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種養殖小龍蝦的田間管理技術


稻田種養殖小龍蝦的田間管理技術

稻田養殖模式,龍蝦和水稻都有一段時間的混作,一方面它涉及稻田的施肥、除草、排灌、收割、防治病蟲害等,同時,也涉及到小龍蝦養殖的投餵、水位控制、防逃、防敵害、防病治病和捕撈等。因此,要種好稻養好蝦,必須在物質、技術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才能上馬投產。

稻田種養殖小龍蝦的田間管理技術

一、水稻品種的選擇、施肥、除草等田間管理。選擇水稻品種要考慮抗倒伏和抗病蟲害的品種,矮杆、生長期較短的中稻品種。水稻施肥,稻田基肥在年前年後一次施入耕作層內,以後的追肥做到量少次數多,最好是半邊田先試半邊田後施,一般每月追肥一次,小龍蝦養殖過程中主要施用生物菌肥,用於水草的栽種、蝦苗的培育,小龍蝦養殖絕對不能施用碳酸氫胺和氨水,可用磷酸二氫鉀和少量的尿素,使用肥料看水色、水質情況而定。除草的問題,一般不需要考慮除草劑,水稻田中少量的草,小龍蝦自會去尋食幹掉。

二、水的管理:主要是水稻田的排灌和養殖小龍蝦的水質、水位管理。除曬田外,平時稻田水位保持在20~30釐米左右,並經常進排換水。稻田進水一般在凌晨3點左右至上午10點左右,這個時間段水溫比較接近。進排水時儘量做到邊排邊灌,做到排灌不急,溫差不大,水位相對穩定。6月底每週換水1/3~1/4,7~8月可每天換水1/3~1/4,9月份後,每個3~5天左右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3~1/4,儘量保持蝦溝內水體透明度25~30釐米。水稻田的輕烤、重烤,乾乾溼溼的生長過程和龍蝦的生長過程存在一定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是多換水晾根,分櫱時輕烤,收割前重烤。隨時注意蝦溝內的底質、水質的調節。

三、水稻用藥和龍蝦養殖的防病治病。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對小龍蝦養殖有一定的影響的,經實驗寧南黴素、噻蟲啉、站盡、阿維菌素、伊維菌素、純生芽孢乳、碘製劑等都可以用,菊酯類、有機磷類都決使用。施藥時要注意施藥技巧,稻田用藥時儘量將稻田分區域用藥,每天只對一個區域用藥,施藥時間根據天氣的乾溼度靈活掌握時間,一般下午時,水稻的葉面水分被蒸發後易吸收藥物,可避免藥物掉入溝中對小龍蝦造成影響。

四、水稻收割後的小龍蝦管理水稻收割後,儘快進水,將稻草移出稻田,秸稈留20釐米左右,露出水面10釐米左右。9月中旬後,小龍蝦開始打洞,儘量保持水位穩定,到第二年的2~3份,氣溫逐漸回升,逐漸加深水位,用水位控制水溫,儘量調節合適的水溫適合小龍蝦的生長需求。

只要根據小龍蝦的生活習性,滿足小龍蝦對草、水質、底質、營養當年的需求,稻蝦共生種養殖會讓您一田多用,物盡其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