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近幾年,馮小剛攤上的事兒有點多。

但這還真怪不了別人,都是他自己作。

—— 知名娛樂圈評審人

瓦特妹稜·阿球

1

兩個月前,崔永元手撕電影《手機2》劇組和華誼兄弟的事鬧得沸沸揚揚,一下便成為了吃瓜群眾茶餘飯後的談資。

而《手機2》主演之一的范冰冰自此事發酵後,也開始從微博消失;劉震雲也奇蹟般的陷入了沉默......

就在這件事漸漸以平息的姿態淡去時,馮小剛的一波“十問崔永元”,又成功把這件事推上了風口浪尖: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馮小剛微博“十問崔永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那可能是億層浪。

但馮小剛這波反擊,實在不算高明

因為他既沒有解釋清楚崔永元所說的問題核心——偷稅漏稅和陰陽合同一事,也無法證明電影《手機》沒有映射崔永元,所以吃瓜群眾們並不買賬。

看他微博底下的評論就知道了: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相比崔永元的實錘在身,馮小剛的吃相著實難看。說得不好聽一些,他就像個在菜市場撒潑打滾的潑婦,只顧著罵街,連基本的道義都沒了。

但曾幾何時,馮小剛這個名字,在中國觀眾的眼裡是閃閃發光的。因為從他手裡出來的片子,基本都對得起觀眾買電影票的錢。

他甚至被譽為“中國最有觀眾緣的導演”。

今天,我們就不談馮小剛這波毫無邏輯性的反擊了,我們來談談馮小剛的人設,是怎麼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2

人生就是一場狗血劇,往往以前你特別瞧不起的人,結果現在過得比你好很多。

這句話放在馮小剛身上可能再合適不過了。

時間回到1958年春,馮小剛出生在北京西郊,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裡。

窮到什麼地步呢?

馮小剛說,他從小最常吃的東西,是就著剩菜吃開水泡飯。那時,去禮堂看場電影都是件奢侈的事,馮小剛家窮,所以他只能偷偷的在禮堂外瞄兩眼。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年輕時的馮小剛

父母離異後,馮小剛隨了母親。母親身體不好,獨自拉扯他和姐姐兩個孩子長大。

家境貧困,父母離異,這在當時那樣一個環境來看,怎麼看怎麼扎眼。所以馮小剛從小就有個強烈的願望:一定要出人頭地。

他特別羨慕那些軍家大院裡長大的孩子,譬如姜文,王朔,鄭曉龍。他們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和優勢,在別人的眼中,他們就是太陽般的存在。

對於自卑的馮小剛而言,那時的他,就是太陽底下一抔沒人注意的塵土。但他不甘心當塵土,他想爭取一個做太陽的機會。

這個機會很快到了。

19歲那年,馮小剛入伍當兵,後來,他被分配到北京城建開發公司做工會文體幹事。在這裡,他認識了大院子弟,鄭曉龍。

鄭曉龍出生于軍隊總後勤大院,見馮小剛畫畫不錯,就把他調到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做美工。

說是美工,其實就是打雜,誰也沒把他當一號人。

拍攝《凱旋在子夜》時,有人拿馮小剛的長相開玩笑:“你這模樣,就該去演個越南軍官。”

馮小剛二話不說,真就客串了一把,齜牙咧嘴地在鏡頭前調戲婦女。

他這一演,把在場的所有人都逗笑了。馮小剛也笑了,但是背後的心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一個沒資本的人,珍惜羽毛,沒用,把大家哄高興了,比什麼都強。

這就是馮小剛。早期的時候,他願意把自己低微到塵埃裡——在那樣一個資源稀缺的年代,他很明白,自己一介普通小市民,想混出頭來,只能巴結巴結那些有資源的大院子弟。

他渴望接觸他們,然後向他們學習,再利用自己學到的東西和積攢的人脈,才能更快實現自己的夢想。

1986年,鄭曉龍把馮小剛介紹給了王朔。對於馮小剛而言,當時如日中天的王朔就是他的偶像。

為了給偶像留下好印象,他親自下廚,做了個醬豬蹄和椒麻雞絲。然後一邊給王朔夾菜,嘴巴一邊不停地猛誇,把王朔的臉都誇紅了。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葛優、馮小剛、王朔、趙寶剛

