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維到三維,這些訣竅能幫你筆下的人物立體、鮮活起來|寫作課

从一维到三维,这些诀窍能帮你笔下的人物立体、鲜活起来|写作课

賈樟柯對話朱麗葉·比諾什 | 米亞·科託《耶路撒冷》 | 再讀張愛玲心中的《紅樓夢》 | 巴西國家博物館大火 | ......

从一维到三维,这些诀窍能帮你笔下的人物立体、鲜活起来|写作课

......“圖畫書界奧斯卡”

用三維方式來塑造人物

人物真實的生活展現在三維空間裡,這三個維度的領域各自獨立存在,但總會有重疊的部分。人類就是所有三個維度的總和。作為一名作家,你應該時刻思考與你的人物有關的兩個方面:你運用的變量,以及清楚認識到展示那些變量的維度。正是這兩方面之間的關係成為作家創作的舞臺。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人物的一維空間

(外表特徵、怪癖和習慣)

从一维到三维,这些诀窍能帮你笔下的人物立体、鲜活起来|写作课

這一維是人物的外部特徵,是他們的個性。有時候,擁有這些表面怪癖的人與對其賦予的意義或人物的本意完全相反。想象一下,一個48歲、身材走樣的傢伙戴著棒球帽……走在人行道上。故事有很多關於他的描述,這些描述可能不是可憐的想當然者想要聽的。

一維空間展示了人物的外貌和行為……她的頭髮,使用的化妝品,座駕車型,衣櫥裡的衣服,常去的地方,音樂品味,喜歡吃的食物,某些態度和偏見,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兩種情況的組合:她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希望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比如,有人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來,目的是為了讓每個人都注意到他是品酒的行家,這是刻畫人物的第一個維度。實際上是否如此並不重要。問題在於,在探究三維中究竟哪一維在起作用時,被刻畫的那些人物都拼命給自己戴上一個面具來掩蓋公開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每個人都這樣做,這意味著如此做並不總是讓人無法接受或是感覺被騙,這只是人類的本性。

一維人物的著墨

在我們的故事中,那些次要人物通常都是一維的,他們也應當這樣。事實上,只為增加文章深度而過度在次要人物上著墨是錯誤的。你可以隨時把這一點告訴某個剛在人物研討會上嶄露頭角的作家,她試圖刻畫一個送比薩外賣的傢伙,想增加該人物的深度。

這樣做不好。你需要集中精力來刻畫你筆下的英雄人物和反派人物以及其他主要人物,在配角身上則不要著墨太多。我們真的沒必要去了解那個送外賣的傢伙有過什麼樣的童年經歷,也沒必要知道他為什麼要從事餐飲服務業。也就是說,如果你給故事中的配角賦予那些老套的怪癖和性格特點,結果只會給人一種陳詞濫調的感覺。

當描寫一個跑龍套的次要人物時,一般的方式是讓她第一眼看上去就有吸引力,換一種表達方式,不要陳詞濫調,讓讀者看一眼就對她有感覺。即使那種老套的描述適合這一刻,那也選擇前者。配角的最大用處在於給讀者展示更重要的人物與她之間的關係,或者是感受她在一維空間中留下的鮮明烙印。

舉個例子,假如這個送外賣的傢伙住在波士頓,戴著一頂揚基棒球隊的帽子,可能表明他有自殺傾向,或者至少有孤僻的傾向。只向我們展示那頂帽子就足夠了。但如果合適的話,你可以做得更多。如果你塑造的男主角注意到了這一點,甚至評論了這頂帽子,你可能會抓住這個機會來描寫男主角的另一種形象——多虧了跑龍套人物在一維空間中怪異的著裝:那頂帽子。

不要為了強化次要人物的個性特徵而在他身上過多著墨。讓他自然出場,給他以適當的時間,在一帶而過的同時賦予他一定的吸引力。這樣的人物是為情節展開這一目的服務的,不過在某些情況下,也會有利於加強對主角的刻畫。

