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18年7月28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北京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單位共同完成的“耐溫抗鹽聚合物凝膠體系開發與工業化應用”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據悉,此次評價會的專家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劉合,中國工程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集團鑽井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孫金聲,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巨勇,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系主任、教授郭錦棠,中國礦山企業協會顧問、研究員延吉生,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教授級高工曾慶坤,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計秉玉等組成。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經過專家評審,認為該項目成果針對塔里木盆地高溫高鹽縫洞型油藏堵水和碎屑岩油藏調驅對堵劑的苛刻要求,通過分子模擬、方法建立、產品研發、體系構築,創新形成了高溫高鹽油藏提高採收率系列堵劑技術,為保障我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及高效開發深層油氣藏提供了技術支撐,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創新點如下:提出了有機-無機雜化提升堵劑耐溫耐鹽性的新理念,發明了具有共價鍵、螯合鍵複合結構的超分子凝膠堵劑,耐溫150℃,耐鹽22萬mg/L,較好地解決了常規無機凝膠固化時間短、不可控,有機凝膠耐溫抗鹽性差的難題;發明了耐溫抗鹽的速溶型聚合物和環保高效酚醛預聚體交聯劑,解決了常規聚合物配液溶解效率低、常規交聯劑毒性大的難題;開發了耐溫抗鹽、粒徑可控的多尺度凝膠分散體在線生產工藝,基本解決了聚合物凝膠剪切大、地下成膠不可控的難題;創建了適合高溫高鹽油藏的低成本軟體非均相和三相泡沫提高採收率技術,解決了預交聯顆粒注入性差的難題。研究成果2010年至今,已在中石化塔河、勝利、中原,中石油塔里木及哥倫比亞Girasol、Hazmin等14個國內外典型高溫高鹽油氣田,應用500餘井次,累增油26.2萬噸,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推廣應用前景廣闊。已獲授權發明專利23件(美國發明專利1件),發表論文43篇(SCI/EI30篇),軟件著作權1項,制訂企業標準1項。項目成果創新突出,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經專家組全面審核,與會專家一致同意,“耐溫抗鹽聚合物凝膠體系開發與工業化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