1988年,王朔的四部小說《頑主》《橡皮人》《浮出海面》《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被搬上了大銀幕。馮小剛走哪都“王老師”“王老師”的喊著,連葉京到看不下去了,問王朔:“天天管你叫老師,你不煩嗎?”王朔道:“一個人一天到晚喊你老師,拍你的馬屁,你有啥理由和他急?”

當年,葉京和王朔都不會想到,馮小剛後來竟然一居而上,變成了一箇中國觀眾基本都能喊得出名字的大導演。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3

1989年初,王朔、馬未都、劉震雲、莫言等人在北京成立了「海馬影視創作中心」,開始市場化生產影視作品,也開始了文藝商業化的過程。其中,王朔是法人兼理事長,馬未都是秘書長。

兩年後,這幫人想著搗鼓一部喜劇出來,但是不知道該寫什麼。據馬未都描述,當時他們想著,但凡是喜劇,肯定要有嘲諷,結果發現嘲諷哪一類人都有可能引發糾紛。

彼時的馬未都正是《青年文學》的編輯,最後他拍了板:既然不能嘲諷別人,那就嘲諷咱們自己吧。於是《編輯部的故事》開始有了雛形。

但《編輯部的故事》寫完了,過審卻非常不順利,幾次都沒有通過。好不容易過審了,王朔卻發現劇本給弄丟了,而其他幾個人都不願意再重寫了。

正當王朔一籌莫展的時候,馮小剛一個電話打過來:“我們一起重新琢磨一下這個劇本唄。”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馮小剛跟王朔拍《我是你爸爸》

於是,整整一個月,馮小剛都跟王朔在一起琢磨劇本。馮小剛說,他那個時候整天蹲在家裡,餓了就吃一碗醬油撈麵,一不小心就吃了一個月的撈麵。

後來,他和王朔合力完成了新劇本。

再後來,《編輯部的故事》播出後,成為了那一代人的經典。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經此一事,王朔對馮小剛刮目相看。馮小剛的時運,也因此得到了大逆轉。

在王朔的幫助下,1997年,馮小剛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上映,投資370萬,總票房達到3600萬。緊接著,電影《不見不散》上映,斬獲4300萬票房。

“馮氏賀歲喜劇”就這麼名震神州,成為當時唯一能跟好萊塢大片分庭抗禮的本土電影。然而,《甲方乙方》其實是改編自王朔的小說,但王朔的名字,卻始終沒有出現在電影演職員表上。

儘管,王朔參與了電影相關的編劇工作。

馮小剛和王朔的關係,就這麼突然降到了冰點。具體原因,誰也不知道是什麼。但大家肚子裡都清楚:

王朔是馮小剛的貴人,沒有王朔,就沒有今天的馮小剛。

而在網絡不發達的那個年代,兩人的形同陌路並沒有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只知道後來,馮小剛的電影,確實拍的愈發好了。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4

馮小剛終於熬出來了。

《天下無賊》、《手機》、《夜宴》、《集結號》、《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他的電影漸漸變得叫好又叫座,而他本人的“耿直”人設,更是收穫了不少路人緣。

他憑藉《一九四二》獲得“華表獎”優秀導演獎,但他在獲獎感言中卻是這樣說的:

“我隨隨便便拍的電影,一個星期賣4個億。我認真拍的電影不賣錢,這給我很大的困惑。”

《一九四二》是部虧錢的電影,但馮小剛拍的很認真。他渴望拍一些真實的、有代表性的作品留存於世。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這樣的態度,讓不少人對他好感萌生。

當時的國產電影,一直是中國電影人和中國觀眾心裡揮之不去的一道傷痕。但馮小剛出手的電影,雖然也有不少詬病,但相比其他下三濫水準製造出的電影,他的電影多了一份匠心和良心,也成為了票房的保證。

