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要怎樣評估?翡翠有什麼特點?

 翡翠在玉石中有“玉中之王”的美稱。翡翠是一種翠綠色的硬玉。它是單斜輝石中的一種鹼性輝石。常顯微晶質緻密狀,由無數的纖維狀傲晶交織而成。其實“紅色為翡,綠色為翠”,故翡翠並不一定是綠色。但是紅色的翡玉很少且遠不如綠色的翠玉惹人喜愛與貴重,故逐漸形成翡翠是綠色玉的專用詞。

翡翠要怎樣評估?翡翠有什麼特點?

  翡翠的綠色有多種,可分為蔥綠、葡萄綠、秧綠、豆綠、青綠。和翡翠綠,其中以翡翠綠最好。一塊翡翠通常很少通體都綠,除翠的部分外,別種顏色的部分叫“地”,“地”的顏色有“白、灰、黃、黑、青、紫、湖水綠”等色。翡翠中翠越大越多越好。優質翡翠應具備“翠好”、“水好”、“地好”、“完美度好”的四個條件。

翡翠要怎樣評估?翡翠有什麼特點?

  “翠好”就是翠得“濃、陽、正、和”。即“濃”而不淡,象雨後芭蕉葉、冬青葉一樣碧綠; “陽”就是鮮豔明亮而不暗;“正”就是翠綠色而無雜色;“和”就是翠得均勻而無深線之分。 “水好”行話也稱“俏”指的是質細嫩而通體透徹,光澤晶瑩凝重而不老。 “地好”是指與翠相襯托的“地”好,以“湖綠地”、“耦粉地”、“蝦肉地”、“白豆地”最好; “豆青地”、“紫花地”、“綠白地”次之;“石灰地”、“芋頭地”、“貓屎地”最差。 “完美度好”是指無裂痕、裂隙,無雜質和其它顏色,重量大小適合。天然翡翠主要產於緬甸,以“老山坑”玉和“水皮”玉為最好,當地人稱“水多”。

翡翠要怎樣評估?翡翠有什麼特點?

  翡翠的評估: 看翡翠的好壞就是對翡翠的評估。鑑賞和評估一件翡翠需要在光線、背景、陪襯和心情都合適的條件下,對翡翠的真假、種份、顏色、工藝、整體效果和大小進行客觀的分析,然後才可以比照定出價格區間,得出正確的結論。

  那麼在什麼條件下看才算準確呢? 光線。鑑賞和評估翡翠適宜在自然光和100瓦的檯燈光線下進行,在無法使用檯燈的地方,則可以帶一個便攜式手電。在這種光線下,我們首先要觀察翡翠的內部結構。例如,在看手鐲時,需要把手鐲湊在臺燈罩的邊沿,左手兩個手指擋住手鐲的另一個邊沿,讓光線從手鐲的內部照射過來,然後捋一圈。這樣觀察的好處是手鐲裡的裂隙、裂紋會看得非常清楚。行家在鑑賞評估手鐲時,常會使用這種方法。

翡翠要怎樣評估?翡翠有什麼特點?

替換高清大圖

  人說“月下美人,燈下玉”。翡翠在燈下一般會更漂亮,行家把這種現象叫“吃光”(色濃種乾的翡翠一般比較吃光),“不吃光”就是在燈下不漂亮的翡翠。 背景。背景對鑑賞、評估翡翠同樣十分重要。我們所見的翡翠多數是在白底上,行家在翡翠的鑑賞、評估中,都是以在白底上看到的效果為準。通常豆種翡翠在白底上會顯得比較好,因為豆種裡面有許多白的小結晶顆粒,在白底上,這些白的結晶顆粒會顯得不明顯。這時觀察翡翠,眼睛往往會比較重視綠色,翡翠中的綠色也會顯得更綠。

翡翠要怎樣評估?翡翠有什麼特點?

  在黑色的底上,種好的翡翠會顯得比在白底上更透。比如玻璃種的翡翠,尤其白色的玻璃種會顯得更透,但是在黑色的底上,翡翠中的白棉會比較明顯。許多商家除了會在黑底上放種好的翡翠,也喜歡在黑底上放顏色偏的翡翠。因為如果翡翠色偏,在白底上很容易看出來,但是放在黑底上,對外行來說就是一種挑戰了。顏色很偏的綠色在黑底上會顯得很綠,種也很好,收藏者容易上當。有一位朋友曾拿來她買過的一件翡翠給筆者看,這件翡翠種很好,形狀也不錯,只是顏色太偏,是偏灰的綠色,對光一看顏色也很花。很明顯,她在買這件翡翠時,翡翠是放在黑色底託上的。因為這件東西在黑底上種會顯得特別好,又很綠。但是如果放在白底上,並不會引起太多的注意。

翡翠要怎樣評估?翡翠有什麼特點?

  很多行家在選購翡翠時,一般會帶一枚戒指。這枚戒指的戒面不一定很大,但色和種一定要非常好,這是因為在不同的光線背景下,翡翠的顏色和種份是完全不同的。

  陪襯我們在評估判斷一件翡翠時,它周圍的翡翠也會影響我們評估判斷其品質。經常有這樣一些翡翠收藏家,買翡翠時覺得特別好,買回來後卻覺得不理想,很快就不喜歡了。這是因為買這件翡翠時,其他陪襯的翡翠要比這件東西差很多,要麼是種份差顏色偏,要麼是形狀不完美。這時這件東西就會“鶴立雞群”,顯得特別突出。消費者此時就很容易被打動,也容易高估它的品質,因此建議大家在選購時一定要注意。選擇的商家應至少有幾件跟你所選擇的差不多的翡翠,如果有比你選擇的更好的翡翠,選擇時就會更理智。瀾玉珠寶 源頭翡翠 合作共飲 歡迎轉圖

翡翠要怎樣評估?翡翠有什麼特點?

  平靜的心情在被一件翡翠打動時,不要“志在必得”,而要“戒之再得”。有很多收藏者在選中一件心儀的翡翠時,常常很興奮。但這種心態下購買的翡翠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往往過上一段時間後就不喜歡了。

翡翠要怎樣評估?翡翠有什麼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