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模式」啓示錄高端訪談:答時代之問 啓未來之程

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先發地。在改革開放40年進程裡,溫州走過一條艱難曲折而又無比輝煌的征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溫州模式”。站在改革開放40週年、“八八戰略”實施15週年的重要節點,我們回望昨日的輝煌,更暢想明天的美好。

這座“敢為天下先”的城市如何勇挑歷史重擔,再次當好改革的“先行者”?

答時代之問,啟未來之程。

“温州模式”启示录高端访谈:答时代之问 启未来之程

昨天,“勇當‘探路者’續寫創新史”主題論壇暨全國媒體看溫州主題外宣活動的重要環節——“溫州模式”啟示錄高端訪談舉行。著名時事評論家曹景行,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春光,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創新創業與中小企業研究室主任賀俊,浙江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盛世豪,澎湃新聞副總編輯、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鬍宏偉,以及溫州本土學者代表洪振寧,溫商代表南存輝、鄭秀康等各路“大咖”雲集,為解題而來、為獻智而聚,共論“溫州模式”的光榮與夢想。

追尋“溫州模式”的誕生

高端訪談以一段視頻開場,“中國第一個個體戶”章華妹對著鏡頭緩緩地講述自己從擺一張凳子到擺一張桌子再到擺出櫃檯的“個體”之路,畫面的背景便是市區人民西路上的溫州市華妹服裝輔料有限公司。

“無街不市、無巷不販、無戶不商”,40年前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東南沿海這一片熱土,千千萬萬“螞蟻雄兵”湧入市場經濟的汪洋大海,伴著滾滾向前的時代大潮,創造出一個個令人驚歎的傳奇——第一個專業市場、第一傢俬人錢莊、第一座農民城……隨著鏡頭的推移,溫州人創造的諸多“全國第一”,令人心潮澎湃。

溫州人,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也是最當之無愧的“探路者”。胡宏偉從不同的維度,分析諸多“全國第一”的誕生,“從普通民眾來看,‘全國第一’的創造可能是偶然的,但溫州各級政府在尊重民間創造的同時做了大量的調研、理論總結,從而將改革變成可以複製和推廣,從這個意義上講,‘全國第一’的出現就是必然。”

作為本土學者代表,洪振寧認為,“溫州模式”的形成在於對臨界點的突破,溫州人也因此總是面臨爭議,“比如,原先個體戶可以賣生活消費品,那麼生產資料能不能賣呢?最後,經過‘八大王事件’,生產資料也可以買賣了。改革往前推進一步,就意味著條條框框的打破,這也是先行一步的溫州對於全國的意義。”

追問“溫州模式”的內涵

訪談現場,溫州企業家的創業故事格外吸引人——康奈集團董事長鄭秀康回憶起當年憋著一口氣要創業,不僅變賣家當還拉下臉來四處借錢的往事;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則講述正泰整合40多家企業,走集團化路子的重重困難,打通上下游環節,形成2000多家企業產業鏈的不斷求索……

在娓娓道來的故事講述裡,創業的艱辛、轉型的陣痛早已被略過,但溫州人勇於創業、大膽創造、不斷創新的精神,在平淡的講述中被現場觀眾一一捕捉。

訪談現場還設計了一個特別的環節——以連線方式對話在外溫商,從香港溫州工商會榮譽會長翁銀巧到法國法華工商聯合會名譽會長林光武,再到天津溫州商會會長應澤從……在外溫商們帶來了溫州人走出去、抱團拓市場的精彩故事。

毋庸置疑,當我們談論溫州人精神、“溫州模式”的時候,“走出去”顯然是題中要義。

著名時事評論家曹景行講到自己多年來在國內外採訪的所見所聞,溫州人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國內、在歐洲我都碰到了大量紮根創業的溫州人,他們在異鄉生活、創業,即便是經濟困難、很多人撤離的時候,溫州人還是選擇堅守。”對此,曹景行深深地感佩於溫州商人力量之強。

賀俊則從溫州“供銷大軍跑市場”切入,認為溫州人走出去不僅為全國各地帶去了有形市場,還帶去了無形的市場經濟。

追逐“溫州模式”的未來

站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節點上,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已奔湧而來。曾經創造風向標式輝煌的溫州,如何繼續努力當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行者?曾經備受讚譽和追捧的“溫州模式”,又該如何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回望過去,既為記錄歷史,更為繼續前行。參加訪談的嘉賓們對“溫州模式”的未來有著不少期待。

胡宏偉直言,在中國改革的歷史上有兩座城市應該刻入豐碑,一個是深圳,另一個便是溫州,“深圳改革自上而下,溫州改革則是自下而上,溫州實踐回答了中國改革的核心問題。”胡宏偉於1986年第一次到溫州採訪,從那時至今32年間,他已經33次來到溫州。對於溫州,他形容“這是一團永遠燃燒的火”。寄望未來,他語帶深情地說:“我願意再來到溫州33次!”一句話博得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

王春光說:“溫州過去40年創造了非凡的業績,但是溫州要有危機感。我們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節點回顧過去,是為了把未來走得更好、更穩,把過去好的東西傳承下來,同時探索新的‘溫州模式’、新的發展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