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比尋常!中國職工的非洲故事

中國工人和非洲工人由此交了朋友,很多人把非洲當成自己的另一個家

非洲有多遠?

——每一個初去非洲工作的中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忐忑。那片遙遠而陌生的土地充滿挑戰,也蘊藏機會。中國職工在這裡有付出也有成長,中國企業在這裡尋求發展並贏得尊重。

非洲有多近?

——一個個非洲人走進中國企業,從中英文、當地土語以及手勢的配合中學會交流,從操作技術和管理能力的培養中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空間。

非洲和中國的距離,因為這些到當地建設和投資的中國企業而進一步拉近。正如在贊比亞中資企業擔任班長的當地人奧斯卡所說:“我們公司是中國的,也是贊比亞的,與贊比亞是融為一體的。”

01

聽·心聲

她說,瘧疾沒什麼可怕的;他說,希望遠方的父母健康;他們說,在非洲最浪漫的就是彼此相伴

她說,瘧疾沒什麼可怕的,越擔心越不容易好。

他說,一家三口在非洲挺好的,只要遠方的父母能健健康康的,就放心了。

他們說,在非洲最浪漫的就是彼此相伴。

今年6月,《工人日報》記者輾轉中南部非洲的贊比亞和剛果(金),採訪中國有色集團旗下的多家企業。這裡講述的,是幾個普普通通的中國有色人的故事。正是這一個個普普通通的“他”和“她”,共同繪就了該集團紮根非洲20年的斑斕畫卷。

三年之約

點擊鏈接收看視頻

6月15日,本報記者在位於贊比亞銅帶省基特韋市的中國十五冶非洲建築貿易公司見到物資管理班的班組長李群時,快人快語的她笑著說:“每天都很忙,一轉眼一年半過去了。”

2016年12月14日,暈機的李群一路嘔吐著來到萬里之外的贊比亞。她當時就決定,幹到退休再回去——還有3年,她就到55歲的退休年齡了。

當初,獲知公司將派她來非洲工作的消息後,李群考慮了一週。對贊比亞這個遙遠而陌生的國度,她心裡沒底,但最後還是決定來。“畢竟隨著項目部也去過不少地方,適應力還是比較強的。”

這種適應力,她帶到了非洲。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

李群(前排左2)和十五冶非洲公司的同事們。蔣菡 攝

李群在這裡成了班組長,帶著4個當地工人一起管理倉庫。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語言問題。當地人說英語和土語,李群在手機上下了個APP,學習常用的英文單詞。平時工作中,她會把中文、英文加上手勢混合著用,時間長了,跟當地工人之間也有了默契。

李群是個利索人,幹什麼都希望又好又快。而贊方工人幹活得監督,否則就幹得慢。工作習慣和節奏不同,彼此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我們相處得很好,我不會對他們說重話,只要平時多看著點、多交流就行了。”李群說。

“暈車暈機暈船”的李群雖然決定到退休再回國,但每每看到別人回國也難免想家,尤其是在過節或生病的時候。

她得過瘧疾,好在吃藥後症狀就緩解了。出門在外的人總是報喜不報憂,當時她也沒跟家裡人說,是好了之後才說的。“瘧疾沒什麼可怕的,越擔心越不容易好。重要的是平時加強鍛鍊,增強體質。”她樂呵呵地說。

每天傍晚,李群會跟同事們一起在院子裡散步。看著她神采奕奕的樣子,以為她身體很好。其實,她得過一場大病——36歲那年,患了胃癌,切除五分之四的胃,做過多次化療。

講述這段過去時,李群依舊臉上帶笑。原來,那份風輕雲淡的豁達是經歷過大風大浪後沉澱下來的。

廚師的歌

點擊鏈接收看視頻

36歲的薛志剛是謙比希溼法冶煉有限公司的廚師。他來到贊比亞已經7年了,妻子和兒子也在這裡。6歲的兒子亞非在附近村莊的小學上一年級。

剛開始,在學校,別的孩子會好奇地摸摸亞非的頭髮。因為當地人的頭髮是卷卷的,貼著頭皮,這個唯一的中國孩子的直髮顯得很不一樣。

贊比亞人以玉米麵為主食,將其煮成很稠的玉米糊,稱為“西瑪”。除此以外,當地人吃菜的品種很少。

20年前,中國有色集團的員工剛進入非洲的時候,他們只能吃到黃瓜、捲心菜等極少的幾種菜,要想吃點肉更是困難。有人開玩笑說,吃來吃去老是那幾個菜:白蘿蔔,胡蘿蔔,白蘿蔔炒胡蘿蔔。

