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4日中央電視台中秋晚會——「尼山團圓月,天涯共此時」

據悉,這是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三臺合一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後,面向全球推出的首個“中秋晚會”。同時,央視秋晚首次跨出國門,在吉隆坡和悉尼設立分會場,吉隆坡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悉尼國際化、時尚化特點鮮明。屆時,曲阜尼山、吉隆坡、悉尼三地輝映,將激盪全球華人天涯共此時的心靈共鳴和家國情懷。今年秋晚將沿襲一貫實景山水、唯美大氣、親情浪漫的“全民秋晚”理念。通過篇章式結構、歌會的形態、全明星陣容、多種藝術形式和融媒體等方面的輔助,在孔子儒家思想與現代文明和國際化背景之間找到契合點,從而深化中秋節親情、團圓、思念乃至天下大同、和合文化的內涵。

尼山,原名尼丘山,因孔子名“丘”。為避其諱,故易名“尼山”。

尼山位於濟寧市曲阜城東南30公里。海拔340餘米,山頂五峰連峙,惟中峰為尼丘。尼山原名尼丘山,孔子父母“禱於尼丘得孔子”。 一代聖人孔子誕生在這裡。據《史記》記載:孔子父母“禱於尼丘而得孔子”,故尼山名揚遐邇。這裡,中峰東麓有孔子廟和尼山書院等建築物;另有五老峰、魯源林、智源溪、坤靈洞、觀川亭、中和壑、文德林、白雲洞等所謂“尼山八景”。山上有孔子廟、尼山神廟、尼山書院,三級建築組成一個群體,看起來很有氣勢。孔子廟內東南角有一座高高的觀川亭,傳說是孔子臨川慨嘆的地點,那一嘆,聲聞千古:"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山東麓有孔子出生的山洞──夫子洞。為紀念孔子,北魏時建廟奉祀,歷代重修,現存尼山書院佔地25畝,周圍數百畝古柏,景色幽美。古有文德林、坤靈洞、中和壑等八景,現又添尼山水庫,碧波盪漾,與日俱增增秀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