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一種鄉愁

前不久看到一則公益廣告,是去年央視春晚在黃金時段插播的唯一一則公益廣告,曾引發了眾多華人的共鳴。這則廣告名為《筷子》,以一系列共同帶有“筷子”這一食具的故事為內容,展現了中國傳統的祖孫、父母兒女、鄰里之間的相處方式,因為充滿溫情又具有文化內涵,這個廣告得到了很高的社會評價。那一年,央視還推出了“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麼》”系列報道,使“家庭”的傳承成為了主流媒體的關注焦點。時至今日,對家庭的關注推崇仍然時不時進入我們的視野。

而這股潮流並非個別現象,熟悉美劇、好萊塢大片的人都知道,對“family”的強調是眾多影視劇的核心價值觀,哪怕是《24小時》裡上天入地冷靜強悍的男主角“小強”傑克,也會因為家人而做出妥協犧牲。

轉型時期的中國擁有著複雜斑斕的文化景觀,匱乏時期的痕跡尚未褪去,現代文明的果實尚未全面鋪展,卻又兼容著西方的、東方的、傳統的、新興的文化觀念,使我們每個人都面對著一個飛速發展、即時變化的世界,我們的家庭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父與子之間在語言、趣味、生活方式上的差別已不是簡單的“代溝”二字可以概括,那幾乎是兩個時代的共處。爸爸在兒子說“逼格”、“屌絲”、“黑長直”這些詞時不知所云,會認為兒子收藏的山本耀司設計的外套不過是一件黑色大長袍還貴得離譜,至於城市小資熱愛的咖啡則是——“苦,喝了還上火”;而反過來,在工業文明裡長大的孩子可能對父親記憶中的田野、牛群、青瓦房全無概念。今天,兩代人之間面對的已不僅僅是“青春期遇上更年期”,而是“農耕社會和消費社會”的碰撞,這之間的裂痕勢必影響家庭作為一個價值傳承體的重要性,因為在崇尚個人自由的現代文明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已經對繼承家庭傳統失去興趣。

但是,越是在變動不安的時代,人們或許越會渴望穩定價值的存在。我們在“筷子”廣告裡看到的是,時代在衝擊著家庭的同時,也在呼喚著對家庭的珍重。現代文明帶來了生活的舒適和便利,也帶來了商業理性對我們生活的全面掌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式的傳統家庭和商業社會的理性是相悖的。在奉行“顧客就是上帝”這一準則的商業世界裡,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量化計算的。

我們都清楚地知道,飯店裡的服務員為你殷勤倒水、商店裡的導購為你耐心擇衣、樓下的物業把你的垃圾處理掉,都是因為你能夠付出足夠的金錢,而他們也通過提供自己的服務而獲取相應的酬勞,這在商業世界裡是無可厚非的自由交換。但是,如果生活全部商品化,所有的微笑和善意都用金錢來計算,未免過於冰冷了。

在商品經濟的大潮中,“家”可能留存著最多無法用金錢量化的東西。母親睡前對孩子的安撫應該值多少錢呢?父親為教會兒子騎自行車所付出的時間需要多少錢呢?妻子為丈夫做一道好吃的菜又該值多少錢呢⋯⋯這些活動如果用商業活動的方式來計算的話,其成本與回報是可計量化、可控化的,但在家庭之中,這一切都因為帶上了感情、責任,而成為無價的。

20世紀德語詩壇傑出的表現主義詩歌的先驅特拉克爾有一句名言:“靈魂,大地上的異鄉者。”現代都市文明使我們每個人都處於商品經濟急速發展的大潮中,成為獨立卻又孤獨的個體,這個時候,家庭就像是對我們的來處、我們的歷史的守護和記錄,給予我們愛與溫暖,使我們不致於成為大地上的異鄉者。

就像李娟在《我的阿勒泰》裡寫道:“我不是一個沒有來歷的人,我走到今天,似乎是我的祖先在使用我的雙腳走到今天;我不是一個沒有根的人,我的基因以我所不能明白的方式清清楚楚地記錄著這條血脈延伸的全部過程;我不是沒有故鄉的人,那一處我從未去過的地方,在我外婆和我母親的講述中反覆觸動我的本能和命運,永遠地留住了我。”

家,原是一種鄉愁。

(作者為哲學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