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新金融大講堂》在京落幕 慈航資本榮膺「金融服務獎」

中國的金融創新正在快速迭代,當互聯網金融備受質疑之時,金融科技扛起“金融創新”的大旗掙扎前行。無論是傳統金融業還是互聯網科技業都在切實圍繞金融的本質進行創新。

一場由金融科技引領的行業革命正在悄然升溫。在全球新一輪技術革命浪潮下,以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站在風口,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新興金融科技企業,都在擁抱這種趨勢。

業內對金融科技的認識也在逐步加深。誕生於金融業的基礎上,金融科技以一種全新的形式來反哺金融行業,促進行業更加安全、高效地運行。金融與科技正在從平行到交匯,並且逐步走向相互競合與彼此賦能。

第四屆《新金融大講堂》在京落幕 慈航資本榮膺“金融服務獎”

在此背景下,由經濟觀察報、《中國金融》雜誌、經濟觀察研究院、新金融家聯盟共同主辦的第四屆新金融大講堂於8月24日在北京舉辦。

活動以“守正出新 正道致遠”為主題,彙集監管層、企業家、專家學者等新金融領袖代表,針對金融科技行業的現狀進行全方位解析,深度探討未來發展趨勢,同時呼籲以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為經濟增長提供源源不竭的生機和動力。

經濟觀察報執行總編輯文釗指出,“守正出新,正道致遠”,當規範成為主旋律時,這可以看做我們對新金融的美好祝願和期望。我們看到,科技已經成為金融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伴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日趨成熟和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金融科技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無論是互聯網金融平臺還是傳統金融機構,都希望通過科技注入,最大程度地激發自身活力。

第四屆《新金融大講堂》在京落幕 慈航資本榮膺“金融服務獎”

當然,新金融的發展不能背離金融的本質,他也必將遵循金融活動的一般規律。過去幾年我們經歷了新金融的狂飆突進,也見證了這個領域的泥沙俱下。相信在這樣的過程中,這個行業中的機構和從業者會變得更加清醒和務實,會秉持對市場和規則的敬畏之心,會更重視合規。我們相信,今天,對有些新金融的從業者來說可能是一個至暗時刻,但對那些始終把防範風險放在第一位,堅持腳踏實地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機構來說,今天他們有可能獲得比其他人更好的發展機會。

從2015年,《經濟觀察報》發起成立“新金融家聯盟”,並於當年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新金融大講堂。我們希望搭建一個平臺,讓金融、科技和相關產業的專業人士,共同為新金融的健康有序發展出謀劃策,貢獻心力。我們希望藉助於我們所擁有的媒體平臺,正本清源,激濁揚清,推動與引領新金融領域的理性思考和建設性討論。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員部、教育培訓部主任李倩表示,正如本次大講堂的主題“守正出新,正道致遠”,強調的一個“正”,在此時此刻非常有意義。

金融科技的未來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解讀了《金融科技的本質和未來發展》。他指出,金融科技的發展經歷了電子化、信息化、網絡化、移動化階段,現正向智慧化邁進,單主體建設均已基本完成,跨主體協同的生態、平臺建設已成主流,打造技術結盟、開放金融能力成為趨勢,金融科技不僅促進金融機構轉型,也逐步成為傳統產業轉型的加速器與孵化器,傳統機構轉型必須樹立科技是中心而不是後臺理念,金融科技時代合作大於競爭,但合作中要培養自身核心能力和積累數據,而不是單純靠出賣牌照、賬戶資源,對外要做到依靠但不依賴。

區塊鏈等新型技術為平臺型、對等型、互補型結盟提供了手段,促使各個主體有機會坐下來重新談合作,探索業務流程的簡化與重構。區塊鏈技術將會漸近式發展,剛開始在小而美的閉環場景落地會更實際、成功可能性更大,也容易樹立信心,在此基礎上,經過痛苦、漫長積累才能成功走向全開放場景。

金融業的發展是金融科技與改革開放雙輪驅動的結果。金融科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技術是因、創新是果,金融科技不是顛覆,而是在多年積累上的傳承與進化。科技是基礎,金融是應用。在談到金融科技的“變與不變”時,他提到,雖然技術、客群、贏利模式在不斷髮生變化,而金融的本質沒變,金融的專業性、綜合性、複雜性、風險性一直未變。

“應客觀認識金融科技的改良作用,不神化、不泛化、不異化、不過度讚譽。”狄剛指出,金融科技的可持續發展應建立在監管環境、法律體系、技術標準等多方面協調發展上,金融科技時代,風險沒有減少反而是增加了,除金融本身固有的風險外,IT風險、數據風險、同買同賣的算法風險與羊群效應,風險傳染性更強、破壞性更大,因此,監管科技、合規科技應與金融科技協同發展,監管科技是指監管機構採用科技手段實現更有效的監管,而合規科技是指被監管機構利用科技手段更低成本、更有效的滿足監管要求;他提到,應加強基礎設施的橫向處理能力、縱向擴展能力、安全可靠與連續服務能力,通過技術手段實現風險識別、度量、預防與阻斷,從面向報表、統計數據向面向財務數據、交易數據到最終面向行為數據過渡;監管科技應與合規科技應長期良性互動,推動建立統一口徑的指標體系與採集體系,打造統一的指標釋義平臺、數據報送平臺、信息共享平臺、綜合統計分析平臺、實時風險預警平臺,通過整合業內資源有效提升數據標準化、數據綜合分析深度利用、算法與建模等核心能力。

