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一加作為一個把“不將就”作為Slogan的品牌,在最初的運作和產品上確實有著很強的“與眾不同”風格,但隨著時間和市場的沉澱,“不將就”這個詞慢慢的被用戶調侃為了“不講究”。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11月28日,一加5T正式在國內發佈,最高3499的價格是一加自創立公司以來售價最貴的產品。

一加5T是一部優缺點都很明顯的手機,它很適合小眾的極客群體,稍微懂一點的都不行,你對手機的知識儲備量最起碼要在及格線以上才能感受到它的樂趣;不要推薦給女生,哪怕是熔岩紅的也不行,哪怕你說它跟OV同宗同源也不行,你可能會被罵。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1、設計

一加5T外觀上最明顯的升級是帶來了現在廣泛採用的18:9全面屏。

其實我們也不想把這種屏幕叫做全面屏,但還是有一些手機是可以稱得上“全面屏”這三個字的,因為它們起碼看得到和16:9屏幕手機的差別。

我們把全面屏分為幾個類別:

第一類:18:9全面屏(一加5T、R11s、vivo X20等)

第二類:全視曲面屏(三星S8、Note8)

第三類:三邊框消失全面屏(小米MIX)

第四類:異形全面屏(iPhone X)

其中等級數值越小,全面屏數值越低。

一加的全面屏因為自身體量的關係,拿不到後三類的屏幕供應,所以只能用第一類,這本身就已經是對“不將就”的一種妥協了。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再來看一下它的外觀,嗯,你也知道它的淵源在哪。

不將就這個詞是一種針對於隨波逐流的大眾化產品的一種拔高,代表不跟風,不妥協,我和你們不一樣,我是那種不將就的人。

這些特點在第一代一加手上還做的到,但手機畢竟是要做市場賺錢養公司的,如果連開發和供應鏈的錢都沒有了,那還談什麼“不將就”。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所以供應鏈能拿到什麼,咱就努力的去做點什麼就好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別總想著用既有的東西去耗成本帶來不一樣的產品了,首先自己都不一定有能力做到,其次萬一市場不接受到頭來落得和PRO 7一個下場怎麼辦。

2、全面屏

現在但凡是文章裡提到全面屏都是招罵的一種行為,但沒辦法,廠家這麼叫了,媒體也就只能按照官方說法來,總不能叫它“18:9大屏機”吧?

一加和OV兩家的關係不用多說,知道一加的人都知道它們的關係,但我想說的不是這個,而是針對於全面屏的手勢操作。

幾乎是所有采用了全面屏的安卓手機都在屏幕裡內置了三顆虛擬導航鍵。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為了在手機三圍尺寸不變的情況下帶來更多的可視面積,我們都不顧曾經立下的誓言把指紋識別放在後背了,那為什麼還要佔用屏幕裡的面積留下虛擬導航鍵呢?

有人說了:你是不是傻啊,人家能隱藏啊!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是,我知道它能隱藏,我還知道它能開啟懸浮球,我甚至知道它可以利用XPOSED框架來修改操控以達到完美隱藏。

可是這三樣操作沒有一種是完美的。

系統自帶的隱藏功能帶來的後果就是每次我想返回上一級、想回主界面、切換多任務這三項最頻繁使用的操作時,我都要多一個從屏幕下方向上滑的步驟,注意了,是每一次操作都要多一個步驟。

而懸浮球,iOS現在用懸浮球的人也不多了吧?

至於XPOSED框架,如果你有時間按照教程一步步來修改只為達到一個美觀,那沒問題。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目前在這種全面屏的操作邏輯上個人覺得最好用的就是OV的那種,它等於說是把三顆虛擬導航鍵隱藏到了屏幕下方,在保持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幾乎是沒有學習成本的,看一眼就明白。

很奇怪的是作為和OV關係這麼好的一加竟然沒有這個手勢操作。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和iPhone X的那種增加了一條虛擬引導條的方式不同,iPhone是“交互”,OV那種是“操作”。

3、系統

氫OS一貫以簡介著稱,大部分自帶APP都能卸載,甚至包括計算器和便籤。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但簡潔的根本是要建立在“實用”的基礎上的,曾經有一個品牌的手機也是以類似的“生來純淨”系統作為主打的,可它的簡潔已經到了簡陋的地步,最基本的一些功能都缺失,所以我們現在看不到了它了。

在用了一段時間的氫OS之後,我發了這麼一條微博:

“原本以為自己會超愛氫OS的簡約範兒,沒想到在用了之後發現系統沒郵件、沒視頻、甚至沒地圖的情況下我都不知道該去下載誰家的....

