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罕見大明宣德爐,市場價值上千萬,收藏市場中的「寵兒」

世間罕見大明宣德爐,市場價值上千萬,收藏市場中的“寵兒”

宣德爐是明宣宗宣德年間鑄造的一種爐。其銅料是從暹羅國(泰國)進口的,叫風磨銅,其實就是純銅。宣德爐用純銅經過多次精煉鑄造而成。表面不僅特別光滑,而且出現了一些自然的斑紋。根據鑄造的不同,大體分為五個顏色,有栗子皮色、茄皮色、棠梨色、褐色和藏經紙色,如果你也有藏品出手,想找正規渠道,秋季拍賣 藏品甄選,可送一線拍賣 詳細詢微 :haozhe005 致力民間藏品出手渠道建設,選中藏品保送各大拍賣行《 睿嘉 保利 翰海 》等,無流拍費,無鑑定費!!而且以藏經紙色的宣爐為最稀少和最貴重。

世間罕見大明宣德爐,市場價值上千萬,收藏市場中的“寵兒”

大明宣德爐運作出手找國尊藝術,國尊是上海專業運作大明宣德爐的機構,坐落於上海市政府和商務部合作成立的市部級功能區!大明宣德爐致電請詳細描述宣德爐的體積,重量,尺寸以及外部特徵。

根據史書記載說法不一,都分佈在皇家的寺廟和宮殿裡邊,以及給一些重臣使用。而且宣德爐的鑄造工藝對外一直是保密的,所以在明代,宣德爐就顯得特別貴重。從宣德年間,民間就有人開始仿製宣德爐。

世間罕見大明宣德爐,市場價值上千萬,收藏市場中的“寵兒”

宣德爐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特別是金屬工藝方面,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在明代與景泰藍和明式傢俱是最突出的三種工藝品,其中以宣德爐顯得尤為珍貴,價值連城。但是有些仿的工藝也非常好,雖然趕不上真正的宣德爐工藝那麼好,但是工藝也不錯,所以也有一定的價值,有的價格還是很昂貴的。

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建都南京,從此開始了明代277年的發展歷史。明代初年,手工業製作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其中手工製作較有特點的便是明代宣德年間鑄造的大明宣德爐。因創始於宣德年間,因此得名“宣德爐”,鑄造宣德爐的材料以風磨銅為主,還有多種金屬合金。精煉後的宣德爐銅質細膩、純粹、堅韌、有光澤。它主要是由皇師組織的工匠們在宮內製造。

世間罕見大明宣德爐,市場價值上千萬,收藏市場中的“寵兒”

我們見到的宣德爐為什麼這麼大量呢?一個是因為在明朝宣德年間作了一大批,後來分配到全國,流傳到現在就越來越少了。但此後仿製的特別多,明代仿,清代仿,民國仿,一直到現在還在仿,所以數量越來越多。明代宣德年間做的香爐雖然形狀大小各有不同,但都是銅做的,都是以銅為主要原料冶煉之後鑄的。

大明宣德爐鑑定

鑑定條件一:

大明宣德爐都是銅製的,其他材質的都不可能是真的。

鑑定條件二:

宣德爐的顏色不是單一的顏色。

鑑定條件三:

大明宣德爐款式有“宣”、“宣德”、“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四種,而且“宣”字點不過橫,“德”字少一橫。

世間罕見大明宣德爐,市場價值上千萬,收藏市場中的“寵兒”

世間罕見大明宣德爐,市場價值上千萬,收藏市場中的“寵兒”

世間罕見大明宣德爐,市場價值上千萬,收藏市場中的“寵兒”

世間罕見大明宣德爐,市場價值上千萬,收藏市場中的“寵兒”

世間罕見大明宣德爐,市場價值上千萬,收藏市場中的“寵兒”

大明宣德爐孤品橫空出世,揭開了近六百年古今收藏家對它懸而未解的神秘面紗,而今現身於春拍的現場,可謂是當今收藏界的一大幸事,此爐何為精中之極,極中之孤呢?讓我們共同欣賞一下:1,從器型大小而言,現存世宣德爐尺寸8到12釐米的居多,15釐米的少有,大於20釐米的實屬罕見。2,從宣德爐的色澤而論史籍中有明確記載,佛經紙色為最佳。如有通體滿鎏金並鑲嵌金片不是宣德三年的爐。此爐為清式爐。3,宣德爐的底款“大明宣德”四字篆體和六字方款“大明宣德爐”為皇家御用款識。流傳至今標準的鑑別方法如下:明爐用銅極少所製作的銅爐以型好為主,款為刀刻款。清爐主要厚重霸氣,款多為鑄款。一句話說明爐重韻,清爐霸氣。

關於宣德爐之說,學術界爭論不休,有學者認為,宣德三年和宣德四年皇家確實鑄造過銅香爐,但數量很少,絕大部分帶“宣德”款的銅爐為後來仿造,從明中葉到近現代,仿製一直沒停過。

世間罕見大明宣德爐,市場價值上千萬,收藏市場中的“寵兒”

2014年春拍後,明清宣德爐的收藏熱度不減,拍賣價格一路穩穩走高。春拍期間,國內外各大拍賣行拍場上,都有明清宣德爐的出現,通過春季拍賣結果來看,明清宣德爐在拍場上,拍賣成交率頗高,而且部分精品銅爐再創宣德爐門類最高業績。據藏家介紹,宣德爐的拍賣價格近些年來是一直在往上走的。

談到明清宣德爐收藏與發展,首先我們要從2003年中國嘉德拍賣,王世襄夫婦舉辦的“儷松居”專場說起.2003年本場拍賣會中,共有銅爐21座,這些銅爐都是王世襄先生的藏爐精品,據說2003年本場拍賣會上,所有銅爐,被一位實力派藏家全部拍下.總金額:1100多萬元人民幣。

收藏與投資是永遠分不開的.轉眼7年過去了,迎來了2010年北京匡時五週年秋季拍賣會,本場拍賣會,將隆重推出由王世襄舊藏、並在其所著《自珍集》中收錄的二十座銅爐。這批精美的銅爐曾於2003年中國嘉德秋拍會“儷松居長物——王世襄夫婦珍藏中國藝術品專場”中亮相,並以不俗成績全數成交。

業內行家曾言:“距今幾千年前的商周青銅器到處可見,距今五百多年前的正宗宣德爐難見”,而一些仿製明宣德名爐造型、製作工藝精緻、線型飽滿的銅爐,目前也成為收藏市場中的“寵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