最後,他指出,發展金融科技一定要堅持初心、迴歸本源,嚴守底線,金融科技應服務於實體經濟、服務於金融普惠、服務於消費者保護,沿著前人的基礎,滾動優化、持續演進、繼承式創新,金融科技發展將永遠在路上。

數據驅動的新經濟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徐遠以《新經濟:數據驅動》為題進行了分析。他表示,新經濟與舊經濟的最本質區別是底層數據,新經濟是數據經濟與傳統經濟的融合。

數據技術的基礎是聯互網,核心可以用ABCD(AI, Blockchain, Cloud Computer, Big Data,即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概括。數據技術的進步推動著商業發展,促使商業形態從量變到質變。

新經濟的概念不是停留在思想或者探索階段,而是已經成為這個世界主流的形態。在新經濟的影響下,眾多商業模式也在發生著改變。例如,平臺型經濟開始崛起,傳統企業的供給彈性有所增強。

第四屆《新金融大講堂》在京落幕 慈航資本榮膺“金融服務獎”

王黎強

科技發展不僅需要“黑科技”,還需要更多貼近市民生活的“暖科技”。金融科技的發展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便捷的金融服務,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微小與美好的改變。螞蟻金服致力於運用技術創新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的同時,也在探索運用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技術進行金融風險防控。螞蟻金服打造的智能監管科技系統——螞蟻風險大腦,已參與北京、廣州、天津、溫州、貴陽、重慶、西安等多地金融風險防範工作。在不斷提升監管科技能力的同時,螞蟻還運用區塊鏈等最新技術實現監管模式的創新。

第四屆《新金融大講堂》在京落幕 慈航資本榮膺“金融服務獎”

薛洪言

金融科技由互聯網金融延伸而來,未來的形態將走向更加開放的平臺。蘇寧金融聚焦金融AI、大數據風控、區塊鏈、物聯網金融、金融雲、生物特徵識別六大金融科技,以科技為核心驅動力更好地服務於普惠金融群體。

第四屆《新金融大講堂》在京落幕 慈航資本榮膺“金融服務獎”

劉鑫

包商銀行行長助理、包銀消費金融公司董事長劉鑫對當前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劉鑫認為,近來消費信貸爆發式增長的動因是“方便”二字,“方便”作為市場的關鍵詞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無論場景還是金融科技,背後的本質是流量和數據。科技的核心改變了產業,產業改變了金融。

從競合走向融合

在論壇環節,獨立經濟學家趙曉表示中國是一個成功的發展中國家,但還不是一個發達國家。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指出,加大教育、科技投入,積極吸引外企,加快改革國企,大力發展民企,致力於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大力改善民生(教育、醫療、住房、養老)和生態,贏得民心,提升國力。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劉宏海表示,中國一方面應該堅持宏觀改革,開展靈活的貨幣政策;另一方面也要擁抱全球經濟,尋找自身定位。

清華大學貨幣政策與金融穩定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傑群認為,要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作用。

董希淼表示,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先後經歷了合作、競爭和競合三個階段,最終將走向融合共生。未來,銀行業與互聯網公司、科技開發公司、大數據公司將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展開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逐步構建起豐富多樣、合作共贏的金融生態圈。

原泛美開發銀行高級顧問鮑永東對普惠金融進行了解讀。他指出,按照聯合國及國際金融組織對普惠金融的概念,這是一個為低收入人群及貧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務的事業,孟加拉尤努斯也是如此倡導,其主要方式是小額信貸。

北京網絡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社科院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趙鷂討論了區塊鏈技術的“不可能三角”。他表示,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區塊鏈不可能同時兼顧準確性、成本效益和去中心化。同時,從技術本身看,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有較大的侷限性,不是“靈丹妙藥”。

基玉董事長王翔認為,金融機構不要害怕改變,不要對抗趨勢。在金融行業,機構最主要的競爭力是品牌和IT。對於基玉而言,IT是公司非常重要的業務鏈,不僅改善了交易狀態,還提升了對金融風險的判斷。

神州數字創始人、總裁蕭瑩表示,從票據支付,到有卡時代,再到無卡時代,英國、美國和中國分別是這三個時代的代表。未來科技在金融的應用場景有四個趨勢:基於使用權的金融、組織與個人間的信用金融、點對點的場景金融及跨界金融。

活動最後,主辦方為創造智慧財富的專家學者代表頒發證書,授予“新金融家聯盟講座教授”榮譽。同時,本次活動組委會通過學術支持機構、企業篩選考評及專家提名推薦等方式獲取企業信息,為在金融科技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企業做出表彰。

第四屆《新金融大講堂》在京落幕 慈航資本榮膺“金融服務獎”

慈航資本,受邀此次盛會出席。通過全方位、跨地域資產配置佈局,與針對全球範圍內組合多元化投資策略,有效助力投資者及其財富提升自身資產抵禦系統性的抗風險能力,憑藉專業、靈活、全面和匠心的服務理念與金融領域內綜合解決方案達成,榮膺“金融服務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