除此之外,如果你筆下有一個跑龍套人物,讓他靜靜離開就是。至於你筆下的主要人物和反面人物,你還需要深入挖掘他們的形象。在刻畫一個偉大人物時要冒的一個最大風險就是,對人物過度深化,而沒有同時加強故事結構,沒有增強閱讀感受。換句話說,為了深入挖掘而深入挖掘不是一個好方法。

二維空間人物

(故事背景與心魔)

从一维到三维,这些诀窍能帮你笔下的人物立体、鲜活起来|写作课

二維空間解釋了你在一維空間為什麼看到了你所看到的。也就是說,你所瞭解的恰恰是人物想讓你瞭解的,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如此。

比如說,你創作了一個人物,他剛剛得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因此,他臉上是一副春風得意的樣子:面帶微笑,熱情地打著招呼,衣著考究,善於團隊合作,樂觀進取。所有這些都是一維空間的。

在這個例子中的二維空間是什麼樣的呢?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曾被解僱了四次。因為態度惡劣,缺乏團隊合作能力,表裡不一……所有的一切,都源於他童年時期所遭遇的誠信問題。

現在出現了二維空間的解釋說明和一維空間的行為怪癖之間複雜的界面。僅僅因為有人在童年時期有問題,並且這些遺留問題驅使他做出了糟糕的選擇和行為,甚至人為地製造假象來掩蓋問題……還並不能說明這個人物在內心深處就是這樣一個人。不過,這是可能的。

如果只有這兩個維度,那麼你要麼按照一維空間(他是一個非常好的、很酷的傢伙),要麼按照二維空間(他實際上是一個不懂裝懂、無人肯用的傻瓜)來賦予人物意義。在關鍵時刻,人物的哪個層面會呈現出來?

直到人物在三維空間出現,我們才能真正知道。換句話說,他在緊要關頭做選擇時,其真實的性格才會最終浮現出來。

窺視一下內在的人生閱歷

無論你是如何給人物包裹上一維空間的外貌和個性,在二維空間,我們還是能看到,甚至清晰地觀察到人物的內在本質。這個人物來自哪裡,他受過的創傷、記憶和破滅的夢想給他帶來的怨恨,他的恐懼、生活習慣、弱點和愛好,都與他是如何成為這樣一個人的有關。

這些都是二維空間的力量,促進、鼓勵和解釋了一維空間人物身份的選擇,實際上,那些怪癖不過是障眼法。一個極度害羞的人,一旦你瞭解她,就會知道她其實是一個有趣的人,不是嗎?融入到人類的痛苦、恐懼和心理創傷的複雜舞蹈之中,這是一維空間和二維空間交錯的棘手界面。

轉換到情節網絡中,舞步呈現出一定的節奏和不斷加速的步伐,直到人物無法再隱瞞她的真實自我,或許迫使她選擇自己即將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有效進行故事講述的動力所在。窺見人物內在本質能讓讀者更好地理解人物,這是引發共鳴的關鍵。共鳴是故事的主要成功點——讀者的共鳴越多,在閱讀時就越投入,故事就成功。

正因為如此,一些有著看似平淡無奇情節的故事,才成為了傳奇性的成功故事。在《壯志凌雲》中,當馬弗裡克在F-14 戰鬥機的駕駛艙內炫耀,而將隊友們置於危險之中時,我們不喜歡他。他是一個自命不凡、愛慕虛榮的人。但同時他的感情豐富,極具感染力,形成了對更深層問題的彌補,這讓我們給予他理解和同情,並最終為他喝彩。

从一维到三维,这些诀窍能帮你笔下的人物立体、鲜活起来|写作课

當我們終於窺見那種桀驁不馴背後的東西——他父親在軍隊中失敗的經歷和他擺脫陰影的需要——我們不僅能更好地理解他這個人,還可能用一種更真切的方式體會到這一點。突然間,即使你仍然不喜歡他,你也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審視他。因為現在你很可能與他產生了共鳴,對他你就不那麼苛刻了。