現在,中國有色集團在贊比亞和剛果(金)的各家企業都有了自己的食堂,主廚都是中國人,還會聘用一些當地人幫廚。好幾家企業還自建了農場,不僅種菜,還養豬、養羊。遠在他鄉的人們每天可以吃到地道的中國菜,也可一解鄉愁。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

宿舍牆上貼著的漢語拼音和簡單漢字,都是薛志剛一筆一劃工工整整抄下來的。蔣菡 攝

在薛志剛一家三口所住的宿舍牆上,貼著漢語拼音和簡單的漢字,都是薛志剛工工整整抄下來的。當地的學校採用英語教學,為了避免兒子不會中文,薛志剛從國內帶來了語文書,每天晚上自己教他,已經快把一年級的課程教完了。

去薛志剛家中拜訪那天,亞非給客人們背了首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里的古詩《池上》,又背了一首《靜夜思》。記者問他:“你的故鄉在哪裡?”亞非沒有回答。對於一個6歲的孩子而言,或許還不太懂得“低頭思故鄉”的含義。爸爸媽媽在哪裡,哪裡就是溫暖的家。

牆角立著一把吉他,有個朋友在離開非洲的時候把它留給了薛志剛。通過自學,他已經能彈些簡單的歌曲。歌譜也是他手抄的,跟牆上的漢語拼音一樣工工整整。下班以後,他會彈唱一曲,妻兒在一邊安靜地聽著,這是一家人一天中的美好時光。

那天,他撥動琴絃,唱了一曲:“多想和從前一樣,牽你溫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託清風捎去安康。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

歌者動情,聽者動容。

這首歌名叫《父親》。“我們一家3口在非洲挺好的,只要遠方的父母能健健康康的,就放心了。”薛志剛說。

很多時候,歌聲是心聲最貼切的表達。

愛在非洲

點擊鏈接收看視頻

無論在贊比亞還是剛果(金),中方員工都很少外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活動半徑多數是所在企業的院子,每天就是宿舍、食堂、辦公樓或者項目現場這三點一線。走圈是大家共同的消遣,也是最簡單的健身方式。

而對有的人來說,走圈還是件浪漫的事。

在剛果(金)利卡希市的中色華鑫溼法冶煉有限公司,每天晚飯後,總能看到兩個年輕人,手拉手在院子裡走圈。他們是供應部的李俊宇和肖昆繞。

李俊宇來剛果(金)5年了,前年回國時認識了肖昆繞,經過了一年的“視頻戀愛”,去年結婚。婚後,肖昆繞也來到剛果(金)工作。在這裡,沒有地方逛街,沒有機會看電影。對他們來說,最浪漫的事就是手拉手在院子裡走圈,走了一圈又一圈,總也有說不完的話。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

總愛手拉手在院子裡走圈的李俊宇(左)和肖昆繞。蔣菡 攝

與心愛的人一起在異國他鄉奮鬥,雖然生活艱苦,但也有一種別樣的甜蜜。

在該公司,還有兩對新婚的年輕人。

同是學法語的張穩和田玉晨先後來到這家公司擔任翻譯。因為傍晚經常一起在廠區裡遛狗,遛著遛著,兩人走到了一起。那段遛狗的日子,也成了張穩記憶中最浪漫的事。

而田玉晨一直銘記的,是一個“子彈飛來”的時刻。那時候,她剛來公司沒多久,後山有個軍營經常會在附近進行射擊訓練。有一次她和張穩在食堂吃飯時,兩顆子彈分別穿過玻璃和門直飛過來。張穩拉起她撒腿就跑,瞬間有了“共患難”的感覺。

