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丨濟南市教育局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

公告丨济南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公告丨济南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公告丨济南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濟南市教育局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

各縣區教育(教體)局、市直各學校(事業單位)、機關各處室:

為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教師,努力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發〔2018〕4號)精神,結合濟南實際,現就加強我市新時代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立德樹人、敬業愛生”為核心,以“教書育人、規範從教”為重點,強化教師國家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言傳與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與學術規範相統一,自覺承擔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好教師,全心全意做學生錘鍊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二、適用範圍

本實施意見適用於我市幼兒園、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機構,以及教研、電化教育等機構及其教師。(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可參照執行)

三、重點任務

(一)加強教育學習,著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

1.重點加強對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導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注重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師德,汲取文化精髓,傳承中華師道。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廣大教師熱愛祖國、奉獻祖國,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為教育事業奮鬥終身。

2.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全面貫徹從嚴治黨要求,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把黨的建設擺在首位。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導黨員教師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依法治教,廉潔從教,爭做“四有”好教師的示範標杆。

3.實現師德師風教育學習常態化。建立定期學習、教育制度,要有計劃、有標準、有考核,全面推進師德全員養成教育。將師德教育納入繼續教育課程體系,把師德培訓作為新任教師崗前培訓、新學期全員學習第一講、崗位練兵和骨幹培養的首要內容。創新師德教育內容、模式和方法,通過開展師德巡迴報告、經驗交流、師德論壇、案例評析、實踐反思等模式,多渠道、分層次開展師德專題教育,突出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認定、建設一批師德涵養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強化師德實踐,讓廣大教師走進社區、企業、社會,充分了解黨情、國情、社情、民情。開展法治教育和警示學習,剖析教師隊伍中違紀違法的典型案例,提升教師法治素養和依法執教能力。

4.完善教師宣誓制度。在教師節期間或舉辦重大活動時,以學校為單位組織實施教師宣誓活動;新入職教師應舉行宣誓活動。把開展教師宣誓活動作為教師職業理想教育和師德建設的重要載體,通過宣誓活動,堅定教師職業信念和職業操守,深刻理解教師職業責任和義務,增強教師職業幸福感、榮譽感。

5.引導教師不斷提升職業道德水平。廣大教師要認真學習並自覺踐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切實做到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要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忠於人民教育事業,勤懇敬業,認真備課上課;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平等公正對待學生,保護學生安全,維護學生權益;遵循教育規律,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團結協作,廉潔奉公;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二)突出師德激勵,努力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

6.發掘師德典型,定期開展表彰活動。重視發掘身邊的“四有”好教師,及時發現、總結、推選優秀師德典型。加大教師表彰力度,因地制宜開展優秀教師、師德標兵、最美教師、教書育人楷模等多種形式的評選表彰獎勵,積極開展學習先進典型活動,用先進典型來引導人、鼓舞人、教育人,讓廣大教師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對從教30年以上的教師按照有關規定頒發榮譽證書,讓廣大教師體會到黨和政府的深切關懷,進一步增強教師立德樹人的職業自豪感。

7.豐富活動載體,立體化宣傳師德模範。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教師的地位和作用,讓全社會廣泛瞭解教師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每年9月定為“師德師風宣傳月”,充分利用“教師節”等重大節日契機,積極開展教師讀書、師德徵文、“我的教師夢”主題演講、“師德標兵”“最美教師”評比表彰等師德主題教育活動,講好師德故事,弘揚高尚師德。鼓勵廣大師生創作拍攝廉潔教育專題視頻、編排校園情景劇、開設校刊師德專欄等方式,推出一批展現教師時代風采的文化作品。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建立健全教育志願服務組織體系和支持體系,組織開展送教下鄉、關愛留守兒童等教育志願服務活動,形成良好的教育志願服務制度環境,推動教師參加志願服務蔚然成風。立體化宣傳師德,主動聯合電視臺、報社等媒體,利用好宣傳欄、廊道牆壁、電子顯示屏、校園網、微信微博等平臺,積極營建優良師德校園文化,積極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和師德師風建設成果,弘揚當代教師風采,全方位展示陽光美麗、愛崗敬業、默默奉獻的新時代優秀教師形象。

8.關心教師身心健康,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加強教師的心理健康專業指導,關心教師身心健康,克服職業倦怠,喚醒職業幸福感,激發工作熱情。突出教師主體地位,落實教師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充分發揮教師在辦學治校中的作用,保障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民主權利。維護教師職業尊嚴,在涉教、涉校、涉師的事件和糾紛處理中,要及時關注輿情,充分保障教師合法權益,避免輿論綁架,真正讓教師放開手腳開展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

