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合規備案迷茫期,網貸平台何去何從

無論是否熟悉互聯網金融行業,關注新聞的人肯定經常聽到關於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消息,其中尤以網貸平臺叫停為主。本文將詳細為各位讀者解釋網貸平臺叫停背後的合規備案政策。備案時間再延期,整改進入加時賽。

P2P合規備案迷茫期,網貸平臺何去何從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在本月14日舉辦的第十屆陸家嘴論壇間隙接受採訪被問及P2P備案時表示,“我們繼續進一步做工作,年內還不行,還得繼續加把力”,至此,原定延期至六月底的網貸備案,確認再一次延期。

E租寶事件及大量問題平臺出事之後,政策層面對於網貸平臺的監管就一步步收緊。從2016年八月份開始,陸續出臺的一系列合規備案文件,最終形成了銀監會“1+3”的政策體系,即“一個辦法,三項指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以及《網貸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隨著“57號文”等文件的出臺,網貸備案登記制度正是建立。

備案時間遲遲不定,行業內普遍認為是地區因素造成的,可能與監管套利相關。由於各地區行政環境和市場環境的不同,出臺的備案細則差異也比較明顯,對待備案的態度也不完全相同,也就導致異地註冊、購買空殼等諸多的監管套利行為的發生。

P2P合規備案迷茫期,網貸平臺何去何從

能否備案,關乎未來

57號文的出臺意味著P2P網貸將面臨三種結果,驗收合格者可予以登記備案,正常經營;不合格但積極配合者,將被引導清退或者兼併;至於不合格且不配合者將被取締。

目前來看,在2018年監管加碼的背景下,眾多不合規的問題平臺紛紛退出市場。根據相關行業調查,現存於市場的平臺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信心十足,積極整改,參與備案;另一類自覺備案可能性低,逐漸將業務重點轉向開發符合監管要求的“小額、分散”資產,抑或者是轉型為技術輸出。

國內市場愈演愈烈的廝殺境況下,部分綜合實力較強的平臺選擇做好兩手準備,積極整改的同時奔赴海外市場,通過獲取牌照等方式爭搶境外市場的發展紅利。如螞蟻金服、陸金所、宜信、PINTEC等。

P2P合規備案迷茫期,網貸平臺何去何從

一切就緒,才是平臺最大誠意

央行行長易綱此前曾強調,金融是特殊行業,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外部性。正是因為如此,金融是一個牌照業務,金融的業務一定要持牌經營。

最令用戶放心的毫無疑問是能順利通過備案的平臺。以上海地區為例,合規平臺主要需依據2017年12月制定的《上海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合規審核與整改驗收工作指引表》逐條比對整改。在這個民間俗稱為“168條”的整改驗收指引表中,對銀行存管資質的要求也做出了明文規定,要求存管銀行必須通過嚴格的相關評測,避免出現“只存不管”的現象。而據瞭解,國內現有2000多家P2P平臺中上線銀行存管系統的僅800多家,預計最終與“中互金存管銀行白名單”合作的將更少。數據安全方面,網絡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洩露問題已經引起了全世界各政府及監管單位的密切關注,監管要求P2P按照通信主管部門的規定申請相應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也就是ICP證(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未按規定申請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的,不得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

據悉,作為上海地區P2P的代表平臺之一,錢牛牛就已針對合規備案的各項工作進行積極準備,包括銀行存管、系統改造升級、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安全等級提升,秉持以客戶為本的理念,以嚴謹負責的態度來迎接後續到來的驗收備案。此次,錢牛牛做為國內首批實現銀行直連存管的平臺,經上海市信息安全評測認證中心驗收,成為上海首批獲得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測試報告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得到了相關各方單位的認可。憑藉合規的業務模式和嚴格的流程管控,以及過硬的科技研發實力,錢牛牛將為客戶準備一份滿意的答卷。

P2P合規備案迷茫期,網貸平臺何去何從

整改期間,亦是蓄力好時機

合規備案整改期間,絕大多數平臺處於業務停滯,全行業士氣可謂進入低迷階段,但此期間也有不少平臺在整改之餘積極提升平臺實力,為新的發展蓄力。

監管對於存量和業務發展有限制期間,正是各平臺內化升級自我修煉的好時機,錢牛牛平臺運營負責人表示,錢牛牛在完成合規備案要求的同時,目前正抓住時機進行內部系統優化,清除積弊,努力提升服務質量,立足長期發展,通過抓住用戶口碑,在合規備案之後的新發展中搶佔先機。同時平臺正在加強與用戶之間的雙向溝通,及時傳達政策和反饋,力求在未來的服務中也讓用戶滿意。

無論是備案延期,還是標準不斷提高,對於用戶而言,規範安全的投資環境才是首要。未來,希望互聯網P2P行業能越來越規範,讓更多真正優秀的平臺脫穎而出,幫助投資者帶來可觀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