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一旦「告別一線」,等於你即將告別職場未來

職場上的每一步晉升,靠的都是實打實的能力與努力。從職場新人,一路拼搏到業務能手,再熬到管理者的位置,是不是終於可以告別一線,遠離槍林彈雨,只要坐在皮椅上指點江山就可以了呢?

老王認為,作為管理者,如果你萌生了出這樣的想法,已經一隻腳踏在了危險的邊緣。

1

當了管理者就拒絕奮戰一線,不只是一種懶惰行為,而是對管理的誤解。

某人對老王說,管理者是帶兵打仗的將軍,看著別人幹活就行了,自己遙控指揮即可。他不可一世的神情,讓老王十分篤定,這位老兄未來一定有虧要吃。

管理者一旦“告別一線”,等於你即將告別職場未來

Photo by Arnel Hasanovic on Unsplash

只有聽得見槍聲,才會有準確的判斷

管理可不是垂簾聽政,決策也不能依靠開會與彙報。更何況現在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知識和技能的更新也非常迅速。當脫離了一線,對事情的判斷會變得越來越遲鈍,長久下去,管理就會變成空中樓閣。

這個道理,就像人停止了運動更容易長贅肉一樣。別人“身量纖纖”,你滿身贅肉,時間久了,你就變成了“土肥圓”,頭腦和身體都不在線。

2

當了管理者就拒絕參與實際操作,無異於偏離理想,自斷雙翼。

對老王每天堅持親自寫文章的事,很多人不太理解。他們勸老王:你現在創業,每天一篇文章,是不是有點太浪費精力了。這些小事你就不要自己做了,何不招聘兩個小編,完全放手讓他們來做。

這個想法似乎沒毛病,老王相信,這樣做的人也不在少數。但老王內心還是有自己的判斷,有些事可以讓團隊來做,有些事則必須親力親為。

只有自己親自做,才能更接近用戶、瞭解用戶,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產品質量和產品服務質量。作為管理者,如果離開一線,就無異於離用戶越來越遠,導致理念漸漸產生偏離。而這種偏離,與自斷雙翼又有什麼區別?

3

當了管理者也要時刻保持身在一線,才能有更多的感觸和洞察。

管理者一旦“告別一線”,等於你即將告別職場未來

Photo by Estée Janssens on Unsplash

今年上半年,很多知名公司上市面臨被收購,牽扯出某些創始人之間的恩怨曲折。在事件發生的當下,網友議論紛紛,對過程中的撲朔迷離充滿好奇。

此時某知名媒體人恰好身在國外,他迅速讓自己靜下來,免受各種信息的干擾,隨後尋找可靠渠道確認信息,並找到自己的判斷和邏輯,最後找了個有網絡的地方擼稿。

文章發出去後,收穫多位大佬認可、點評。 該媒體人的種種表現,體現了一位一線奮戰者超強的反應能力和處理能力。思維敏捷,下筆迅速,這樣的能力,只要不做,就必然會生疏。

老王認識的另一位媒體人,不管身在哪裡,基本上筆記本電腦不離身。汶川地震發生時,他在北京陪女兒在樓下小區散步,收到信息的第一時間趕回去,在有限時間內寫出3篇原創稿件。

有人可能會問,他如何迅速獲得素材和數據?使用大數據工具嗎?當然不是,他說,多年來大腦儲存的信息可以在一瞬間迅速調動出來,在老王看來,這就是身心都在一線,這就是最值得欽佩的管理者。

員工也好,助理也罷,都有各自的職責,可以輔助你完成工作的某一部分。但是隻是輔助,而並不是一種替代,老王堅定認為,管理者始終要讓自己保持親身實踐,這就相當於一個將軍,始終保證自己具備沙場作戰的能力。

否則,時間久了,你的領導、你的同級、你的下屬都會懷疑你“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在任何一絲風吹草動之下,都有可能遇見巨大的危機。

4

做管理者不要脫離一線,做掌櫃的也不要完全甩手。

管理者一旦“告別一線”,等於你即將告別職場未來

Photo by Lukas Blazek on Unsplash

有的人或許又要問了,求職者始終不能鬆懈,當老闆的總可以不用身在一線了吧?是不是躺在國外的沙灘上度一度假,偶爾看眼彙報數據即可。

錯,大錯特錯。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事實上,大部分公司都是老闆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做上來的。他們對客戶、對技術、對政策等等的熟悉程度,往往遠超一般的求職者。

作為使命的承載者,他們也會更加珍視往日的奮鬥結果,不會掉以輕心。不信可以去看看那些偉大的企業家,他們幾乎都是幾十年如一日,保持早起,持續奮鬥,否則,要麼公司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最終被市場拋棄,要麼他會被自己手下的能人幹掉,悲慘地被取而代之。

5

大公司的管理者,更要注意這個問題。

老王特別要提醒身在大公司的部分管理者,因為大公司分工非常明確,每個人各司其職,這時候如果你缺失了“身在一線”的能力,很可能無法服眾:下屬會想,你憑什麼領導我?當下屬跟你拍桌子或者暗自較勁,用隱形的方式抗拒執行,你會很痛苦。

事實上,也只有身在一線,你才能理解下屬的工作可能遇到了哪些阻礙、工作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問題,你才能更好地上傳下達,協調溝通,最終讓項目得以圓滿完成。

另外,長期脫離一線,領導也會覺得你的工作做得不紮實,不夠接地氣。這時候,就是職業危機趁虛而入的時機......

在這個競爭非常激烈的時代,如果沒有身在一線的能力,你很快會被後來者拍在沙灘上。因為,永遠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湧現,帶著野蠻生長的顛覆能力,毫不留情地取代你

寫在最後

任何企業都不缺少管理者,而是缺少既能解決業務問題,又能做到對團隊進行統籌管理的管理者。老王認為,作為管理者,一定要做到“站著能講,坐下能寫”和“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而不是一動不動,等待人讚美和追隨的一尊雕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