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盧在2002年足球世界盃後,爲什麼沒有留任?

米盧在2002年足球世界盃後,為什麼沒有留任?

網友瘋子觀世界:

首先,大帝鎮樓,天下我有,哈哈

米盧在2002年足球世界盃後,為什麼沒有留任?


米盧在2002年足球世界盃後,為什麼沒有留任?

他的合同在世界盃後世到期了,但足協為什麼不跟這位神奇教練續約?僅僅是因為世界盃成績差嗎?

其實國足的世界盃之旅,除了和哥斯達黎加踢得不好以外,之後踢巴西、土耳其,國足都沒有選擇龜縮,沒進球也是運氣不好。米盧的國足至少心理是很穩定的。而且世界盃後,連郝海東這樣的球員都希望米盧能夠留任的,可見國足隊員對米盧還是認可的。

網友大連晚報:

米盧自2000年1月15日開始擔任中國男足主教練,雖然他的任期只有短短的兩年多,但卻歷史性的帶領中國男足第一次打進世界盃決賽圈,成為了中國男足歷史上最成功的主教練。

米盧在2002年足球世界盃後,為什麼沒有留任?

雖然2002年6月的韓日世界盃決賽階段中,米盧率領國足在小組賽上三戰皆負,未進一球,但民間呼籲米盧留任的呼聲卻始終沒有停止。不過最後的結局,依然是以米盧離開國足帥位而告終。

米盧沒有留任,表面上的原因是合同到期,雙方無意續約。但深究起來,其中還有不少故事。

網友遼寧資深球迷:

02年日韓世界盃失利之後,米盧隨後離開了國足,在一些媒體的編撰之下,米盧彷彿是因兵敗日韓而黯然下臺,但事實上不是。

當年入主國足時,簽下的合同就是帶國足進入世界盃和在世界盃之後合同到期,所以不管日韓世界盃是何種結局,米盧的合同都會到期,自然也不存在因為兵敗日韓世界盃而下臺。

而當時不管足協還是米盧本人,都已經對世界盃結束之後是否再執教鞭這個話題沒什麼興趣了,後來國足的問題越來越大,大家才得以看清,長期以來國家隊教練所收到的制約太多,名義上為教練,但實際上難以掌控全隊,米盧進入國足之前在教練圈子裡縱然有名,但他面臨的問題也是一樣,足協領導想一手掌控,對於米盧的那些理論和執教方針埋怨和干涉太多,只不過前期的亞洲盃以及世界盃預選賽國足一直保持穩定戰績,雙方積累的矛盾始終無法爆發,等到世界盃結束雙方攤牌的時候,足協不想留,米盧不想續,大家就好聚好散了。

事實上在世界盃之前,米盧的很多權力都不斷地被架空,連選拔參加世界盃的隊員都要遭到干預,米盧自己肯定也是不滿的,只不過合同沒履行完,大家都是硬著頭皮繼續幹,合同到期後,人家又不是找不到飯碗,何苦在你這裡受氣。

網友記憶巴蒂:

我不知道那些說因為沒有日韓國足進了世界盃的人到底瞭解當時的名額分配沒有,如果瞭解還這麼說,那就是你智商的問題。日韓的確沒有參加,不過留下來的名額也只有兩個半。跟日韓沒有一毛錢關係。不能否認那屆的分組確實不錯,不過看看同組的對手能夠小組第一提前晉級,米盧的確是第一功臣。那時候的國足,外界普遍認為水平夠用,就是心裡問題大,米盧很好的解決了隊員的心裡問題。其次他能和他把有矛盾的郝大炮,孫繼海召回國家隊,而且能調節好范志毅和大炮的關係,這在所有國家隊主帥裡可以說沒人做得到。第三那屆國足就是靠定位球得分。我看了這麼多年國足,可以說只有米盧那屆國家隊有特點,我們能看出來打的是什麼。世界盃的成績確實不好,但是跟哥斯達黎加孫繼海被提前廢掉了,不然結果真的不好說。最後一場沒有孫,可以說沒有任何機會了,教練選擇鍛鍊新人,我認為沒毛病。再怎麼說,看了快30年國足,只有米盧帶我們去世界盃轉了轉。米盧的情商,智商都很高,他輸給了中國的官場。還是那句話,中國足球只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只不過體現的明顯一些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