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娘炮」文化不應只停留在文化層面

最近網絡上興起一股批判“娘炮”文化的輿論,“娘炮”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男性呈現女性行為特點,比如我們經常說的說話嗲聲嗲氣,裝扮女性化,甚至更嚴重的動作都有女性化傾向。


批判“娘炮”文化不應只停留在文化層面

其實對“娘炮”文化的批判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但以往只是零星聽到,而這次顯然有很大的不同,不光有眾多自媒體人的各種聲音,就連新華社等各種官方媒體也參與其中,形成了上下互動的一種狀態。

這次批判甚至引起了一些爭論,有的人認為“娘”是個人自由,作為多元化社會應該包容,有人認為這種“娘炮”文化是社會發展的巨大隱患,有些愛衝動的人甚至隔空開罵,彷彿雙方觀點水火不容。

其實這兩種觀點都只注意到了事務的一個角度,正確的對待“娘炮”應該分為兩個方面:

首先,從個人角度“娘”有的是天生性格使然,有的是後天其他因素造成的,但是不管是怎麼形成的確實應該尊重個人自由,這也是必須的;

但是,從社會文化層面,尤其是現在的媒體,不能把傳播“娘炮”文化作為主流包裝販賣,謀取個人利益的同時丟掉社會責任。

而現在反對或者說批判“娘炮”文化的主流聲音反對的恰恰是大肆傳播,並不涉及對個人自由的侵害。

其實問號認為“娘炮”文化在社會上真的不能算做主流,首先男性角度極少有喜歡這種“娘炮”文化的,不信大家可以問問身邊的任何年齡階段的男性朋友,不但不喜歡反而十有八九都很反感,女性也是一樣,但有一部分例外,就是10-15歲左右年齡階段的小女生,那些小鮮肉明星確實是她們的最愛。

所以說真正審美出現問題的並不是普通民眾,而在媒體

那麼為什麼某些媒體非要把“娘炮”文化大力推廣傳播呢?問號覺得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如果只單純從經濟角度來說的話,大部分參與到這個過程當中的藝人、媒體都是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但顯然這只是一種表象,真正的原因,而且是讓人擔心的原因是下面這個。

“娘炮”文化的傳播更深層次還涉及到意識形態領域。

要理解這部分內容我們得先了解一下“娘炮”文化的興起。

問號曾經看到有些朋友談論“娘炮”文化的時候提到古代類似現象,實際上現在流行的這個“娘炮”來源還真和我國古代沒有關係,它是韓流傳入中國後演變的結果。

韓流作為一股流行文化傳入我國是在90年代初,鼎盛時期是在2000年左右,因為都處在東亞文化圈,自古以來文化間的交流就比較多,所以兩國間的文化融合起來也相對容易,接受程度也更高。

韓流在中國的發展非常順利,涉及的領域也很多,包括飲食、服飾和流行文化,這裡面最受人歡迎的就是韓國電視劇。在那段時期韓國明星還是正常的,但男明顯確實也和我國男明星有一定的差別,服飾、外表這些都更加註意形象和包裝,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更眉清目秀一些。


批判“娘炮”文化不應只停留在文化層面

韓國電視劇《藍色生死戀》海報

韓國的這股流行風潮在中國持續了大概十幾年後開始出現畸形化趨勢,主要原因是因為行業競爭過於激烈,因為各大演藝公司的急功近利,好的作品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功夫下到了明星身上,琢磨怎麼才能推出與以往不同風格的明星來,這樣最終的結果就是從正常到一般娘,現在甚至有些到了以娘為標準的程度。

到了2005年前後,韓流逐漸降溫,而且由於我國開始出臺一些限制政策,韓國逐漸開始在我國國內選拔學員開始培訓,現在我國好幾個當紅男明星都是當時被韓國演藝公司選中進行培養的,後期為了個人發展都各自迴歸。

雖然人回到國內,但是文化還是源於韓流,而且有的是後期畸形的韓流文化,再加上很多人用的包裝團隊還是韓國團隊,所以整個人呈現出來的東西是沒有變的,這些明星起到的作用和韓國明星是完全一樣的,那就是將韓國流行文化輸入到我國。

如果文化的輸出只是為了交流和經濟利益,倒不至於讓我們有其他別的想法,但是問號注意到這類後期已經畸形的韓流文化的粉絲群體非常特殊,絕大部分都是10-15歲左右的青少年女孩兒。


批判“娘炮”文化不應只停留在文化層面

在酒店外苦等明星的粉絲

在前面問號給大家說過這個問題,對這種“娘炮”文化任何年齡階段的男性都不怎麼關注和歡迎,甚至有相當一部分非常反感;25歲以上女性喜歡的比例也比較低,他們真正的粉絲是青少年女孩兒。

這個年齡階段的女孩子審美被改變之後會潛移默化的部分影響到和他們同齡的男孩子,當然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一個情況是當這些小女孩長大成人、談婚論嫁、生兒育女之後,她在對自己的下一代的教育過程中,這種畸形文化的影響是很大的。想到這裡有多少人和問號一樣不禁細思恐極呢?

我們都知道韓國文化產業之所以能成為一種商品在東亞地區廣泛流行,背後也得益於韓國政府的大力扶持,那麼在這些政策背後到底有沒有人為設計的其他目的,因為沒有任何證據我們不得而知,然而問號認為這個問題我們也不能僅僅歸結為陰謀論。

所以對於“娘炮”文化的批判是必要的而且應該是堅決的,同時還要樹立更多不同類型的、健康的新時代偶像。

另外一個內容,目前大家對“娘炮”文化批判的過程中著眼點不僅應該放在對國內文化領域的健康發展,也要和當前我國發展的大環境結合在一起來看,這樣就更能明白這是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

當前從“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實際上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從建國初期我們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實現基礎工業化建設,到改革開放幾十年間完成的是完善並發展全套工業化體系,到現在這個階段我們的目標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並且實現強國目標。

國家強大走出去的就不能只有我們的產品,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文化,原來我們弱小的時候都是接受發達國家的文化輸入到我國,美國大片、日本動漫,韓國綜藝,這些到目前為止在我國文化市場都還是非常受歡迎的商品。但是如果我們自己的文化真正想要走出去的那天首先在國內就得形成健康的文化、審美環境,並且要挖掘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形式,這樣才能讓中國文化走得出去,也能走得更遠。

而清理文化市場的各種不良部分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過程,對流行文化的主流要把握質量關,這個方面也是當前正在進行的對各種娛樂圈亂象的整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批判“娘炮”文化不應只停留在文化層面

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國文化市場健康良性發展之後形成更強大的生命力,不僅僅為國內觀眾提供優質服務,也為走出國門在和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競爭的過程中脫穎而出提供保證,中國文化也才能成為一個大寫的中國符號。(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