今年4月,他倆結婚。共同的專業帶來更多共同語言,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能一起休假,否則公司就沒翻譯了。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

幾對小夫妻所在的剛果(金)利卡希項目。蔣菡 攝

另一對新婚夫婦是生產技術部的鐘先林和財務部的樊佳麗。這對淳樸的年輕人想了半天也想不到什麼事可以稱之為“浪漫”,最後各自說了件印象深刻的事。

女孩得了瘧疾,持續發燒,每天掛水。男孩一直悉心照料,在外也會打好幾個電話回來問候。這是女孩所能想到的在非洲“最感動的事”。

男孩說,自從女孩來到這裡,總是把家打掃得乾淨整潔。“每天下班回來,有口熱飯吃,有口熱湯喝”——男孩覺得這就是身在非洲“最幸福的事”。

無論在哪裡,美好的愛情都一樣,簡單,溫暖。

02

看·成長

15年裡,朱啟輝在安哥拉從測量員變為總經理;12年裡,哈克姆在中國公司從司機變為主管

從修建坦贊鐵路開始,已經走進非洲50餘年的中國鐵建不僅在非洲建起了一條條鐵路,也為當地培養了一批批工人和管理人員。他們建起的不僅是連通當地的路,也是溝通中非的橋。在此過程中,無論中國工人還是當地工人,都獲得了加速成長。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

近日,在中國鐵建中土集團協助下,尼日利亞交通部首批60名公派留學生進入長安大學和中南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和交通運輸專業知識。圖為8月29日,留學生們在參觀亞洲最大高鐵站西安北站。閆浩 攝

去非洲闖一闖

過去14年裡,朱啟輝待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的時間遠遠超過其他任何一個地方,儼然成了一個沒有戶口的羅安達市民。有時回到國內某個城市還會迷路,而對於羅安達的每一條街道,他都摸得門兒清。

2004年10月,22歲的朱啟輝接到赴安哥拉工作的通知。當時他在中鐵二十局的工班裡當工人,抬過鋼筋,也扛過水泥。他對於安哥拉一無所知,專門騎著自行車去縣城一個網吧查詢安哥拉資料,看到的第一條信息就是“戴安娜王妃看望當地排雷組織人員”。當時安哥拉內戰剛剛結束不久,許多地方還殘留著地雷。但是,血氣方剛的朱啟輝還是決定出去闖一闖。

來到安哥拉後,朱啟輝被安排從事測量工作。但是他對葡萄牙語產生了濃厚興趣,沒事就愛往當地工人住的帳篷裡鑽,同他們聊天,聽他們手舞足蹈地講述身邊的各種故事。朱啟輝還隨身帶了筆記本和字典,聽不懂的就寫下來,然後查字典。他成為所有中方員工中葡語進步最快的人。

後來,中鐵二十局組織一批有語言基礎的人回國培訓。朱啟輝參加培訓後回到安哥拉,開始進行系統學習,同時工作角色也轉為專職葡語翻譯。

掌握語言後,當地朋友就多了起來。因為工作原因,他常常要進出安哥拉總統府安全辦公室,時間一長,院子裡很多人都能喊出他的葡語名字。非洲“朋友圈”越來越大,上至政府要員,下至普通工人,都成了他的好友。

正是在這些朋友的幫助下,朱啟輝促成了動用安哥拉空軍軍機,為一名中國工人展開千里大營救。

2016年,朱啟輝成為共青團中央授予的100名“全國最美青工”之一。2018年,他被任命為中鐵二十局安哥拉國際公司總經理。 “在非洲待了15年,自己真心把安哥拉當作了第二故鄉,已經離不開了。”朱啟輝說。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

