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喝太多水可能有病

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水喝得不夠,常常隔一段時間就督促他們喝水,但有一些孩子,他們在喝水這件事上幾乎不用家長操心,“咕咚咕咚”很快就將一杯水“灌進”肚子裡去了。孩子喝水太多,真的是好事嗎?未必!也可能預示著某些疾病。

孩子喝太多水可能有病

女童喝水多 原來是有糖尿病

小琳琳(化名)特別愛喝水,1升的水壺每天都要喝上四壺。每天起床後,不用媽媽提醒,她就會不停地喝水,即使睡前也喝個不停。由於喝得太多,她沒一會就吵著要上廁所。晚上睡覺有時還尿床,睡醒後經常沒精打采的。

到底怎麼回事?媽媽帶她到醫院檢查,發現她血糖異常。醫生建議查空腹血糖,結果大大高於正常高值,確診為糖尿病。媽媽這下明白了,琳琳平時老是不停地喝水上廁所,其實是糖尿病發出的“信號”。

孩子喝太多水可能有病

存在以下幾種病的孩子

可能會比較多飲多尿

1.糖尿病

兒童糖尿病一般有兩種,一種是I型糖尿病,即由於胰島β細胞受到損害,使得患兒體內胰島素分泌量減少而引起;另一種是II型糖尿病,多數認為是由多個基因和環境因素綜合引起的以胰島素抵抗和β細胞功能缺陷為主要病理特徵的複雜病。兒童糖尿病以I型為多見。

當孩子患上糖尿病時,血糖升高後因滲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繼而口渴多飲;除此之外,外周組織存在葡萄糖利用障礙,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質代謝負平衡,孩子還易疲乏,可能日漸消瘦。為了補償損失的糖,維持機體活動,他們又常常會吃得很多,即出現“三多一少”(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症狀。

糖尿病具有遠期的危害性,它可損害眼睛、腎臟、四肢等處的微血管,最終導致失明、腎衰竭、四肢潰爛等嚴重後果,所以,一旦發現孩子有上述“三多一少”的症狀,尤其是有家族史時,家長更應提高警惕,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治。一旦確診是糖尿病,需要在保證生長需要的同時合理控制飲食並接受胰島素治療。早期、規範、系統的治療可提高生存率及降低後遺症,保證孩子的生長髮育。

孩子喝太多水可能有病

2.尿崩症

尿崩症是指抗利尿激素嚴重缺乏或部分缺乏(中樞性尿崩症),或腎臟對抗利尿激素不敏感(腎性尿崩症),致使腎小管重吸水的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多飲、多尿、脫水、間歇性發熱、興奮,這類小患兒因餵養不佳體重不增,出現生長生育障礙, 年長兒還可伴有便秘、夜尿增多、遺尿等。

尿崩症通過禁水試驗可以加以診斷。正常人在禁水一段時間之後,尿量會有所減少,尿比重升高,尿滲透壓增高,不出現明顯的脫水,但是尿崩症患兒就不同了,他們在禁水一段時間後,仍然還是會出現多尿、低比重尿、低滲尿。

尿崩症患兒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激素替代療法和適當的抗利尿藥物治療。原發性尿崩症患兒要長期觀察留意有無顱內腫瘤的發生,而繼發性尿崩症孩子則要積極治療原發病。

3.精神性煩渴

精神性煩渴是由於某些原因引起的習慣性多飲,致血濃度和血滲透壓降低, 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腎小管水的回吸收減少,從而引起尿量增多。

精神性煩渴的症狀與尿崩症極為相似,但是它卻不缺乏抗利尿激素,主要是精神因素引起的,比如父母對孩子要求太高、學習壓力太大,或是家庭不和諧,甚至是有重大事故發生、孩子被嚇到等。因這類因素多飲的孩子經過適當限水後,尿量就會減少。精神性煩渴需要排除其他器質性疾病後才能下診斷。

所以,如果孩子一向多飲多尿,要警惕是否存在上述幾種病的可能,建議儘早到醫院排查。

來源/人民健康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