(三)開展專項整治,標本兼治根除師德問題痼疾。

9.“疏堵結合”專項治理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專項治理要常抓不懈,堅決落實好市教育局的監管責任、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屬地管理責任、學校的主體責任、校長書記的第一責任和教師的直接責任,各責任主體要強化工作措施,堅決杜絕有償補課行為發生。重點整治在職中小學教師通過面對面或網絡授課等方式從事或參與“一對一”、“一對多”、提供輔導材料、推薦學生等有償補課相關活動謀取利益的行為,整治民辦培訓機構聘用在職中小學教師從事有償補課或管理工作的行為。各教育行政部門要聯合公安、民政、人社、工商等部門定期開展聯合執法行動,規範社會培訓機構,堅持有報必查、查實必究。同時,各教育主管部門、各學校要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多形式的義教助學活動,最大限度滿足學生個性化的輔導需求。

10.重點開展師德“十條紅線”越線行為的專項整治活動。定期組織教師原原本本學習教育部“六個嚴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教育部關於印發的通知》(教師〔2014〕1號)等相關文件,引導教師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各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加強日常巡查,及時掌握師德信息動態,及時發現並糾正不良傾向和問題,力求將觸碰師德“十條紅線”的行為消除在萌芽狀態。

(四)強化師德監督,完善師德問題受理與查處機制。

11.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接受社會監督。要不斷完善“社會、家長、學生、學校”四位一體的師德師風監督體系,所有教師新學期開學時都要簽訂《教師遵守師德規範承諾書》,向社會和家長、學生公開作出師德承諾,接受監督。通過“萬名教師訪萬家”、召開家長會、設立師德意見箱、發放調查問卷、公佈投訴舉報電話郵箱、聘請社會監督員等多種形式,建立多種形式的師德投訴和舉報平臺,及時獲取掌握師德信息動態。

12.完善師德問題受理、報告與查處機制。要做到有訴必查、查處必嚴、有責必究。一是快速受理。做好對群眾來電、來信、來訪、網絡投訴舉報的登記,統一編號,建立師德信訪臺賬。二是嚴格程序,及時查處。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行辦理,在接到舉報投訴線索後10個工作日內完成調查,有準確聯繫方式的實名舉報調查結束後2個工作日內向舉報人反饋調查結果,舉報人對調查結果有異議的,應做出說明或視情況補充調查。三是逐級報告。各學校要將收到的師德投訴舉報情況、調查情況、處理情況及反饋情況等及時報送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正在發生或有可能引發嚴重後果的事件要在第一時間逐級報告;對性質惡劣、影響較大的問題要逐級進行專題報告。

(五)嚴懲失德行為,強化師德考評結果的運用。

13.規範師德懲處,堅決遏制失德行為蔓延。對違反師德造成嚴重後果、影響惡劣的教師,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小學教師違反師德行為處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記過、降低專業技術職務等級、撤銷專業技術職務或者行政職務、開除或解除聘用合同等處分。教師受處分期間,暫緩教師資格註冊;違反《教師資格條例》相關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撤銷其教師資格。對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司法部門處理。建立完善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

14.開展師德考評,強化結果運用。強化師德考評,把師德考評擺在教師考核的首位,體現獎優罰劣。貫徹落實《濟南市中小學教師師德考核辦法》,堅持客觀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健全教師個人自評、學生和家長參與測評、考核工作小組綜合評定等多方測評機制,考核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師德考核結果納入教師個人年度考核並記入個人檔案。實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對教師出現負面清單列舉的行為,直接認定師德考核為“不合格”。師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應評定為不合格,並在教師資格定期註冊、職務晉升、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表彰獎勵等環節實行“一票否決”。對師德考核優秀的,在職務評審、崗位聘用、評先評優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

四、強化保障

15.加強組織領導。為做好師德建設工作,確保我市師德建設落到實處並取得實效,成立濟南市師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也要成立工作小組,負責對師德建設工作的指導和監管,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有關職責要落實到具體的職能機構和人員。各學校要成立由校領導、教師代表和社會督查員組成的工作小組,把師德建設納入教育事業總體規劃,貫穿於學校管理工作全過程,校長、書記是師德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要制定符合實際的師德建設實施方案,並認真組織落實。

16.形成工作合力。學校黨組織、廣大黨員教師要充分發揮政治核心和先鋒模範作用。要充分發揮學校工會、共青團、教代會等群團組織和行業組織在師德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構建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協調合作的工作格局,形成師德建設合力,全面加強和推進師德建設。

17.加強督導檢查。市教育局將各縣區和學校師德建設工作情況納入年度教育工作綜合督導考評,不定期委託社情民意調查機構開展縣區師德建設社會群眾滿意度調查,作為評價縣區工作成效的重要內容。各區縣也要加大對各學校的督查檢查力度,久久為功,長抓不懈,持續深化。建立問責制度,對教師違反師德行為監管不力、拖延處分或推諉隱瞞,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後果的,要追究學校或教育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本意見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1年8月31日。

濟南市教育局

2018年7月2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