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奉獻,當用一生去踐行

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8月7日《人民日報》)

愛國奉獻,當用一生去踐行

開山島位於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只有兩個足球場大,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自1985年部隊撤編後,島上設立了民兵哨所,但若長期與海島為伴,就要應對沒水、沒電、物資短缺等極為不便的條件,這也是為何先後上島的10多位民兵不願長期值守。但王繼才卻不然,26歲上島,32載堅守,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滿懷愛國奉獻精神,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

愛國奉獻,當用一生去踐行

守島是個苦差事。面對親人的不解、苦勸,王繼才說:“我決定留下!守島就是守家,國安才能家安。”一個決定,矢志不渝,升國旗、巡島、護航標,這是王繼才夫婦倆每天都要做的事,人跡罕至、工作平凡,卻始終掩蓋不了那份家國情懷、改變不了不忘初心的莊嚴。王繼才說:“我一定把開山島守好。”一句承諾,畢生踐行,用平凡書寫著不平凡,正如“開山島”的名字一樣,他用實際行動詮釋出“開山”一般的堅忍不拔,出色完成了各項戰備值勤任務。

一朝上島,一生衛國。孤獨,因為滿腔的愛國熱情而消散;寂寥,因為遠離外界的喧囂而更顯珍貴,但要說堅守32年,又有幾人能做到?王繼才同志走了,但他的故事永遠地留了下來,也必定會譜寫出一曲愛國與奉獻的慷慨壯歌,他會一直活在人民群眾的內心深處。愛國與奉獻,並不是空洞的詞彙,需要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堅守、來捍衛。我們要向王繼才同志學習,讀懂那份“守到守不動”的博大情懷,領會那份“我不守誰守”的無悔擔當、繼承那份“但求國旗在海風中飄揚”的宏大格局,敢於奉獻基層,善於盡職盡責、勤於擔當作為。我們當前絕大多數同志身處的環境,與王繼才同志的艱苦條件相比要好得多,更應當立大志、幹大事、創大業,用奮鬥書寫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

愛國奉獻,當用一生去踐行

昨日的巨大成就、今日的奮發進取、明日的美好藍圖,都只有通過實幹才能夢想成真、創造輝煌。“對像王繼才同志那樣長期在艱苦崗位甘於奉獻的同志,各級組織要積極主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給予更多關心愛護。”“讓實幹者實惠,為擔當者擔當”,一直是我們黨倡導的激勵導向。要拿出務實有效的鼓勵辦法和激勵舉措,給予那些像王繼才一樣的同志更多的關心和慰問,多提供工作上的舞臺和生活上的支持,讓他們深切感受來自組織的溫暖和熱度,吃下“定心丸”,不為私心所擾、不為流言所惑,腳踏實地、默默奮鬥,全力拋開思想上的包袱,去除實幹中的雜音。只有這樣,更多王繼才這樣的好同志、好戰友才能不斷湧現出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也才會更具活力和動能。(文 / 儲旭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