入較高,職業穩定,追求精緻生活。

二、我的目標城市裡有這麼一些人,這些人的數量也足夠多。他們是政府公務員、銀行職業、老師、事業單位職工、大公司白領、私企業主等等。

三、他們的苦惱是有錢無處花。這個有點難以理解,但真是這樣的。小城市現在很多人不重視,大品牌也不重視,很多業態的生意都是空白。比如我說過多次的,我們那沒有一家做得好的壽司,想吃個壽司還要到省會城市。

想清楚這3個問題,開店成功率高10倍

2

競爭對手是選擇項目繞不開的一個研究對象。我是這麼看待競爭對手的。

首先要定義,對方是不是你的競爭對手。這裡的一條街全部是餐館,都是中低端的夫妻店,有一位老闆拿下了兩家門面做了一個高端湘菜。這家店在這條街上就沒有競爭對手,因為他定位完全不一樣,附近的消費者要聚餐,只能選擇他這裡,而不是隔壁的沙縣小吃。

其次,競爭對手是避免不了的,不要懼怕,要關注的是市場容量問題。一個小區,開一家店便利店,生意爆好,開兩家,都還能賺錢,開三家只能保本了,開第四家肯定會有一到兩家倒閉。觀察競爭對手的時候,重點關注市場容量問題,對我們選擇項目是有很大幫助的。

想清楚這3個問題,開店成功率高10倍

3

我能做成什麼樣? 這是一個自我評估的問題。

首先是能不能滿足顧客的痛點需求,白領中午吃飯就要求快和飽,在滿足這兩個前提的基礎上追求好吃。如果你開個餐廳本末倒置,把口味放在第一位,失去了快速和量大的需求滿足,生意必然不好。

其次是自己比競爭者好還是差。好的話好在哪裡,自己有什麼獨特的優勢,是價格,還是產品,是服務還是更會宣傳?區別於其他競爭對手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這些都是需要在選擇項目時仔細評估的。

總之,開始一個項目前,先問問自己這三個問題,儘量不要拿真金白銀去賭自己沒有研究過的東西。雖然很多大佬大V都喜歡說要敢於面對不確定性,那是因為他們有冒險的資本。而草根創業,失敗一次就可能真的倒下了。文章來源於公眾號:3158創業寶,3158創業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