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怎麼「包地」,國家才會給錢?其實不難!

近幾年,在農村個人承包土地的案例有很多,雖然聽說國家規定承包土地是有補貼,但是很少人能領到,甚至有的村子根本沒有認領到,究竟是為啥呢?補貼標準是什麼?


在農村怎麼“包地”,國家才會給錢?其實不難!



目前小面積的承包農村土地沒有補助,但可以享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收益。瞭解更多

承包土地享有的權益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條規定,承包方享有下列權利:

①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權利,有權自主組織生產經營和處置產品;

②承包地被依法徵用、佔用的,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

③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一般承包100畝以上耕地用於農業生產的,就可以享受政府每畝200元左右的補貼,具體補貼方式和補貼標準,可以到農業委員會諮詢。


在農村怎麼“包地”,國家才會給錢?其實不難!


關於補貼具體事項,各地方政策和標準不一。國家現在的“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方案“中對規模農業經營戶的定義標準是:

種植業:以商品化經營為主,規模要達到,一年一熟地區露地規模100畝及以上,一年二熟及以上地區露地50畝及以上。

設施農業:設施佔地25畝及以上。

畜牧業、林業、漁業、農林牧漁服務業還有各自的標準。

土地承包價格是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決定的,沒有統一的標準。根據國家相關的種糧農業補貼政策,主要有以下兩類:

糧食(水稻)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

1.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標準為水稻直補每畝補貼20元;農資綜合補貼標準為每畝計稅面積81.5元。


2.水稻直補對象為核定計劃種植的水稻面積;農資綜合補貼對象為以水稻、玉米、小麥等為主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

3.繼續堅持誰種地補給誰的原則。原則上誰種地誰享受補貼,但對承包地轉包或租用給他人的按承包或租用協議處理。

4.拋荒地和非農業徵(佔)用地、十邊隙地、自留地等不享受補貼;國家已明確徵用為非農業用地面積也不能作為補貼對象;高效農業一律不在補貼範圍內;成片糧田轉為設施農業用地常年不種糧的,不予補貼。


在農村怎麼“包地”,國家才會給錢?其實不難!


良種補貼

良種補貼堅持政策公開、全面覆蓋、直補到戶的原則。補貼標準為水稻每畝15元,小麥、玉米、花生等每畝10元。補貼涵蓋全縣所有種植水稻和玉米、小麥、花生等種植戶。


在農村怎麼“包地”,國家才會給錢?其實不難!

補貼採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補貼面積由村民委員會組織農戶據實申報並登記造冊,造冊後村民委員會按補貼要求進行核實,同時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按戶張榜公示,村組幹部單獨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7天。公示有異議的要及時查實更正並再次張榜公佈。

公示結束後,先由鄉鎮人民政府彙總審核,並報縣農業、財政部門,縣農業、財政部門審核後報縣人民政府審定。資金髮放工作由縣財政部門組織。

公示有異議的要及時查實更正並再次張榜公佈。公示結束後,先由鄉鎮人民政府彙總審核,並報縣農業、財政部門,縣農業、財政部門審核後報縣人民政府審定。資金髮放工作由縣財政部門組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