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炸鴨綠江大橋美高層爲何頻頻阻止?這些風險美國不敢承擔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戰火於10月份就燒到了中朝邊境,當時中國的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因此我國志願軍於10月19日趕赴朝鮮作戰。作戰期間,我軍各種物資和武器裝備都通過鴨綠江大橋運往朝鮮前線,所以這座大橋當時也被看作是我軍的生命線。

麥克阿瑟炸鴨綠江大橋美高層為何頻頻阻止?這些風險美國不敢承擔

美軍指揮官麥克阿瑟早就盯上了這座大橋,為了阻止中國物資進入朝鮮,切斷志願軍的後援,決定炸掉鴨綠江大橋。麥克阿瑟當時幾乎做好了一切準備,集中了90架B-29轟炸機,轟炸時間就定在了11月5日凌晨1點。麥克阿瑟後來又考慮到這座大橋涉及中朝兩國,所以向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進行了請示。

麥克阿瑟炸鴨綠江大橋美高層為何頻頻阻止?這些風險美國不敢承擔

美國政府考慮到蘇聯和中國關係友好,如果轟炸鴨綠江大橋,蘇聯很有可能也會參加戰鬥,一旦蘇聯插手,戰爭局勢就會進一步擴大,美國隨時都會有失敗的風險。所以在離轟炸機起飛只剩下1小時20分的時候,美高層下達禁止轟炸鴨綠江大橋的命令。麥克阿瑟當時十分憤怒,對華盛頓那些高層非常不滿。

麥克阿瑟炸鴨綠江大橋美高層為何頻頻阻止?這些風險美國不敢承擔

但是麥克阿瑟並沒有死心,不斷向美國政府請求轟炸的計劃,後來經過分析當時戰場局勢,杜魯門最終同意轟炸計劃,但不準轟炸鴨綠江對岸的丹東和中國東北的軍事基地。後來麥克阿瑟美軍派了大量飛機進行瘋狂轟炸,鴨綠江大橋最終被炸斷。 雖然沒了大橋,但是中國軍隊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難,將物資運往前線,最終取得了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