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本土教練好,還是外籍教練強?這在CBA是個不斷被提起的話題

由於優秀的本土教練稀缺,使得CBA很多俱樂部都將目光放在了外教身上。於是,我們總能看到外教們在CBA的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或是贏得讚譽,或是黯然離開,他們與本土教練的鬥法始終綿延不斷。

不可避免的水土不服


自從1998年初,來自肯塔基州的美國人鮑勃·霍加德登陸四川,CBA聯賽就開始出現洋教頭的面孔。之後,外教的出現漸漸成為一種常態,最鼎盛的時候,聯盟17支球隊中竟有7支球隊的主教練是外國人。

這些外教來自美國、歐洲甚至韓國,有默默無聞的無名小卒,也有像尤納斯、鮑德溫、戈爾這樣馳騁在國際籃壇的聲名顯赫之輩,然而真正能夠成功的卻屈指可數。迄今為止,只有尤納斯一人曾率領廣東隊奪取過CBA的總冠軍,當然,功勞簿上離不開宏遠王朝一眾國手精兵的努力。而外教之中的大多數人,往往連一個完整的賽季都堅持不下來,就灰頭土臉地離開了。


是本土教練好,還是外籍教練強?這在CBA是個不斷被提起的話題

胡安·安東尼奧(前吉林隊教練)


當然,不可否認,有些外教曾經有過豐富的執教履歷或輝煌的戰績,但在CBA卻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點。

首先,國情與文化存在著差異,這導致了外教與隊員以及俱樂部之間的溝通會存在著一定的分歧,有時候誤會就在日常工作時的點點滴滴中出現了。個性鮮明的外教往往不像本土教練一樣懂得妥協和圓滑地處理人際關係,硬碰硬的摩擦往往最終令矛盾不可調和。

其次,外教對於CBA缺乏足夠的瞭解,無論是整體性的還是個體性的。在CBA,本土教練無論是對隊員還是對手都十分熟悉,對於對手脾氣、特點以及策略上的爛熟於心,是本土教練的優勢所在。而作為“空降軍”的外教,初來乍到必定不太熟悉CBA的生態環境。

最後一點,外教往往習慣於按照自己的喜好用人,對於球隊內部的組成部分摸得不夠透徹,任何一支球隊都會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分歧或矛盾,一旦沒能處理好,那麼內耗將大大削弱球隊本身的戰鬥力,很多外教甚至都還沒來得及去摸透其中複雜的關係網絡,就已成為球隊戰績不佳的替罪羊。而在處理隊內球員關係方面,本土教練的優勢也彰顯無疑。

成績是考量的最大標準


2017-18賽季,CBA有5支球隊聘請了外教,分別是北京隊雅尼斯、廣東隊尤納斯、江蘇隊貝西諾維奇、吉林隊安東尼奧和山東隊凱撒,佔比25%。其中,北京、廣隊、江蘇和山東4支球隊打進季後賽,展現出了較強的競爭力。但外界對於這些外教的表現卻褒貶不一。


是本土教練好,還是外籍教練強?這在CBA是個不斷被提起的話題

尤納斯


作為國際名帥,尤納斯已多次執教廣東隊,雖然他也曾經率隊取得了CBA總冠軍,但當時的廣東隊兵強馬壯,一些問題被遮掩住了;但在本賽季,尤納斯的固執己見終於遭遇了外界的口伐筆誅——他過度使用易建聯,關鍵時刻不敢使用新人,依賴老隊員,堅持使用七人輪換,往往導致主力隊員在最後一節體力透支,最終被遼寧隊以4比1淘汰出局。

而凱撒已經執教山東隊三個賽季了,之前積攢的口碑已然消耗殆盡。在與廣廈隊的七番戰中,他的排兵佈陣和臨場指揮都不如本土教練李春江,尤其是在搶七大戰的關鍵時刻,凱撒竟然出昏招用軍心不定的勞森換下了狀態正勇的莫泰尤納斯,葬送了山東隊的大好局面。除此之外,凱撒不喜歡使用張慶鵬也是他一直被詬病的一點。


是本土教練好,還是外籍教練強?這在CBA是個不斷被提起的話題

凱撒


二者的失利折射了外教的不足,他們用人固執,按著自己的思路執教球隊,聽不進各方的建議。畢竟,外教來CBA是以球隊的成績為第一位的,他們不會培養年輕球員,使用年輕人或是球迷喜愛的球員,可能會影響到球隊的成績,而球隊成績差則將導致他們的下課。

反之,貝西諾維奇和雅尼斯在這個賽季卻是成功的楷模。前者用三年的時間將歐洲團隊籃球的理念根植於隊中,將江蘇隊打造成本賽季的一匹黑馬,時隔7年再度殺進季後賽。後者則為踏上重建之路的北京隊塑造了全新的氣質和風格,很多比賽即便是主力因傷缺陣,他們也同樣可以打出漂亮的進攻和防守。尤其是在對陣遼寧的系列賽中,北京隊展示出了頑強和韌勁,讓對手贏得非常艱難。雅尼斯的臨場指揮備受好評,明顯勝過對方的主教練。


是本土教練好,還是外籍教練強?這在CBA是個不斷被提起的話題

李春江


土洋結合成為最大趨勢


如果一定要把外教和本土教練進行對比的話,只能說是各有優劣。像尤納斯、貝西諾維奇和戈爾等都曾有過帶領國家隊征戰奧運會或世錦賽的經歷,對於球隊技戰術體系的打造和先進籃球理念的灌輸,包括與外援的溝通方面都是極具優勢的。而本土教練在球隊資源的調配,和球員關係的處理之間亦是無可替代的。好在近幾年,很多本土教練都被俱樂部或有關單位送出去深造學習,同時又在與外教賽場上交手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他們的技戰術水平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在管理方式上,外教對球員的管理一般相對自由,只是負責給球員灌輸戰術,而不會過多幹涉球員的私生活。但遺憾的是,不少中國球員自律性不強,聽之任之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練的要求。而本土教練則一貫是大家長式管理方式,除了管理訓練之外,還要管理他們的生活方式、習慣等。另外,在面對成績的壓力時,外教更喜歡將球權交給成熟的老隊員,而本土教練則擅長髮現和培養年輕新人。


是本土教練好,還是外籍教練強?這在CBA是個不斷被提起的話題

郭士強


​誠然,在職業聯賽中,選擇什麼樣的主教練是俱樂部的自由,本土教練與外教之爭也並不一定要非此即彼,而應該持一個開放的、互相合作的態度。近幾個賽季,土洋雙教頭的模式在CBA大行其道,很多球隊都配備了這樣的組合。尤納斯和杜鋒曾經同掌廣東隊,鮑勃·希爾常年輔佐李春江,郭士強身邊有兩名西班牙教練,胡雪峰和貝西諾維奇攜手打造江蘇隊,戈爾更是輾轉於東莞、上海和新疆甘當綠葉……在國際籃球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所謂的外教和本土教練早已融合,他們並非個人之爭,而是團隊與團隊之間的較量。

今年的休賽期開始後,CBA至今已有7支球隊聘請了外教,而在他們的團隊中,亦不乏本土教練的身影。值得肯定的是,隨著越來越多外籍教練,尤其是歐洲教練的湧入,無論是本土教練還是球員,都將會學習到更多先進的技戰術理念,從之前的單打獨鬥逐漸演變為注重整體配合,這對於整個中國籃球來說大有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