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二胎打架多年,這位爸爸的方法史上最有創意!

圍觀二胎打架多年,這位爸爸的方法史上最有創意!

照顧一個孩子就夠父母頭痛,更不要說一次照顧3個了。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39歲男子Jake White家中有3個寶寶,作為一名全職爸爸,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將3個2歲大的孩子照顧得妥妥貼貼。

圍觀二胎打架多年,這位爸爸的方法史上最有創意!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越來越調皮,每次開車載他們出門,他們都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開戰,於是聰明的Jake想出了一個好方法。

圍觀二胎打架多年,這位爸爸的方法史上最有創意!

三個小孩經常以為零食分配問題吵鬧,為了不讓這種事情再發生,他在安全座椅中間安裝了隔板。

這些隔板是薄紙板做成的,Jake只用5分鐘事件就安裝完畢,孩子們看不到彼此,自然也不會吵架。

為這個爸爸的機智點贊!其實有這個苦惱的爸爸媽媽不在少數,現在二胎家庭越來越多,老大和老二打架,是二胎家庭避無可避的問題。不管是倆兒子、倆女兒還是一兒一女,都難免各種爭搶打鬧。

圍觀二胎打架多年,這位爸爸的方法史上最有創意!

而他們打架的原因,經常是啼笑皆非的:

比如家裡有七八個桃子,兩個孩子誰也不吃。只剩下最後一塊桃子時,恰好一個孩子拿起來了,另外一個孩子就要搶著要了。這時候兩個孩子就會打起來,一把鼻涕一把淚,只為了平時誰也懶得看一眼的半塊桃子。

圍觀二胎打架多年,這位爸爸的方法史上最有創意!

一個球躺在角落長了幾個月的灰塵,誰把它找出來玩,另一個立馬發現這是絕世好物,想搶,不能搶便要求輪流玩。找到球的一方多半不同意:這是我找到的,便是我的,為什麼要輪流玩......

弟弟玩水不關水龍頭,姐姐勸阻無效便打了弟弟的手,弟弟不肯善罷甘休就拿牙刷丟到姐姐頭上,兩個人就莫名其妙地打起來了。

圍觀二胎打架多年,這位爸爸的方法史上最有創意!

妹妹在唱歌“我是一直小小鳥”,哥哥從旁邊經過,無聊便改了妹妹的歌詞“你是一隻小花狗”,妹妹不高興了,上去就推哥哥,卻不小心踩壞了哥哥的玩具車,兩個孩子就打起來了。

……

所以孩子們一天不打架,父母就要燒高香了。

美國早期教育專家茹內·科恩·雷德曼認為,年齡間距小的孩子,常常會有打架和競爭的行為。其實二胎孩子關係的好壞,跟孩子們的性格和養育環境有關。

所以頭疼家裡二胎總打架的爸媽,平時應該這樣做:

1.有了二寶,別忽視大寶

圍觀二胎打架多年,這位爸爸的方法史上最有創意!

弟弟或者妹妹的來臨會讓老大緊張焦慮,覺得媽媽不愛自己了,自己再也沒有做小寶寶時的特權了。於是有的孩子可能會出現行為倒退。孩子利用這種方式來吸引媽媽的注意。遇到這種情況,媽媽一定要接納和理解老大的倒退行為。

媽媽千萬別說,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不如弟弟妹妹啊。這樣的做法會傷害老大。媽媽可以試著讓老大體會做大孩子的特權和做小寶寶的不便。

比如,大孩子可以和媽媽坐在一起吃飯,大孩子可以自己翻書讀故事,大孩子可以跟媽媽一起爬山跑步,大孩子可以和媽媽一起看動畫片,而小寶寶不能到處亂跑,不能自己看書,不會自己上廁所,當他體會到還是長大更好,就會自己變回來了。

媽媽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儘量別對老大說什麼:弟弟正在睡覺,你別折騰了,吵到弟弟。你是哥哥,得謙讓,別把弟弟弄哭了。這樣不但一點用處沒用,還會讓老大覺得,媽媽心裡就只有弟弟,壓根都不愛我了。

媽媽可以讓老大參與到照顧老二行動中來。比如告訴老大:媽媽,現在給哥哥一個任務。小妹妹還什麼都做不了。那大哥哥要幫忙給妹妹拿東西。讓妹妹看看大哥哥是怎麼做的。以後長大,妹妹也來像大哥哥學習好嗎?