8月29日,西安北站工作人員給尼日利亞留學生們講解高鐵構造。閆浩 攝

在朱啟輝和同事們的努力下, 2018年初,中鐵二十局在安哥拉承建的本格拉鐵路全線交付運營,幫助這個國家重啟了因戰亂而停止30餘年的國際鐵路貿易。內陸國家剛果(金)的礦產資源通過1344公里的本格拉鐵路運輸至洛比託港,從這裡運往世界各地。

由於安哥拉鐵路技術人才短缺,中鐵二十局安哥拉國際公司又在鐵路起點本格拉市建了一所鐵路技術學校,計劃每年培養500名專業技術人才。

Yes,yes,yes

2006年5月之前,哈克姆是一名專職出租車司機,日復一日奔波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的街道上,一家人過著拮据的日子。

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在街上等待打車的乘客,有兩個亞洲面孔的男士攔下了他的車。一路上,他們高興地聊著天,他們說自己來自中國,此行的主要任務是考察營地和辦理相關手續。因為他們的公司承建了阿爾及利亞當時最大的一個工程——東西高速公路項目。

緣分從此開始。

接下來的幾天,哈克姆就成了這兩位中國客人的專職司機和嚮導。再後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陸續來到這裡,哈克姆一個司機忙不過來,就把朋友們都介紹過來。

突然有一天,一位中國朋友問哈克姆願不願意成為中國鐵建的一員。他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點頭說:“Yes!”

那一年,哈克姆35歲。

入職前幾個月,哈克姆還是幹著司機的老本行,後來中國同事問他願不願意去做車輛管理和外聯工作,他再次點頭說“Yes”。

後來,又有人問哈克姆願不願意嘗試一下人力資源管理?他的回答還是:“Yes!”

哈克姆發現,這些中國同事非常善於發現人的特長,然後充分發掘潛能。現在,哈克姆成了中國鐵建阿爾及利亞公司總部的阿籍人力資源主管。

隨著工作難度的增加,哈克姆開始愈發感覺到自己的知識水平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公司安排他去阿爾及爾的培訓機構學習了人力資源的專業知識。2007年,被評為公司“優秀外籍員工”的哈克姆還去了一趟中國首都北京,參加為期一個月的交流學習。

就這樣,12年匆匆而過。克姆的收入增長了5倍,去年全家搬進了市區的新房裡。

現在,哈克姆所在公司有76名阿籍員工,佔員工總數的45%。而東西高速公路的修建,為當地提供了2萬多個工作崗位。

哈克姆的孩子們經常問他關於中國的各種問題,看電視也會特別關注中國的新聞。一個孩子對哈克姆說:“爸爸,我希望有一天能到中國留學。”

03

品·甘苦

他們在這裡經受常年的高溫、嚴重的缺水、頻繁出現的沙塵暴,也在這裡創造更多利潤,收穫更多尊重。

位於非洲西北部的阿爾及利亞,北部沿海氣候宜人,南部則屬撒哈拉沙漠,條件惡劣,人口稀少,但盛產石油。中國石化華東石油工程公司阿爾及利亞項目(以下簡稱阿爾及利亞項目)自2006年10月起,在這裡提供鑽井施工服務。12年間,項目業務不斷擴大,人員也持續增加,

從當初的1支井隊40人擴展到如今的6支井隊159人,還僱用當地員工600多人。

身處“圍城”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

撒哈拉沙漠的天氣就像3歲孩子,說翻臉就翻臉,晴空萬里轉眼間就風沙大作。圖為鑽井隊搬遷遭遇沙塵暴,施工場地一片凌亂。董濤 攝

巡檢技師謝本奎是2006年第一批到這裡的員工。樂觀爽朗的他告訴記者,鑽井行業一般採取24小時不停休工作制,白班、夜班互相倒班,每個班12個小時。時間久了,非常考驗工人的精神和體力。

到了國外,工人的休假也與國內不同。國內一般工作20天休假10天,海外則需要連續工作3個月,然後回國休假40天左右。3個月高強度的連續工作對很多工人都是種煎熬,可對海外工作經歷豐富的“老石油”謝本奎來說,“算不了什麼。”

