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闖禍後,父母該如何應對?

01

教 養 Parenting

“熊孩子”闖禍後,父母該如何應對?

“熊孩子”闖禍後,父母該如何應對?

- 我有招 -

世上沒有絕對不犯錯的孩子,但同樣面對闖了禍的孩子,父母不同的應對方式,所帶來的結果也是完全不同的。懲罰型的父母,往往把焦點放在了懲罰上,反而忽略了利用孩子犯錯的契機,來幫助孩子得到寶貴的成長經驗。

雖然懲罰有時候對於修正孩子的行為也能短期奏效,但這並不是出於孩子的“自覺”。

可能是出於恐懼、可能是為了逃避責罰,孩子雖然暫時不敢這麼做了,卻無法真正反思自己以及自己的行為,更不要說從錯誤中獲得成長了。

辱罵和懲罰的另一個結果,是會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讓孩子把自己和愚蠢、無能、壞等詞彙聯繫起來。

如果孩子自暴自棄,就會表現出這些“壞”的樣子。即便孩子謹小慎微,儘可能地避免犯錯,他內心深處對自己的評價也不會太高。

縱容型的父母更糟糕,他們始終都在扮演給孩子收拾爛攤子的角色,孩子不僅不能從中得到教訓和經驗,還有可能連基本的敬畏心都沒有,更不要說責任和擔當了。

這樣的父母以為是在愛孩子,維護孩子,其實,是在給自己和孩子挖了一個天大的坑。

孩子早晚要走向社會,如果他從來沒有學習過何為邊界,何為規則,就會在現實中撞得頭破血流。

真正明智的父母,既不懲罰,也不縱容。當孩子犯了錯、闖了禍,就算你不指責他,他也會心懷歉疚,這個時候,你溫和的態度反而能讓孩子更多將注意力集中在自省上。

但與縱容型父母不同的是,你雖然不急不怒不懲罰,但仍然需要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既然犯了錯,就要勇於承擔後果。

你還需要引導孩子自己來想解決和彌補的辦法,思考將來該如何避免類似的錯誤。和直接向孩子提出要求相比,這樣的做法更能引導孩子的積極思考,調動孩子的主動性,效果也會更好。

當你真的能夠信任孩子,孩子也會回報你的信任。

02

成 長 Growth

有一個有趣的母親,是什麼體驗?

“熊孩子”闖禍後,父母該如何應對?

- 我有招 -

我不知道有一個有趣的母親是什麼樣的體驗,但我想努力成為一個有趣的母親。當然,前提是自己需要先修煉成一個有趣的人。其實,以前我也從沒如此深刻地意識到,有趣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年齡越大,越發覺得,有趣才是真正的駐顏術。

對於孩子來說,有一個溫柔、善解人意的媽媽已經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了,但如果這個媽媽還能再有趣些,那簡直幸福得要飛起來了。

在我的理解中,有趣的媽媽是一個聰穎的媽媽,必須雙商在線,才有可能在面對熊孩子的調皮搗蛋時,不會崩潰,反而能四兩撥千斤,在歡笑中就化解了熊孩子的行為,不動聲色就解決了問題。

比如,當兩個孩子在為一件玩具爭搶打鬧時,普通媽媽的做法,要麼是對佔上風的那個孩子一頓咆哮,要麼扮演和事佬,擺出公正的姿態,要求孩子輪流,每人玩20分鐘。

但有趣媽媽的做法很有可能是,跑過去搶走兩個孩子正在爭搶的玩具,笑鬧著說:該輪到我玩了……

如此一來,兩個孩子就會把矛頭轉向媽媽,他們之間的對抗也因此轉變成了合作,在媽媽的引導下,玩著玩著,三個人可能就笑鬧成一團了。

能真正跟孩子玩在一起的媽媽,才算得上一個有趣的媽媽,而且她同時還要能夠知道,該如何在玩鬧中,幫助孩子克服那些難以在現實中言說的困難。

一個有趣的媽媽,從來不會向孩子傳遞自己的負能量,牢騷滿腹,也不會動不動就比孩子還失控,但她敏銳、聰慧,對孩子有很強的同理心。更重要的是,她不是沒有原則,她的教育就在與孩子的遊戲中,潤物細無聲。

03

溝 通 Communication

3歲的孩子無論如何都不肯穿襪子,該怎麼辦?

“熊孩子”闖禍後,父母該如何應對?

- 我有招 -

為什麼一定要強迫孩子穿襪子呢?是因為覺得人們都需要穿襪子,所以孩子也必須穿,又或者是擔心孩子不穿襪子會著涼?

不管你是出於哪種考慮,可能我們還需要先弄清楚兩個問題:第一,孩子為什麼不肯穿襪子;第二,孩子一定要穿襪子嗎?不穿襪子會有哪些負面影響?自己可以接受嗎?

首先,不愛穿鞋襪的孩子不是個例。

嬰幼兒的觸覺本身就比成年人要更敏感,其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觸感又會比同齡的寶寶更強,就是我們常說的“敏感”。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鞋襪本身就是一種束縛,同時會阻隔他們用腳的觸感去感受外界。這也是大多數幼兒都不愛穿襪子的原因。

如果是遇到尤其敏感型的孩子,可能對鞋襪的抗拒會更明顯。

其實,在環境安全的情況下,孩子光腳跑還會有很多好處,腳部的觸感會進一步刺激孩子大腦神經元的連接。

那麼,不穿襪子會有什麼不利的影響嗎?我覺得,可能最大的影響是安全,孩子腳部肌膚柔嫩,如果地板上雜物太多或是不夠衛生,有可能會給孩子的腳部皮膚帶來損傷甚至是感染。

所以,只要保持家裡地板的安全乾淨,問題就不大。至於保暖問題,其實只要不是大冬天在冰涼的地面上踩,也沒什麼問題。

當然,有時候需要帶孩子出門,穿襪子也是對腳的一種保護。但這個時候,強行逼迫孩子穿襪子,只會讓她的抗拒更強烈,不妨和她做個遊戲。比如,和她一起給自己最喜歡的玩偶穿襪子,然後再慢慢把這個動作過渡到她自己身上。

這只是舉個例子,沒有人比媽媽更懂自己的孩子,你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和你們有效的溝通方式,創造性地想出一些好遊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