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眾所周知,日本自古崇尚中國文化,尤其是對書法藝術,達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儘管我們一直認定書法是中國獨有的傳統文化,至今都不承認日本的書法,而稱其為“書道”,不可否認,日本的確湧現出不少相當出色的書家。比如日本江戶時代的書法家巻菱湖就是比較典型的代表。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我們從巻菱湖的這件楷書《千字文》作品可以大致看出其書法功力,也可以看出其書法風格。說實話,這種書風與我們今天的許多硬筆書法極為接近,規範、美觀,又不失端莊、典雅,頗有些傳統底蘊。這樣的書法水準,放眼當今書壇,能與之比肩者的確不多見。

巻菱湖幼年生長在新瀉町,那裡寺院的抄經手對他影響很大。在他19歲時,母親去世,這時的日本進入了江戶時代。他拜畫家龜田鵬齋為師,學習詩詞、書法。我國敦煌抄經的作品可謂汗牛充棟,但是鮮有巻菱湖這樣清秀爽朗的書風。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巻菱湖改變了明治維新時期,政府內御用書法家的流行體。據傳,他的學生超過萬人。與市河米奄,貫名菘翁並稱“幕末日本三筆”。

他一生傾心於中國晉、唐時期書法。楷書研習歐陽詢,褚遂良。行書以李邕,王羲之為師。草書以《孝經》《書譜》《十七帖》《絕交書》為臨本。隸書則偏愛《曹全碑》。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坦白地說,拋開地域偏見,一個日本書家能達到這樣的書法水準實屬不易。日本在二戰後掀起一股以井上有一為代表的前衛書風,並對中國書壇產生巨大影響,從最初的所謂“流行書風”到現在爭議不斷的“醜書”,大多是受日本前衛書風的影響。

其實前衛書風在日本只是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現在早已沒了市場。倒是中國的醜書,仍然頑強的活躍在書壇。在這個時候,看到巻菱湖的這件楷書作品,的確有很多值得借鑑和反思之處。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一個日本人寫的楷書《千字文》,讓人汗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