在非洲,還有著更為特殊的考驗:常年40到70攝氏度的高溫,工人們經常將雞蛋埋在沙子裡,計算燙熟的時間;缺水嚴重,讓洗澡變得奢侈;尤為難以忍受的,是這裡頻繁出現的沙塵暴。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

施工工地地表溫度超過60度。董濤 攝

撒哈拉沙漠的天氣就像3歲孩子,說翻臉就翻臉。晴空萬里轉眼間就風沙大作,鋪天蓋地,打得人眼睛睜不開,皮膚生疼。“如果正是吃飯的時候來一陣大風,那可就慘了:飯菜中都是沙子,吃不成了。”8月24日,說起風沙帶來的影響,224隊平臺經理梁冬翔苦笑了兩聲。他是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接受記者採訪時正在國內休假。

和梁冬翔一起回國休假的張曉波對當地的沙塵暴也印象深刻:沙塵暴以每秒10多米的速度移動,30米以外根本看不清任何東西,有時一天能來五六次……

在阿爾及利亞,鑽井的井場一般都在沙漠腹地,施工和住宿區分開,每個區域兩個足球場大小。出於安全考慮,一般以鐵絲防護網圍上,輔以崗亭及帶槍士兵的守衛——這就是他們3個月工作和生活的場所。要離開這一“圍城”,必須有荷槍實彈的士兵護送。

上網成為大家打發業餘時間的主要途徑。但是早些年井場的網速不給力,100K的速度20多人分,郵件長時間顯示“發送失敗”,QQ能發出消息則要謝天謝地了。偶爾有人使用下載軟件,其他人都會掉線。手機信號更是無從談起。

跟記者聊起這些有趣又略顯心酸的往事,謝本奎開玩笑說:“以前有過一口井4個月沒網沒信號,整整4個月和家裡斷了聯繫,後來就不愛說話了。”

紅了眼圈

對於常年在外的石油人來說,這些外在的艱苦還可以忍受。最難扛的,是對家人的思念。有人因此放棄海外工作回國,有人因為長期兩地分居而家庭破裂,還有人錯過了見親人的最後一面。

有一次,梁冬翔的兒子得了重感冒,六神無主的妻子給他打電話,可是由於信號太弱,連續打了11個電話都無法接通。好不容易接通了,電話裡又傳來轟隆隆的鑽機聲,沒說兩句又掛斷了。

妻子硬撐著把孩子送到醫院,醫生給孩子掛上點滴。看到孩子病情好轉,妻子癱在地上,大哭一場。“我在家裡既當爹又當媽,老人年齡大了,兩個孩子都是我一個人帶。”她的話中有無奈、有抱怨,但更多的是包容。

一次吃年夜飯時,同事間說起沒能趕回國見到自己親人走前最後一面,一桌至少4個人同時紅了眼圈……

贏得尊重

來到非洲,要贏得當地人的尊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

中方和當地員工在項目上協作。董濤 攝

在阿爾及利亞項目,中方和當地員工的比例約為1:4,其中工頭這個銜接中阿雙方的重要管理崗位都由當地人擔任。

瓦利德就是235隊的一名工頭。據瞭解,當地員工對中國企業一般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此前未接觸過石油行業,通過項目培訓逐漸瞭解這個行業和中國企業,他們普遍對中國企業比較有好感;另一種在歐美石油公司工作過,普遍帶著優越感,認為中國的石油公司還不如他們當地的石油公司,更遠遠比不上歐美企業。

瓦利德原來就屬於後者。想讓像他這樣的員工努力工作,一要有實力,二要有激勵。

235隊初來乍到時表現並不太理想,但全隊在短時間內迅速磨合,逐漸顯露出中國工人吃苦耐勞、技術過硬的素質,連續創造多項紀錄。這一切都被瓦利德看在眼裡。

2017年華東工程公司爭取到一個優秀外籍員工來中國參觀學習的名額,瓦利德得到了這個機會。短短兩週的中國之旅讓他很震撼。再回到阿爾及利亞,他逢人便講:中國石化是世界第三大公司,中國很多地方都很先進……

