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丨鄉土作家賈獻文:畢生精力獻給紅色文化

賈獻文被譽為“知名紅色鄉土作家”,這些年創作了一大批反映戰爭年代的紅色題材作品,名聲赫赫,尤其是《霧滿龍崗》《橫掃千軍》《鐵血悲歌》三部反“圍剿”長篇力作,被業界譽為“紅土地上綻放的杜鵑花”、“繪就了激動人心的革命鬥爭畫卷”。近段時間,他在家中忙碌地寫作,將電視連續劇《北宋名臣蔡襄》改寫成書出版。

文化名人丨鄉土作家賈獻文:畢生精力獻給紅色文化


熱愛紅土地 以史為本繪“長卷”

戰爭場面波瀾壯闊、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刻畫栩栩如生……不少讀者拜讀了賈獻文的紅色題材作品後,給予較高的評價。

今年78歲的賈獻文,創作起步於故鄉義烏。由於身體原因,他高中畢業當年未能參加高考,回老家參加農業勞動,成了一名公社社員。在這期間,他初中開始的文學夢,在勞動的汗水中萌芽,紮根農村的幾年時間裡,主要是詩歌創作,詩作不斷在省、地級報紙上發表。

受到義烏紅色基因土地的薰陶,賈獻文愛上了寫革命題材。特別是受到“八大隊”抗日鬥爭故事的強烈衝擊,他曾到當年“八大隊”活動中心吳店去採訪,寫出了二十餘篇“八大隊”抗日鬥爭小故事,其中有的發表在省級刊物上。採訪“八大隊”革命鬥爭故事後,他萌生了要寫義烏人民抗日鬥爭的長篇小說之念頭,並且立即付諸行動。長篇小說定名為《橋頭堡》,一口氣寫了幾萬字,後由於考上大學,中止了創作計劃,但要寫一部義烏人民抗日鬥爭長篇小說的心願一直儲存在心裡。時過40年,他終於在2002年完成了反映義烏人民抗日鬥爭的長篇小說《皇甫臺門》創作。《皇甫臺門》出版後,有文藝評論家認為,這是第一部反映江南人民抗日鬥爭的長篇小說。

文化名人丨鄉土作家賈獻文:畢生精力獻給紅色文化


可以說,賈獻文寫紅色題材文學作品,在義烏就播下了種子。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江西工作,生活在“英雄城”南昌,到全省各地去做教育調研工作,所接觸到的都是當年的革命舊址和蘇區鬥爭的人和事,這正和他的革命題材情結靈犀相通。因此,他利用業餘時間,寫出了三部長篇敘事詩《紅雲傳》《紅軍泉》《竹釘陣》,陸續在《搖籃》報《小星星》刊物發表,最後取名《名人少年時》結集出版。

“我有多次機會調動,但我眷戀紅土地,一輩子在紅土地上工作,寫出紅色題材的電影電視劇本,長篇敘事詩,長篇小說。”賈獻文告訴筆者。

1995年,賈獻文推出長篇小說《兵暴》,反映了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我黨發動寧都起義。1997年7月,他創作出版的長篇小說《霧滿龍岡》,則以中央蘇區軍民粉碎國民黨軍隊的第一次反革命“圍剿”為題材,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形象,謳歌了毛澤東革命的正確路線。蕭克將軍特為該書題寫了書名。在第一次反“圍剿”時,蕭克將軍時任紅四軍12師師長。當賈獻文將《霧滿龍岡》書稿送至蕭克審閱時,老將軍高興地說:“小說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戰爭場景,寫得很好。”並欣然為該書題寫書名。

創作紅色題材的作品,重在題材挖掘,沉浸於歷史並負有歷史責任感。為創作《劉和珍》,賈獻文經過多年對劉和珍弟弟和她的同班同學採訪,併到北京劉和珍、楊德群墓前緬懷、作調查,幾易其稿,終於寫成長篇著作,風靡出版界,發行了幾十萬冊。為寫作反“圍剿”三部曲———《霧滿龍崗》《橫掃千軍》《鐵血悲歌》,他經常出差到贛南,接觸中央蘇區反“圍剿”的人和事,並輾轉到中央蘇區首都瑞金,多次採訪將軍縣興國及“寧都會議”舊地,極大地豐富了創作素材。他還以興國蘇維埃時期女山歌手為素材,創作了一萬行敘事長詩《紅雲傳》,由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

文化名人丨鄉土作家賈獻文:畢生精力獻給紅色文化


眷戀故鄉水 情深意切描新貌

賈獻文長期任職於教育行政部門,本職工作是教育管理,服務對象是教師、學生。他特別重視師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所寫的教育專著多部都涉及到“三觀”問題。其文學創作正是配合本職工作,是對師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而他的文學作品,大多數主要取材紅土地江西和故鄉義烏。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幽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在賈獻文出版的9部長篇小說中,就有《皇甫臺門》、《煉獄》兩部反映故鄉義烏的作品。一部是描寫義烏人民的抗日鬥爭故事,另一部是表現上世紀六十年代三年困難時期人性的彰顯,歌頌了人間的真善美。他的散文中,其中有200多篇是以義烏為題材的。

“我的散文集《苦澀的土地》、《昨夜星辰》,是兩本描寫故鄉義烏的散文專集。書中,大家可觸摸故鄉豐厚的人文積澱,展示七彩斑斕的義烏。”據賈獻文介紹,他即將出版的《家園厚土》並非一般意義上的懷舊之作,它描寫的是作家故鄉生活的記憶,關注的卻是整個人生。書中將分散在9部散文集中寫義烏的文章裡選取了89篇出版,這更能完整了解自己的故鄉情懷,其中也能間接瞭解故鄉的人文地理、山川景物、風俗習慣、文化淵源等等。

文化名人丨鄉土作家賈獻文:畢生精力獻給紅色文化

賈獻文經常說,故鄉永遠是文人學者的精神棲息之地。雖然,他人在南昌,卻時時關注著故鄉日新月異的變化,經常回到故鄉參與一系列的文化活動。“我小學、初中、高中都在義烏上的學,我的親戚、朋友都在義烏,我與他們聯繫的紐帶從未中斷過。退休後,與義烏的聯繫更緊密了。”

人退休,筆不能退休。退休已快20年,賈獻文埋頭耕耘,一直沒有停下寫作的筆。愛人和兒女十分支持他的創作,有時也心疼地勸其別累壞身體。但賈獻文覺得,一個鄉土作家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用筆去唱響主旋律,謳歌正能量。在完成反“圍剿”三部曲創作後,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創作的文學體裁有所改變,主要轉向創作散文、詩歌。近幾年共創作了新古體1000多首,400首已收入去年出版的新古體詩集《高唱低吟》裡,2020年計劃再出版一本新古體詩集,初步定名為《長簫短笛》,亦收錄進新古體詩400首。

迄今為止,賈獻文已向義烏市圖書館贈書90餘本著作,作品以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線,同時大量篇幅描寫了義烏的風土人情,表現出深深的家園情結。王曙光

文化名人丨鄉土作家賈獻文:畢生精力獻給紅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