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電影《修復生命》講述世間冷暖:死亡不會匿名,生命沒有終點

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部法國電影——《修復生命》。其實呢,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很簡單。主要就是講述了一名衝浪少年在和朋友回家的路上遭遇車禍,去世後心髒被捐贈給了一名兩個孩子的母親,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法國電影《修復生命》講述世間冷暖:死亡不會匿名,生命沒有終點

很多小夥伴可能會覺得這麼簡單的故事情節,電影本身一定有著其他非常出彩的地方。很可惜,這部電影並沒有反轉的情節、緊張的搶救,甚至連矛盾衝突都不那麼激烈。但這並不影響撩哥給你們分享這部電影。

整部片子的基調很平靜,就好像米歇爾·菲佛在《東方列車謀殺案》中演唱的插曲《never forget》一樣,悲傷但是充滿了剋制。

法國電影《修復生命》講述世間冷暖:死亡不會匿名,生命沒有終點

三個男孩衝浪過後開車回家,由於開車的男孩太過疲勞,車禍發生了。在車上睡覺沒系安全帶的賽門去世了。依照慣例,故事應該是這樣的:三方家長在醫院見面,賽門的父母一定會崩潰大哭,和開車男孩的家長大吵大鬧。但是這部片子沒有,賽門的媽媽見到其他孩子的父母時,得知其他人只是骨折,只有自己的兒子最嚴重時,依然維持體面,說了一句“失陪一下”,之後轉身離去,痛哭不已。

法國電影《修復生命》講述世間冷暖:死亡不會匿名,生命沒有終點

影片所體現出來的剋制讓人難以置信。醫生在賽門去世之後,向賽門父母提議器官捐贈,父母兩人同意之前的心裡鬥爭和心裡掙扎都沒有在影片中表現出來。整部影片就是這樣淡淡的、隱忍剋制。

可是,當看到醫生在進行心臟摘除手術、爭分奪秒的時候,還不忘為賽門戴上耳機,播放他女朋友為他選的歌曲時,撩哥感受到了生命的沉重,以及生命被尊重的感動。

法國電影《修復生命》講述世間冷暖:死亡不會匿名,生命沒有終點

患有退行性心臟病連樓梯都上不了的被捐贈者——也就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在做手術之前,也不忘去聽一場自己朋友的音樂會,這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對人世的不捨。

我更忘不了這個被捐贈者母親在換心手術成功後,睜開雙眼,眼裡噙(qín)出的淚水和嘴角微微揚起的笑容。作為地球上孕育的億萬生命之一,撩哥從來不敢認為人類是多麼的偉大,可是在每一條生命面前,影片中的醫護人員也好、等待換心的母親也好,他們對生命的尊重、對生活的虔誠都帶給我極大地震撼和感動。

法國電影《修復生命》講述世間冷暖:死亡不會匿名,生命沒有終點

中國人自古認為死要留全屍,很多人對器官捐贈都有心理負擔,截止到2018年登記器官捐贈的總人數只有42萬,可是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有30萬之多。每年能進行手術的患者更是少之又少。就像影片中的賽門一樣,死亡並不是終結,他的心臟可以繼續在另一個人胸膛中跳動;他的心臟不僅修復了一個生命,更拯救了一個家庭。善良的你會不會去看這部電影呢?以上就是本期內容

喜歡的小夥伴記得關注、點贊、轉發和評論,我們下期見,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