他演《老炮兒》的時候,演技一度飆升到最高點,讓觀眾們驚歎之餘,也不禁驚喜萬分:馮導就是馮導,不光能拍,演技更是不在話下!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可能是讚美多了,馮小剛漸漸有些飄忽了。但他的飄忽並沒有躲過觀眾的眼睛,因為這是互聯網時代,稍微一個不小心,人設就有可能玩完。

2016年11月18日那天,馮小剛在微博發表了《潘金蓮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以潘金蓮的口吻諷刺萬達院線疑似壓制《我不是潘金蓮》排片一事。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微博發出後,看到的人都大跌眼睛。誰也想不到,這個大名鼎鼎、德藝雙馨的馮小剛,竟然會是一個如此陰陽怪氣之人——這封信的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此種信息。

但眼鏡還沒跌完,更令人震驚的事情出現了:萬達公子王思聰回懟了馮小剛後,馮小剛竟然慫了。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消消氣,我一直關注你,最喜歡的就是你的襟懷坦白,耿直!”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要知道前陣子,他拍《我不是潘金蓮》的時候,還說過:

“我不想再討好,不想再妥協,就為自己了。拍自己喜歡的,說自己想說的,一切符合內心所願。有人給錢咱就拍,沒人就回家畫畫,誰也不用伺候。已經半百的人了,還要討好人家幹啥?”

這臉打得啪啪啪的,真響啊。

5

但很可惜,馮小剛當時並沒有意識到,他的人設已經不對了。

2017年8月28日,馮小剛發了一條微博,大意是他建議夫妻間不要強行查對方手機,如果手機裡查出問題還想接著過,就是給自己添堵。如果對方不想跟你過了,不查手機也得散。

對於夫妻相處之道,他表示,“糊塗點就能白頭到老”。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馮小剛這番直男言論讓大家目瞪口呆。但這還沒完,馮小剛的賢內助徐帆女士神補刀,更是讓大家有種三觀盡毀的感覺。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然而接下來,馮小剛的作,已經越來越難洗白了。

他逼女演員苗苗跳舞的視頻傳遍了各大吃瓜群眾的朋友圈,與紳士風度的陳道明成為了鮮明的對比: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他因機場飯菜難吃而怒罵女服務員的視頻上了熱搜,還揚言“警察抓走我也不怕”,令看過視頻的吃瓜群眾目瞪口呆。

現在,他言之鑿鑿的寫出了《十問崔永元》,語氣陰陽怪氣,卻絲毫不提陰陽合同。

而實話實說的崔永元,更是把他襯托成了一個無理取鬧的小人。

馮小剛的人設,真的崩掉了。

6

多年前,王朔上了《鏗鏘三人行》,曾這樣暗暗評價馮小剛:欺下必定媚上。

多年後,馮小剛用行動完美詮釋了這句話。

但我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從馮氏電影裡,我實實在在的學到了不少真理:

《非誠勿擾2》告訴我:

誰都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度上譴責別人,誰是沒有道德瑕疵的人?

《天下無賊》告訴我:

黎叔,想服眾,心胸要開闊,容得下兄弟才能當大哥。

《成人禮致辭》告訴我:

親愛的女兒,現在你要開始接觸到真正的人生了,生活有時候,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公平,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你愛的人也許並不愛你。

《芳華》告訴我:

這個自知不重要的人,要用無數不重要的事湊成重要!

《唐山大地震》告訴我:

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

儘管,馮小剛的人設已經崩了,但我卻無法忘記,他的電影所帶給我的那些美好:

《唐山大地震》裡無法言喻的感動、《芳華》裡帶著血色浪漫的老一輩的青春、《集結號》裡的悲壯與熱血沸騰.....

馮氏十問: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自己搞崩的

我也不會忘記,他曾是一名負責任的導演,從底層努力的爬上來,認真的拍出最好的作品,獻給中國的觀眾。

希望馮小剛能夠及時止損,不要一錯再錯了。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