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屯堡的地戲文化涉及多少文化板塊?

自2005年以來舉辦“首屆屯堡文化學術研討會”以來,不管是社會學還是戲劇學,也不管是人類學還是旅遊學或是藝術學,有很多很多的專家學者關注屯堡,走進屯堡,研究屯堡,其中“地戲文化”作為屯堡的一個標誌各學科的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安順地戲文化進行挖掘和研究,做出了很多學術成果,推動了地方文化的傳承發展,提升了安順文化在全國乃至世界的知名度,產生了一定的深遠影響。 但是,系統性的研究還是有些薄弱,尤其是隨著社會發展,地戲文化已經在不經意中慢慢遺失部分精華,這個嚴重的隱患值得我們去反思。今天,初步整理一下地戲文化的文化板塊提綱,不去展開說明。

安順屯堡的地戲文化涉及多少文化板塊?

一、地戲的組織形式

村組織形式 、家族組織形式 、街道組織形式

二、地戲的演出流程

開箱 、參廟 、掃開場 、設朝 、下四將 、演出 、參財門 、掃收場 、封箱

三、地戲的傳承形式

(一)男性 、家傳 、集群海選 、村委組織

(二)女性(女子地戲)

四、地戲演出的道具

服飾 、劇本 、面具 、兵器 、鑼鼓

安順屯堡的地戲文化涉及多少文化板塊?

​五、地戲的劇本

手抄本 、油印本

六、地戲的祭祀儀式

架馬 、開光 、開箱 、掃開場 、參廟 、參財門 、掃收場 、封箱

七、地戲演出時間

(一)傳統演出(一年兩度演出 、傳統活動演出 )

(二)商業演出

(三)受邀表演

八、演出場地

1、村裡空地 2、商業舞臺 3、活動舞臺 九、道具的保管形式

1、神頭保管 2、村委保管 3、分散保管 4、自己保管

十、地戲傳承的民族

1、屯堡人 2、布依族 3、苗族 4、民族混合演出

十一、地戲的分佈

1、安順 2、貴陽 3、黔南 4、六枝

十二、地戲正在嚴重遺失的東西

1、老藝人 2、文化內涵 3、傳統的道具 4、目的和意義 5、流程 6、儀式 7、劇本和老物件

十三、地戲演出的資金來源 1、“跳神田”+集體集資 2、社會捐資 3、政府 4、演出收入

安順屯堡的地戲文化涉及多少文化板塊?

​這是一氣呵成初步整理的,或許還有遺漏,歡迎各位同仁補充。朋友們看了後看看在你身邊所看到的的地戲村寨這些文化板塊你知道多少,還有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