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爲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哪有什麼種族天賦?

全都是教育的差距!

真正的開學第一課

隨著全球各地喜迎“開學周”,

日本小學的課本又火上了熱搜。

極具設計感的“手繪風”課本,

讓隔壁小孩都羨慕哭了。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其實不光是課本,

日本對於孩子的審美教育,

可是早早地就抓起來了。

不信你看這檔

給小朋友看的視頻節目: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口碑好到豆瓣9.4,

超過99%兒童片,

這就是NHK電視臺的審美教育片

《 デザインあ 》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這檔名為《啊!設計!》的節目,

本來是給小朋友看的,

請的嘉賓卻是專業設計師

都當做大神來膜拜的

原研哉、深澤直人、隈研吾、

服部一成、伊東豐雄……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不少家長都捏一把汗:

這麼多神級設計師說的話,

孩子能聽明白嗎?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email protected]

其實設計師最擅長的,

就是化繁為簡。

身為照明設計師的面出薰,

分享了自己京都車站的照明設計,

減少燈光後反而節能又好看。

但是分享給小朋友的卻是:

點起蠟燭、

和爸爸媽媽一起

感受光與影的美麗吧。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建築設計師伊東豐雄,

在世界各地建造了雄偉建築。

分享給小朋友的卻是:

我們先觀察大自然,

樹木的枝丫如何生長、

河川為何曲曲彎彎……

然後把它們轉化成圖畫吧。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服裝設計師皆川明,

作品總能突破人類想象的極限。

分享給小朋友的卻是:

如果你看到一塊石頭,

就不要停止想象了,

它的形狀像某種動物,

它的重量足以成為某種道具。

小小的石頭也有全新的魅力了。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這樣的解釋,

讓小朋友看得明白,

讓大朋友看得有趣,

難怪身為低幼檔,

卻無意中收割了一波大齡粉絲。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デザイン あ」實體展覽

《啊!設計!》

從2011年開始更新至今,

已經有100多集了。

每集15分鐘,

共5個小欄目,

「設計師」往往是壓軸欄目。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官網更新到144集了

欄目一「設計的觀察」

觀察才是設計的基礎,

也是審美能力培養的關鍵。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充滿著不同的設計。

早上起床喝水,

要用不同的杯子。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梳頭要用不同的梳子。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坐著不同的椅子。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體育課有不同的球類。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晚餐還吃著不同的壽司。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為什麼有這麼多不同的設計呢?

從一個小小的醬油瓶

就可以看出大奧妙。

首先它的瓶身

和人的腰一樣向內凹,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這樣手握的手感才是最好的。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按住氣孔才能倒出醬油,

這是為什麼呢?

(不懂得氣壓原理的小朋友,

一定會給出天馬行空的理由)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為什麼醬油不會順著壺嘴流下?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原來是壺口設計成了弧形。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小小一個瓷壺,

就能衍生出無數設計知識。

看著這樣的美學教育片

長大的孩子,

一定能在最普通的日常裡,

看到設計的美和樂趣。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ins@llxxxllxllxxxll

欄目二「拆解」

分解和重塑是設計的關鍵。

不過這個環節簡直是

強迫症福音!

把物件兒拆得零零碎碎,

拆到不能再拆為止,

然後整齊碼好,

看得人神清氣爽。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襯衫可以拆,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葡萄連核都拆出來,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書包可以拆,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衣櫃也可以拆,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連撲克上的花

都難逃一拆。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拆解完後鋪成的圖案,

極富秩序之美,

簡直是低配版的

施工圖或者裝配圖。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哪一個小發明家,

不是從“拆家”開始的呢?

孩子們天性中的好奇,

被引導向萬事萬物的分解。

每一種物體自有它天然或組裝的結構,

秩序之美、結構之美,

小小的孩子也能懵懂地感知。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欄目三「素描」

不同的觀察角度,

產生不同的結果。

每期,節目組都會邀請

12位畫素描的素人參與者,

男女老少、籍貫閱歷各不相同。

他們可以自由地觀察靜物,

選取不同的角度來描繪它。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最後呈現的畫面,

自然也是千奇百怪的。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和大多數美術育兒類節目不同,

《啊!設計!》不是教你

如何去畫出這個物體。

而是告訴你,

每個人基於自己的觀察,

都能描繪出不同的一面,

千萬不要給自己的想法定上框框。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欄目四「天馬行空」

許多你注意不到的細節,

都變成問題放在這一欄裡:

書本為什麼是一頁頁的?

電話線為什麼是螺旋狀?

瓶蓋為什麼是擰開不是拔開?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帶著問題出發,

思考的第一步就是

還原到最原始的設計!

比如一開始書是一頁紙,

寫不下就變成一長條紙,

這樣閱讀起來,

要回頭看就很難找。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於是設計師把一長條“書”,

變成了一頁頁的書。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電話線短的時候,

打電話的人無法走遠。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變長後容易纏在一起,

於是設計師

把它變成了螺旋狀。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瓶蓋如果薄薄地封一層,

小baby一咬就撕開了,

水嘩啦啦流了一地。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直接套上會從縫隙留出。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於是設計師設計了

凹凸的溝槽!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每一種設計都有它的妙思,

追溯到源頭才能發現。

節目一直鼓勵思考,

想得遠一點、再遠一點。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這個每期15分鐘的節目,

沒有旁白,不限制想象,

全然看觀眾自己的理解。

但是每個小欄目最後,

都有一句提醒:立刻動手試試!

實踐遠比看視頻領悟得多。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一般的幼兒節目,

不是五光十色,就是鮮豔奪目。

但是作為一檔精緻的設計節目,

《啊!設計!》

本身的排版、剪輯就是最佳示範,

不會因為是給孩子看的節目,

而表現出任何一點敷衍和迎合。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精美的過場動畫

節目的總監製,

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設計師佐藤卓。

他說力排眾議做出這檔節目,

不是為了讓孩子學習,

而是為了讓孩子覺得:

“設計真好玩!”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看完這個節目,

才知道日本的設計為什麼這麼強。

就像原研哉在《慾望的教育》中寫得那樣:

“日本國民教育從小的美意識

才是日本設計源源不斷的寶藏”。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只讓孩子看視頻,

感受並不深刻。

於是節目組最近

在東京權威的美術館

「富山縣美術館」

舉辦了《Design あ》的實體展覽。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看得見摸得著的設計,

才能最大程度地調動感官。

原來WC的標誌,

經歷了複雜的演化,

最後化繁為簡。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一個雞蛋,

可以變成一千種形態。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為什麼每一件物品,

都有它固定的尺寸?

過大或者過小都會造成麻煩。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還有許多互動環節,

能讓孩子體驗

變成便當裡的酸梅是什麼感覺?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不起眼的小東西,

也在用自己的眼光打量這個世界,

換個視角看,

一切都變得新奇有趣了。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傳說中“日本人人都會畫畫”,

也不是什麼種族天賦,

而是幼兒美學教育,

拉開的差距!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我們總是大費周章,

讓孩子去上培訓班“學習”愛好。

其實好的審美教育,

只在課堂上學習遠遠不夠,

而要讓孩子去大自然中觀察。

眼睛看到的美,烙刻在心靈深處,

嘴裡童稚的話語,自然流淌到筆尖。

審美隱藏在生活的細枝末節中。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基於細緻的觀察,

奔著解決需求的目的,

再加上個人喜好,

便有了審美、有了設計。

設計是一種思維方式,無處不在。

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發現美、感知美,

去美的源頭思考和吸取靈感,

審美教育也要從娃娃抓起。

↓《啊!設計!》第1集,15'08″↓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