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洗洛鎮:百姓真的「喜樂」了

龙山洗洛镇:百姓真的“喜乐”了

洗洛鎮的特色產業——百合種植基地。

紅網時刻記者 彭婷 通訊員 張軍 湘西龍山報道

9月,正是百合上市的高峰期,在龍山縣洗洛鎮,無論是在田間地頭,還是在百合合作社,甚至是街頭巷尾,處處洋溢著一片百合豐收、百合旺銷的喜人場景。一顆小小的百合,在洗洛鎮做成了一個富民強鄉、農民增收的一大支柱產業,如今的洗洛農民真的“喜樂”了。特色農業主導產業的發展,讓洗洛鎮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龙山洗洛镇:百姓真的“喜乐”了

個頭粗大飽滿的鮮百合。

脫貧致富的“金鑰匙”

龍山縣位於武陵山腹地,是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高寒偏遠山區於一體的國家級深度貧困縣。而洗洛鎮則位於縣城郊區,全鎮人口7173戶3萬餘人,其中貧困人口4114人。

龍山因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出的百合小有名氣,素有“百合之鄉”稱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卷丹百合產區之一。今年3月,“龍山百合”獲評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洗洛鎮黨委書記向青松介紹,洗洛鎮作為龍山縣最大的種植基地和龍山縣百合交易集散地,百合產業已成為百姓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

目前,該鎮發展百合產業2萬畝,年產值突破1億元。現有百合加工廠9家,百合精粉廠1家,百合農民專業合作社35個,基本實現產品產、供、銷一體化,全縣10萬畝百合的80%交易量在洗洛完成。

龍山百合因產業基礎好、市場聲譽好,已成為洗洛鎮打開脫貧致富大門的“金鑰匙”。目前,龍山百合已在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等20多個城市建立銷售網點,初步形成了鮮百合覆蓋以上海為主的華東地區、百合乾片及其他加工產品覆蓋西南和華南地區的銷售網絡。2017年銷售鮮百合3.6萬噸。

“從每年農曆五月百合開始採收一直到九月播種,都需要大量務工人員,種植、除草、挖百合、剝百合,各種工種,老人婦女都可以做。”龍山杜鵬百合農業合作社負責人杜丕軍告訴記者,旺期每天需要近200人幫忙進行百合加工,每天加工2000至5000斤幹百合不等。

龙山洗洛镇:百姓真的“喜乐”了

正在加工烘烤的幹百合。

龍山百合發源地、最大種植基地

洗洛鎮種植百合已有50多年的歷史,1966年,龍山縣洗洛公社供銷社從江蘇宜興引進卷丹百合種,在洗洛公社小井、大井、坪中3個大隊試種獲得成功。

卷丹百合味微苦,為食藥兩用,僅一年即可採。龍山氣候溼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內板頁岩發育而成的酸性土壤和含硒元素為優質百合的生長提供了絕佳的氣候和土壤環境,試種後在龍山縣內快速發展。

此後,隨著百合的保健作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銷路漸寬,龍山將其作為新的經濟支柱予以扶持,於1998年成立百合生產辦公室,專門服務百合產業。

但正當市場看似一片紅火時,2013年,由於農戶盲目擴種、市場逐漸飽和等原因,百合價格一落千丈。受到衝擊,龍山不少散戶放棄了百合種植。這也讓龍山縣認識到一哄而上盲目生產缺乏發展後勁,轉而由政府引導農戶向規模產業發展。當年,龍山縣出臺《龍山百合品牌使用及管理辦法》,實現公用品牌“標準生產、授權使用、依法管理、規範運行”。同時,出臺鼓勵政策,支持個體品牌培育。

在系列利好政策支持下,龍山百合產業逐漸成熟。近年來,洗洛鎮百合種植一直走在全縣百合種植的前列,是全縣種植最早、面積最大的百合種植基地。

龙山洗洛镇:百姓真的“喜乐”了

農戶正在將加工好的百合精粉進行裝盒。

將帶動2400人以上貧困人口脫貧

毫無疑問,百合已是洗洛鎮的一個“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富民”。

洗洛鎮百合產業的未來如何發展?向青松說,洗洛鎮將重點抓好百合標準化生產、產業利益鏈接、產鎮融合發展。

按照“一心兩帶多點”佈局,核心區包括洗洛村和牌樓村,輻射帶動全鄉鎮百合產業的發展,以百合產業為載體,以區域佈局優化、龍頭企業帶動、品質品牌提升、產業深度融合、產業園區聚集、百合文化傳承為重點,加快龍山百合業發展方式轉變,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目前,在延伸產業鏈、提升龍山百合的品牌發展方面,通過百合加工企業研製的百合乾片、百合精粉、百合麵條等系列產品已投放市場,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

向青松表示,通過土地流轉、龍頭企業帶動、組建專業合作社等方式,建立貧困村農戶與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利益聯結機制,吸納勞動力轉移就業,形成財產性收入、務工性收入、種植經營性收入等穩定的增加機制,將直接帶動當地2400人以上貧困人口脫貧,輻射帶動全縣2.3萬貧困人口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