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條學霸軍規

時間去了哪裡?自己和學霸到底差在哪裡?看完下面這20條“軍規”,想必你會有自己的感悟!

二十條學霸軍規

很多學霸身上,往往表現出非常強的自制力,願意為了一個既定的清晰目標,去持續付出努力和代價。他們往往非常清楚自己當下做的事情,將會產生的無論是心理上和現實中的利弊,還是短期和長期的利弊,並且能夠克服短期的誘惑,把計劃高效率地執行下去。

人實際上都是對短期利弊非常敏感的生物,但卻容易忽視長期的利弊。比如高考前,即便是最學渣的同學也知道要臨時抱佛腳,但是回到一兩年前,並不是所有人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或者說明白忍受學習這個“痛苦”過程的重要性。

要成為一個自制力強的人,需要做的兩條:

軍規一:具備明確的目標

軍規二:對利弊權衡非常清晰:能很好地權衡短期利弊和長期利弊,心理上的利弊和現實中的利弊。

可以說,自制力實際上是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品質。“牛逼就會放肆,但聰明就是剋制。”

二十條學霸軍規

很多人認為同時進行多任務能夠提高效率,事實上,這隻適用於少數簡單而瑣碎的事務。對於高強度的學習而言,應當儘可能地保證每個時間單元專注同一件事。

要想避免分心走神,有如下幾點建議:

軍規三:效率很多時候是被逼出來的。高中階段,最怕的是自己給自己放鬆要求,自己對自己妥協退讓。

作業做不完,沒事,會總結就好;今晚不寫完,沒事,還有明天;……沒有緊迫感,效率永遠提不上來;不逼一下自己,永遠治不好拖延症。

軍規四:要有時間單元的概念。時間單元可以是一段半小時或一小時的固定時間。

每個時間單元,專時專用。在這段時間裡,只做同一件事情。爸媽端來水果,不吃;手機彈出消息,不看;同桌找你聊天,再見……

等到一個時間單元結束,再去處理各種瑣事,確保這個時間單元不受干擾地高效利用。

軍規五:創造穩定的學習環境,保證學習不會受到無關的因素干擾。零食、水果、小說、電視和電腦都應當儘量避免出現在學習的環境中。此外,儘量保證自己的學習區域、書房、書桌乾淨整潔。

軍規六:將學習區域儘可能與生活區域、娛樂區域保持相對獨立。一個獨立的學習區域能夠保證自己不容易輕易過渡到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上,即便短時間的脫離學習狀態,也能夠較快速地回到學習當中。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在假期,一些學生也習慣到圖書館、學校的自習室學習。

軍規七:分心走神妥善處理。學習過程中蹦出來的種種想法,如果是無關的或者不重要的事情,重新回到學習過程中即可;如果真的是重要的事情,就記錄在專門的本子上(計劃本),學習單元結束後儘快去處理。

二十條學霸軍規

小米創始人雷軍有句話叫“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或者說,“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

一個學年,一個學生可能要完成成百上千份作業,參加不下40場考試。一份作業或者一場考試的作用,放到這一整年來看,其實微乎其微。或者說多一張卷子不多、少一張卷子不少。

殊不知,錯題的分析和整理、方法的歸納和總結、單詞的背誦、素材的積累、學習計劃的制定和反饋,恰恰是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的積累,在經過長達三年的努力後,最終拉開了學生間的差距。

對學霸來說,比起投入大量的時間在學習上,他們更看重的是學習效率。學習效率怎麼來?靠科學的時間管理!

二十條學霸軍規

覺得時間不夠用的學生,面臨的最直接的問題在於:事情太多。時間永遠是不夠用的,需要完成的事情永遠是無窮的。但上面的第一張表,卻啟示我們——

軍規八:既緊迫又重要的事,馬上去做

這些事在短期內會帶來較大的收益,需要在當下優先完成。

軍規九: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抽時間也要做

這些事雖然不會在短期產生明顯的收益,但確是長期發展不可或缺的任務。例如制定學習計劃、歸納知識結構、分析錯題錯因、背單詞、課外閱讀等。

軍規十:緊迫但不重要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這些事看似十萬火急,但對自己短期和長期的收益有限,卻往往會佔用非常多不必要的時間。例如朋友圈的一個新消息提醒、突然的一個電話、社團的一個臨時任務,需要給自己設定一個底線和處理規則(比如拒絕或尋求幫助)。

