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魚料配方中原料營養價值怎麼保真?點我!

在華南地區無法迴避淡水養殖是草魚和羅非魚,由於2014年整體價格走勢高企震盪,這兩條淡水魚在華南市場更有著舉足輕重作用。

淡水魚料配方中原料營養價值怎麼保真?點我!

雖說是普通淡水魚料,但是要做得更好,或者做到極致的產品,需要對原料質量和營養指標明察秋毫。配方中的原料,是否貨真價實,決定配方質量高低優劣,而這已是一個非常令配方師困惑的問題。想要及時發現和規避風險,只能定性定量依靠檢測手段,提高鑑別能力。以下就原料質量本身,談談個人認識。

一、動物蛋白關注源頭

由於魚粉價格高企,目前很多公司使用動物蛋白替代魚粉,但是原料來源不明,如豬肉餅,其原料組成裡有骨頭、豬皮、豬毛等雜物,且油脂含量高,高溫季節酸敗嚴重。

同時,還需要關注是否摻入其他低價淘汰的低價肉類原料,若摻入狐狸肉,那問題就更大了。另外需與時俱進了解蛋白摻假辨別技術,可通過鏡檢、脫脂、煎煮等技術、變色酸定性反應、氨基酸檢測、顯微-透射法測試獲取紅外光譜圖等手段提高辨別技術。

二、豆粕關注產地和配方用量

有較多報道表明豆粕在配方使用比例不是越高越好,因其含有大量抗營養因子等,且目前許多動物蛋白其載體就是豆粕,因此在2015年豆粕價格便宜時,還是需要把握好豆粕的用量比例,關注其大豆產地和蛋白溶解度、脲酶活性、熱損傷等。

三、棉粕關注毒素

棉粕的黃麴黴毒素B1,是近年來影響其使用最主要因素;如何評估棉粕的毒素?我們需關注棉花收穫季節和天氣狀況。對於目前配方來說,個人認為棉粕對於羅非魚來說,已經不如之前那麼“傳統和剛需”了。但是棉粕的使用對生產工藝有巨大幫助,尤其對於顆粒魚料控制含粉。

四、玉米DDGS關注黴菌毒素和來源

受到國家政策影響,進口玉米DDGS供貨不穩定,故很多廠家採購國內北方產地的。國產DDGS不僅需關注黃麴黴毒素B1,還檢測玉米赤黴烯酮等含量;國產玉米DDGS,需辨別是否玉米皮的摻入,是否油脂的回噴塗,如地溝油。對於玉米皮需要顯微鏡鑑別、油脂則檢測脂肪酸組成,DDGS除了檢測常規指標,多關注一下總磷含量,一般總磷越高越優質。

以上是蛋白原料淺見,從營養水平角度出發,原料準確評估外,配方中的及時有效調整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關注終端市場,水溫、投餵、魚價、存塘規格、魚病情況、競爭對手營養設計水平,配合營銷手段,方可在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

任何原料摻假、渾水摸魚的產品,一般在10-15天左右便可查看其養殖效果,但一旦發現,則後果十分嚴重。接地氣的配方師,一定是一個誠信的配方師。因此我們養殖戶在選擇飼料產品的時候,一定關注飼料係數、單斤飼料成本,並選擇大集團和企業的產品,而萬萬不可選擇價格低廉的飼料產品,更不要盲目地選擇飼料外觀很“黃”和很“油”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