這是一種信任也是一種擔當。當然,這種任務要和家人達成共識。不要媽媽認可了,爺爺奶奶又來制止。規矩制定,全家都要遵守。

請老大幫老二拿杯子,拿紙尿褲,拿衣服。給老二買東西時,讓老大出謀劃策。這樣老大就不會有被無視的感覺了。

2.給老大高質量的陪伴

圍觀二胎打架多年,這位爸爸的方法史上最有創意!

陪老大,就要專心的陪伴,要有感情的交匯和語言的交流,身體上的接觸。

在陪老大的時候,如果老二哭鬧,可以讓家人幫忙去照顧一下,而不是立刻拋下老大去照顧老二。

如果家裡沒有其他人在,那媽媽陪伴老大之前要提前聲明,告訴老大:媽媽現在陪你玩,有時可能聽不到弟弟妹妹的哭鬧。你要是你聽到弟弟妹妹的哭鬧,馬上告訴媽媽好嗎?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到底怎麼了,好嗎?

3.爸爸也要多花時間陪大寶

圍觀二胎打架多年,這位爸爸的方法史上最有創意!

在媽媽照顧二寶時,爸爸可以多帶大寶玩,不僅可以換得大寶的健康的心理,還可以贏得大寶更多的依賴。

給孩子讀一讀相關繪本。比如《家有倆寶》系列繪本,《噓,小點聲》《我是大姐姐了》《你們都是我的最愛》《彼得的椅子》等等,讓老大可以正視老二的到來這個事實,知道兩個寶寶媽媽都愛。

4.給老二也要設定規則

圍觀二胎打架多年,這位爸爸的方法史上最有創意!

為了讓大寶明白,爸媽並不是對他一個人有許多規則方面的要求,所以可以當著大寶的面訴說一些規則給幾個月大的小寶聽,例如:“小寶,睡覺時可不能大聲地哭哦,這樣會影響姐姐睡覺的!”“小寶,你不能這樣踢哥哥哦,哥哥會疼的!”

這樣做會讓大寶明白,無論是大寶二寶,爸媽的要求是一致的,並不會有偏頗。

比如當二寶非要跟哥哥搶時,媽媽不要硬逼著哥哥把玩具讓給弟弟,要知道老大也還是孩子,只有當他得到尊重後,才能發自內心地去愛護、謙讓二寶,所以要培養二寶對哥哥尊重。

同時要建立孩子的物權意識,告訴弟弟,這個東西是哥哥的,如果要玩,必須得到哥哥的許可。

在教育弟弟的同時,也要引導哥哥在被搶後,自己解決問題,讓他明白自己是玩具的主人,他有權利去弟弟那裡要回來。如果“談判”破裂,媽媽再稍微介入一下,比如幫助他們建立輪流玩的機制:哥哥先騎5分鐘自行車,然後換弟弟騎。或者當弟弟非要坐琴凳時,在哥哥練琴前,先讓他坐10分鐘,到時間了就下來,換哥哥練琴。

圍觀二胎打架多年,這位爸爸的方法史上最有創意!

圍觀二胎打架多年,這位爸爸的方法史上最有創意!

圍觀二胎打架多年,這位爸爸的方法史上最有創意!

寫在最後

哪家的兄弟姐妹,不是在打打鬧鬧中長大的呢?只有得到了父母足夠的愛的孩子,才會不吝嗇自己的愛。而只要父母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刻意偏袒哪一方,那麼,有一點小的吵鬧,也是二胎生活中的正常小插曲呀。

在家裡得到充分的愛的孩子,會更自信,會更有安全感,在能力方面也會更出色。家庭是孩子們的小小社交場,父母既要教會孩子愛,也要教會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