軍規十一:既不緊迫也不重要,想做也不要做

這些事暫時擱置或是削減必要的時間投入則是最合理的決策。

分清楚哪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而哪些事情不過是緊迫的。

二十條學霸軍規

提高時間利用效率,除了做好時間管理,關鍵還在於對時間的精細化把握。如果按照學習單元的客觀情況劃分,可以得到完整時間和碎片時間;如果按照學生的效率高低劃分,可以得到高效時間和低效時間。

軍規十二: “黃金時間”——高強度的主動學習

大段完整的高效率時間的“黃金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學習時間,學生可以完成一些高強度的學習任務,例如各科的限時訓練(尤其數學、理綜)、難題的重點突破、複雜問題的深入思考。

軍規十三:“垃圾時間”——低強度的被動學習

碎片化的低效率時間是學習的“垃圾時間”,學生的精神狀態欠佳,也沒有充足的完整時間去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學習。此時適合進行一些不需要進行大量思考的低強度學習任務,例如聽英語新聞/錄音、進行課外閱讀、語文或英語的練字、摘抄積累作文素材。

二十條學霸軍規

上表對黃金時間與反饋時間的劃分,可以解決很多人效率不高的問題。這些學習任務雖然不能給學生帶來直接收益,但長期堅持下去,總會帶來收穫。事實上,很多在二輪複習時脫穎而出的學生,都是反饋總結工作做得比較到位。

軍規十四:“反饋時間”:歸納、總結、調整、計劃

完整的低效率時間是一天當中的“反饋時間”,適合進行對白天所學知識方法的總結、錯題的分析與歸納、反思自己的學習計劃、思考下一階段自己努力的方向。

軍規十五:“積累時間”:背誦、記憶、複習、提升

碎片化的高效率時間是一天當中的“積累時間”。“積累時間”,適合進行與記憶和積累相關的學習任務,例如鞏固英語單詞、背誦語文古詩詞、熟悉作文素材、背誦文綜知識點。

二十條學霸軍規

在此基礎上,重新思考每天的時間安排,知道自己的時間花在哪裡,是否在一些看似緊迫但不重要的事情上消耗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如果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不妨在每天結束的時候,靜下心來思考一下自己一天的時間是如何花掉的,按照15-30分鐘的最小時間單元記錄下自己的時間安排。在每天、每週結束後,考慮是否存在更有效率的安排方式?娛樂、活動、休息的時間是否過多或過少?

二十條學霸軍規

一些學生都有過這樣的體會:一到晚上自己很容易就陷入嗜睡的疲勞期,不能長久地保持高效率的學習狀態。除了精細化地管理和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還需要考慮如何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使得自己能夠在高強度的學習工作當中保證效率。

讓自己保持精力充沛的方式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休息、飲食、運動

軍規十六:保證最少的睡眠時間。

長期來看,在高強度的學習工作下,每天至少應當保證6小時的睡眠。即便到了高三,“6點30分起,12點鐘睡”的作息並不難保證。

軍規十七:作息應當儘可能規律。

週末不必賴床、考前不必熬夜或者特意早睡,儘可能讓自己的作息趨於規律化。因為對於身體來說,每一次的調整作息都要耗費額外的精力,想想週末賴床過後起不來的週一和考前特意早睡反而失眠的經歷就明白了。

軍規十八:堅持午間休息。午間休息並不完全不等於睡午覺,而是說在午間可以有意識地讓自己放鬆(午睡、閉目養神、冥思),或是選擇低強度的學習(比如閱讀課外書、練字)。對於沒有午睡習慣的學生,沒有必要為了休息而去休息。

軍規十九:週期性有計劃的放鬆。

在完成一個相對長期的學習計劃或學習週期(如月考、質檢)後,在開始下一個學習計劃或學習週期之前,可以有計劃性給自己一段時間的放鬆。但放鬆不等同於放縱,如果“放鬆”過後身體更加疲勞,則需要調整放鬆方式。

軍規二十:保持規律性的運動。運動本身雖然是消耗能量的,但是保持規律性的運動能夠激發身體活力(增強心血管功能、增強抗壓能力)。

對於高中生來說,課間休息時候踢毽子、打羽毛球,晚自習下課後5分鐘的慢跑,既不花時間也能保持身體的活躍機能。即便是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經過1~2星期的慢跑也能夠很快感受到精神狀況的好轉。

歸根結底,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能夠減少精力的消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