也許你會被這個人物迷住,因為你知道他為了實現目標,克服了自己的弱點,從而扭轉了局勢。想想你喜歡看的書以及書中的主要人物。你之所以喜歡這些故事,可能與裡面的人物或情節有關,可能更多是因為人物。確實是這樣,因為你感受到人物,理解他,與他產生共鳴,在閱讀中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情感。

但是如果沒有情節,人物就沒有舞臺來向讀者展示自己外在的一面和真實的自己。任務和情節這兩個元素結合起來,共同決定了讀者的閱讀體驗。回到你喜歡讀的那些書上。你歡呼、哭泣,你咬著手指甲沉迷其中,你覺得失落,你分享快樂,你經歷恐懼,也曾滿懷希望。

你知道了這個人物成功和救贖的後果是什麼。你關心這個主人公,因為你和他產生了密切聯繫,和他產生了共鳴。培養讀者這種反應的最肥沃的土壤是主要人物的內在情感。經過一段時間,這些東西會聚集在一起,促使人物做出表面的一維空間選擇,無論他是否喜歡這樣選擇。不管有沒有藉口,二維空間才是故事講述的真正內容,因為它播下了讓讀者產生共鳴的種子。

人物的三維空間

(行動、行為和世界觀)

从一维到三维,这些诀窍能帮你笔下的人物立体、鲜活起来|写作课

以人物為中心——他到底是誰,這是人物在三維空間的核心內容。在緊要關頭,如果需要做出重要決定,人物會表現出哪些特徵?一維空間出現的假面人物?二維空間中傷痕累累的失敗者?還是另一個人?

就像三維空間的人物所展示的那樣,如果出現了另外一個人,那就形成了所謂的人物弧線——主人公戰勝了心魔,表現得像另外一個人一樣,這個人在戰勝心魔後做出了更恰當、更勇敢的決定。或者,在他的假面被剝下之後,在他過去的戲份被摒棄後,他也許只是向我們展示了他真實的一面。其實,另外一個人才是真正的他。

或者都不是。也許他只是在故事裡做出了更好的選擇,這是一種救贖的方式,他只想愉快地度過這一天。一旦轉危為安,他就可能恢復原先在二維空間驅動下一維空間裡的那些行為方式,就像毒販呼籲人們從他兇惡的同夥手中救出一個孩子一樣。從總體看,對於挑戰以及關鍵性時刻來說,他是一個英雄,然而本質上他仍是一個毒販,儘管表面上多少有點社會良知。

換言之,他是一個刻畫深入的人物,一個性格複雜的人物,一個三維人物。在刻畫人物方面有幾條原則,對這些三維人物的理解,決定了選擇什麼樣的手段、什麼樣的方法。

一個英雄人物立場堅定,勇對風險、果敢決斷、膽大心細(或相反)、執行力強。即使他有問題,比如從外表看似乎並不那麼討人喜歡,或者不太可能作為一個正面英雄出現,但是他這樣做了,克服了困難,戰勝了恐懼,擊敗了心魔,提升了自我,並且跨越了重重外部阻礙——體現出了三維空間人物的深度。

惡棍也有情感

惡棍的行為也要合理化,對公認的社會準則或麻木不仁,或拒不承擔責任。或者僅對那些給他帶來麻煩的準則給予一定的關注。他確實有評判是非的權利——這本身恰是主要人物複雜性的一面,而他往往猶豫不決,做出自私的選擇,有時調侃自己(相信這一點),說為了更大的利益,損失和邪惡也可接受。在多數情況下,惡人總是率先考慮自己的財富、地位或是享樂之事。

