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常備的中成藥價格大漲患者直呼吃不起 是不是原料端惹的禍?

據央視財經報道,近期,很多中成藥紛紛漲價。比如,昆明中藥廠生產的天麻祛風補片、六味地黃丸、桑菊銀翹散零售價格翻了一倍。對此,藥店表示,由於藥品出廠價上調才導致零售價格漲價。中成藥漲價對於患者來說並非什麼好事,患者壓力驟增,大呼吃不起。

家中常备的中成药价格大涨患者直呼吃不起 是不是原料端惹的祸?
家中常备的中成药价格大涨患者直呼吃不起 是不是原料端惹的祸?

是什麼原因導致很多中成藥紛紛漲價呢?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肯定是原料端的中藥材行情上漲導致中成藥生產成本增加。看似合情合理,畢竟東阿阿膠每次漲價官方都是說國內驢皮緊張,導致原料價格大漲,最後傳到到終端就是零售價上浮。

中藥材業內人士一看,就開始鄙視了,今年絕大多數中藥材價格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上漲。除了一些野生、小品種價格因為稀缺上漲以外,大品種上漲的並不多。而且國家嚴查藥企,藥企按需購進,沒有用大量採購。也就是說,就算今年一些品種漲價,也僅僅是把中藥材從產地轉移到市場而已,就是到了一倒手,大部分貨源並沒有進入藥企。

那為什麼筆者會認為中成藥漲價與原料端是有密切關係的呢?畢竟,中成藥很重要的成本就在原料端。中藥材原料價格這幾年其實還是保持在一個相對高位。藥企的定價又具有滯後性,不可能原料漲價中成藥馬上提價,國家也有定價原則。這幾年藥企均是採購高價原料,前期的利潤受損現在的提價,這也算是這幾年中藥材原料高價後導致的補償效應。一旦原料端價格下跌,那藥企利潤將會更大,可以彌補前期高價採購原料的損失。

同時,這兩年國家嚴查飛檢,沒收大量藥企GMP證書,也導致藥企轉而採購更貴的符合藥典標準的道地藥材,一些不符合藥典的低價藥材無人問津。

原料端的影響具有滯後性,但是人工成本的增加與包裝材料的上漲才是這次中成藥上漲的主因?人工成本增加這是事實,包裝上漲是因為國家嚴查汙染為題,而包裝生產汙染嚴重,很多小廠紛紛關閉,供給不足導致。

但其實,從漲價的中成藥看,都是些知名廠家生產的品種。那我們其實可以得出,這是品牌溢價,東西好就該賣高價,就該良幣驅逐劣幣。而不是國家制定一個統一的指導價,最後劣幣驅逐良幣。我國大小中藥企幾千家,未來定會有一個密集的兼併淘汰過程。短期的價格博弈是有好處的,那些療效不明確的中成藥哪怕賣的再便宜也沒人願意購買。只有這些巨頭中藥企有了足夠資金,才能研發更多療效好的新藥。

這種漲價是好事兒,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中藥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自己內部,而是外部的西藥。西藥,新藥最貴的是那第一顆,可能需要幾十億美金。但,過了仿製期,那些仿製藥的成本應該是以指數級別的降低的。中成藥快速的漲價,會不會影響銷量?我覺得這是一定的,比如一款治療高血壓的藥,中成藥從28元漲到40元,而同樣的西藥從10幾塊,跌到5元。療效基本一致,你會怎麼選擇?

我們都希望中成藥有一個好的發展,但人家願不願給你這樣的環境?漲價也沒啥不妥,但患者你靠腳投票的,不選擇你,你就完蛋了。不要說什麼原料上漲,不要說什麼人工上漲,包裝上漲。瞅瞅人家西藥價格還在下跌呢。

哎,漲價前,還是先修煉好自己的內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