果然習慣都是可以適應的,哪怕它全是廣告。”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如果我可以自己做選擇,例如地圖APP,我會在下載試用了幾個甚至幾十個同類應用之後篩選出最簡約最好用的一款,但你千萬別就此鬆懈,開屏的廣告和時不時的提醒你給我們辛苦的產品經理打個分吧這種東西早晚會出現的。

直白點說就是,我的應用,我怎麼改,我說了算。

而如果是手機和第三方合作的那種貼牌內置應用,首先你絕對看不到開屏廣告,其次在使用中也看不到原本產品團隊想方設法的冒個頭刷存在感,唯一能看到的廣告還是手機廠家自己的廣告。

產品團隊這個時候想怎麼改應用,就要跟手機廠家說一聲了。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所以如果你是基於至簡考慮的話,我推薦你用那些超級APP裡自帶的第三方應用來代替不常用的一些APP,例如支付寶裡的滴滴打車和ofo。

4、圖標

安卓系統的開源帶來了各種OS的蓬勃發展,也帶來了圖標的不統一,MIUI和Flyme這兩個國內OS大戶對這個看似沒什麼用但可以帶來視覺統一的東西採取的做法是:自己改,第三方的也自己改。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其中MIUI比較懶省事,它默認把所有圖標都改成和自己自帶的圖標那種一樣的圓角矩陣,而Flyme要針對該APP的普及率來進行有選擇的排名適配。

一加的氫OS在發佈的時候就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套主題,這套主題從建築大師柯布西耶的色卡中選取了八個顏色建立自己的色彩體系, 此外,以圓、方形和三角建立幾何基礎,把一套系統UI做的極的極具藝術感。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氫OS在當時的手機系統裡絕對是可以用“鶴立雞群”來形容的,同時也非常的符合它“不將就”的Slogan。

但慢慢的,一加會默認給你使用一加桌面而不是氫桌面,第三方的圖標適配也都完全沒有,所以你在一加手機裡可以看到三種圖標的樣式。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雖然都是圓角矩形,但邊角弧度完全不一致,切換到氫桌面之後因為圖標變大這種不協調感就會愈發明顯。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如果我不提出這些區別的話,可能一些用戶也察覺不到,但一加的用戶卻偏偏都是很懂手機的,所以他們對手機的各項要求會更高。

5、不將就

那一加的不將就到現在還有什麼是不將就的?

配置吧。

依然是你能以最便宜的價格買到的最強悍的配置。

當初第一代一加手機的配置是3+16和3+64,其中後者即使到了現在也依然不過時,但如果一加只剩下了配置上的不將就,那它也就只是一個純靠拼硬件上的性價比來做市場的品牌了。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這類品牌能活多久呢。

劉作虎說一加憑藉著只做線上和一年一款旗艦機的方式現在也依然活的不錯,這話我信,但如果沒有一個大佬來帶著自己去供應鏈拿貨,這話還能成立麼?

6、一些小缺點

下拉的快捷操作以後一定會改回一次性全部出現的,而不是兩段式,曾經有個品牌也用過兩段式的下拉,很快就改成一次性的了。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卡包被我刪掉了,因為我4張機票信息卡包一個都沒收錄進去,而航旅縱橫的短信都快提醒瘋了。

鬧鐘的時間設定設計的很有新意,但非常不好用,不直觀而且容易點錯時間,在時間這類常用且已經完全固定成型的東西上最好不要做改動,因為你改不了那麼多人的使用習慣。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橫屏玩遊戲的時候體驗非常糟糕,如果以手機左側橫置,兩隻手同時玩遊戲的情況下,右手的掌心剛好堵死了音量鍵,聲音就被悶了起來;如果換個方向以右邊橫置手機的話,小拇指的位置又很容易碰到電源鍵,時不時的就會把屏幕給鎖上。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就是說無論如何你也找不到一個完美的姿勢來玩遊戲,而只能在這兩種方式裡折中選一個。

7、一些小優點

系統很流暢,超級流暢,有很多安卓原生的特點。

充電速度是我目前用過的手機裡最快的快充。

拍照效果好,尤其是暗光和夜景的成像。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閱讀模式好評,長時間看手機的人群一定要體驗一下。

一加5T測評:拿掉不將就之後還剩下什麼?

天氣溫度每次遇到有1的數字,例如13°的情況下,數字1會變成紅色,小彩蛋做的有心。

AMOLED屏幕色彩豔麗濃郁,更討好眼睛。

8、總結

其實一加一開始用“不將就”這個詞當作自己的產品Slogan就應該能想到自己遲早會被調侃為“不講究”,因為你但凡有一丁點隨大眾的東西都會被用戶冠以“不講究”,誰讓他們是諧音詞而且意義又恰好相反呢。

當不將就的一加只剩下了配置上的不將就,它還能帶給市場多少驚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