極惡之人擁有複雜的二維性格,使之形成其道德標準和世界觀。在他們的內心,這樣的性格允許他們(若不是驅使他們)做出自己的決定。如果對那種二維性格未加註意,我們就只能看到連環畫中捻著鬍子的純粹惡棍了。

在丹尼斯·勒翰的小說中,好人與壞人之間的界限常常是模糊或者搖擺的。在道德柵欄的兩側,我們總是能夠清楚地瞥見故事背景,它們內容清晰、引起共鳴,能讓人瞭解到促使人物行動的原因。勒翰曾是一位社會工作者,儘管我們並不真正瞭解他的人生經歷中是否包含童年陰影,但這種陰影幾乎貫穿他所有的作品,或許這解釋了他為什麼能夠讓讀者深入到他所塑造的人物的內心中,給他們提供真實複雜與引人入勝相結合的場景。

真實的人物,或者是面具後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說,可定義為道德的化身,或是缺失道德——通過故事背景可以得到解釋。除非是由人物來決定做某事,否則一般不會由故事背景或心魔來揭示,除了極端的情況。那些決定以及行為展現了三維空間的人物,相應地既表現了人物的內在真實性格,也表現了人物的性格弧線。

作家幾乎總是利用他們自己的人生閱歷來塑造人物。有時在生活中,你可能會怒不可遏,甚至想殺掉某人,或者至少揍得他兩眼發青。然而你卻沒有這麼做。為什麼呢?這是你的性格所致,它決定了你不會那樣做。

現在,假設你已向那種衝動妥協。同樣的故事背景,同樣的內心騷動,同樣的時間表,同樣的煽動性事件,同樣的情緒……但是一個不同的決定,導致了完全不同的結果。不同的結局形成了不同的故事。那個決定本身也會決定你的命運。

當你糾結於人物刻畫的多維層面時,記住一點,你的目標並不總是要去刻畫英雄人物的美德,或是表現惡人的惡行。美德只是一個選擇。

从一维到三维,这些诀窍能帮你笔下的人物立体、鲜活起来|写作课

整合三個維度人物性格的藝術

儘管我們清楚一維空間和二維空間有可能決定三維空間,或者可能決定不了三維空間,但這並不影響前兩個維度的價值。事實上它們是塑造多層次人物的關鍵因素。真實的生活展現了全部三個維度人物刻畫的特點,因此我們的故事應高於現實。

這三個維度是作家的工具,可以用來分層創造引人入勝、錯綜複雜、令人畏懼、討人喜愛又能引起同情心的角色。許多作者只是勉強接受一維空間,更多的作者關注到了二維空間,卻全然排斥三維空間。

還有更多作者無法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將這三者整合起來。這個整合的過程就是講故事的藝術。除了掌握這些基本原則之外,並無其他指導方法。正如二十名棒球投手參加春季訓練,他們都掌握了相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但是隻有五個人能夠首發出場,只有一人(若是可能)才能進入全明星隊。

某種程度上說,任何藝術事業上的成功都是無法量化的,甚至都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但是要清楚:假如你是想推銷自己作品的作者,你必須在所有這三個維度空間範圍內,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和惡棍,否則你的作品就不完整。

就這樣做,而且把它做好,三個維度之間的關係既具有可信性,又引人入勝,這樣,你將再也不會聽到別人關於你筆下人物太扁平或太膚淺的批評了。

从一维到三维,这些诀窍能帮你笔下的人物立体、鲜活起来|写作课

《故事工程》

拉里·布魯克斯/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創意寫作坊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創意寫作書系”

點擊右側二維碼關注

創意寫作坊

从一维到三维,这些诀窍能帮你笔下的人物立体、鲜活起来|写作课从一维到三维,这些诀窍能帮你笔下的人物立体、鲜活起来|写作课
从一维到三维,这些诀窍能帮你笔下的人物立体、鲜活起来|写作课

文學照亮生活

公號:iwenxuebao

網站:wxb.whb.cn

郵發:3-22

掃描左邊可進入微店

文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