“中國人來這裡幫助我們國家發展,為當地人提供就業機會。我們在中國石化工作,收入在整個國家屬於中上等了,我們沒理由不好好工作。”2016年被評為華東工程公司最優外籍員工的侯賽因說。

真正贏得當地員工的尊重,還要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

阿爾及利亞每年都有1個月的齋月,齋月期間從日出到日落不可以喝水進食,當地人這段時間白天只上半天班。起初,有些中國工人不理解,但梁冬翔認為應當尊重他們。他自己也嘗試著過了兩天不進食的日子,親身體會到當地人在齋月期間的艱苦。

“在非洲,嚐到苦辣酸的同時,我們也品到了甜。”梁冬翔介紹,阿爾及利亞項目2017年營業額超過4億元,是12年前的10多倍,創造利潤5000多萬元。

04

訴·衷情

從陌生到熟悉、從不適應到不捨,後來凝成一句呼喚——“那是我遠在非洲的家 ”。

“從陌生到熟悉、從不適應到不捨,贊比亞和故鄉一樣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那是我遠在非洲的家。”8月28日,回國探親的魏俊華回憶起在非洲的經歷時說,每當夜幕降臨,他就會抬頭仰望著熟悉的南半球星空,“記憶中北半球夏秋之交的夜空的樣子越來越模糊了。”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

贊比亞項目本地勞工團隊在工間休息 向文飛 攝

魏俊華一畢業就入職中建二局,隨後輾轉各地搞建設。2014年3月,他接到公司派他前往贊比亞的通知。這是他初次走出國門搞建設,出發前激動又忐忑。

該項目是中建股份公司承接的贊比亞東部省道路升級改造工程,約150公里。

初到非洲,同當地工人一起工作和生活,文化不同、交流不暢令魏俊華很不適應。“開工之初項目上僅有10人左右,那時駐地尚未建成,租住當地人家裡。兩三間磚和鐵皮瓦搭成的房屋,既是宿舍又是辦公室。”中建二局投資公司董事長熊兵介紹說。

前前後後經過5個月,項目上終於建成了一個簡單的駐地,中國工人在贊比亞有了自己的“家”。

魏俊華說,項目開工之初,最撓頭的不是漫天灰塵和烈日炙烤,而是與當地工人的交流。“到工地上走一圈,你會發現:工長為了給工人做好技術交底絞盡腦汁,結果工人仍然似懂非懂。”

於是,項目上掀起了學習語言的熱潮。漸漸地,通過動口加動手(做手勢),中國工人能跟當地工人進行簡單的交流了,有的青工甚至學會了一些當地的土語。非洲工人也學了點簡單的中文,工作配合度越來越高。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

中非工友合作在贊比亞項目做鑽爆 向文飛 攝

一名叫Anton的非洲工人特別愛提問,不僅現場問、辦公室問、連食堂飯桌和宿舍床上都在問,而且問題越問越專業。在他的帶動下,中方施工人員也經常和他一起研究資料、翻閱字典。在此過程中,Anton逐步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班長、工長助理。今年2月,他還被評為公司首個優秀外籍班組長。

克服了語言關,施工之路仍是一路崎嶇。“中國工人需要克服的還有中外施工工藝與技術的差別,螞蟻包、路基翻拌等都是國內從未遇到過的,每個人都要從零開始學。”中建二局投資公司總經理姜會浩說。

“由於項目採用中非雙方合作管理的模式,我們將‘導師帶徒’制度升級,為中非雙方青年員工配置業務和生活導師。”中建二局海外工程事業部副總經理陳志說,中國工人和非洲工人由此交了朋友,很多人在離開贊比亞時依依不捨。

“非”比寻常!中国职工的非洲故事

中國施工隊贊比亞項目員工在駐地附近的小學設立安全知識講堂,給孩子們講授建築施工安全常識 向文飛 攝

蔣 菡 劉 靜 郝景玲 董濤 郭劍 孫喜保 趙劍影)

來源|工人日報

題圖|工人日報

圖片|工人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