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發布Dual Turbo向榮耀致敬?網友:抄襲的不要太明顯!

2018下半年國產手機行業的跟風真是越來越嚴重!

就拿剛過去的短短七天時間來說,先是榮耀總裁趙明在IFA展會上突然公佈了全球首款滑屏全面屏手機Magic2,緊接著小米董事長雷軍和聯想副總裁常程連夜放出了“MIX3”和“Z5 Pro”這兩款相似機型的照片。昨天vivo X23又效仿榮耀Note10的“雙Trubo”技術,也發佈了一個類似的“Dual Turbo”技術。

vivo發佈Dual Turbo向榮耀致敬?網友:抄襲的不要太明顯!

今年下半年以來榮耀率先發力,把實驗室裡成熟的技術通通商業化。其中榮耀Play六月份首發的GPU Turbo技術,讓麒麟970這枚處理器潛力全開,顯著提高了大型3D遊戲的流暢度和最高幀數。八月份榮耀再接再厲,又在榮耀Note10身上首發了CPU Turbo技術,使得麒麟970的單核運算效能進一步提升,並藉助THE NINE液冷散熱技術實現了優良的熱量管控。

榮耀品牌這一系列“異常舉動”,在短期內真的震懾住了眾多友商!

vivo發佈Dual Turbo向榮耀致敬?網友:抄襲的不要太明顯!

直到9月6日,vivo在X23新品發佈會上對驍龍670避而不談,反而是大費周章介紹雙渦輪加速引擎“vivo Dual-Turbo”。這項技術由系統加速引擎“System-Turbo”和遊戲引擎“Game-Turbo”兩部分組成,避免不了抄襲榮耀“CPU Turbo”和“GPU Turbo”的嫌疑。

並且vivo號稱System-Turbo能提高手機日常操作過程中的流暢度,由vivo和高通聯合開發的。Game Turbo技術則用於遊戲性能優化,由vivo和Unreal Engine聯合開發,並讓國內的騰訊遊戲實驗室和網易遊戲實驗室參與了“優化”。沒錯,vivo找來了眾多外援。

vivo發佈Dual Turbo向榮耀致敬?網友:抄襲的不要太明顯!

vivo發佈Dual Turbo向榮耀致敬?網友:抄襲的不要太明顯!

這不得不讓人想起一年前OPPO R11獲得王者榮耀團隊的“官方優化”,甚至一度瘋傳王者榮耀對部分友商機型“負優化”的消息。後來榮耀依靠GPU Turbo技術讓麒麟970處理器性能爆棚,幾乎全速滿幀運行市面上主流的3D手遊,讓大家見識到了嚇人的技術。而vivo畢竟不是技術驅動型公司,Dual Turbo與榮耀單槍匹馬研發出“雙Turbo”技術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vivo發佈Dual Turbo向榮耀致敬?網友:抄襲的不要太明顯!

至關重要的是,vivo自己也知道Android系統的底層技術還涉及到芯片廠商、系統廠商和硬件廠商的多方調試。因此Dual Turbo這項技術是針對X23量身定製的,在短時間內恐怕很難大規模向上(vivo NEX)或向下(X21)移植。而榮耀卻是截然相反的,不僅能向上給麒麟970適配,還能向下給麒麟659適配,這就是榮耀“雙Turbo”最厲害的地方了!

vivo發佈Dual Turbo向榮耀致敬?網友:抄襲的不要太明顯!

在6月份榮耀Play的發佈會上,官方就給出了GPU Turbo全面升級的時間軸。其中涵蓋9款榮耀設備和8款華為手機,甚至連榮耀M5平板都能升級GPU Turbo技術,這背後展現了技術型驅動廠商的真正實力!榮耀不僅是一個手機制造商,更是一個全方位的移動平臺搭建商。榮耀既有自研自產的海思麒麟處理器、又有深度定製的EMUI系統,因此GPU Turbo技術是一個打通芯片級、系統級和硬件級的“加速技術”。

vivo發佈Dual Turbo向榮耀致敬?網友:抄襲的不要太明顯!

至關重要的是,榮耀在八月份的榮耀Note10身上,向大家展現了另一種全新的可能!那就是藉助PC級別THE NINE液冷散熱技術,實現對“雙Turbo”技術的最大化利用。這種方式在PC行業已經得到了驗證,就像英特爾boost Turbo睿頻加速技術與PC級液冷散熱裝置產生的“協同加速效應”,極大程度提升了處理器的單核運算性能和圖形運算性能。只不過英特爾只做芯片研發,而榮耀不僅參與麒麟芯片的研發,還要參與手機硬件的研發,顯然“雙Turbo”技術更加高深莫測。

再來看vivo的Dual Turbo這項技術,顯然“噱頭”和“自嗨”的成分更大一些,儼然成為了vivo的一次“技術營銷”。事實上,vivo藉助Dual Turbo這個噱頭,成功掩蓋了驍龍670性能不足的事實,還變相提高了X23的銷售價格,讓原本3K價位區間的X系列,竟然衝進了3K5價位區間。當然,國內的消費者也越來越不好“騙”了。

最後不得不說榮耀開創了手機端Turbo的嶄新時代,用軟硬件協同的方式解決了長期困擾安卓用戶的問題。不論vivo Dual Turbo是抄襲榮耀雙Turbo也好,致敬榮耀雙Turbo也罷,榮耀確實改變引領了國產手機的技術風潮,讓消費者對未來手機行業的技術創新翹首以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