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華人運通董事長丁磊:做變革的創新者

“大家看到今天我們的團隊,一個 CTO 帶三個技術 VP 一起搞開發的,業內也是很少見,包括今天看到的一部分中堅力量,我們還有很多年輕優秀的天才工程師。”



“智能汽車是一個局部的概念,到智捷交通才是一個廣泛概念,只有智捷交通能夠支持整個智慧城市真正的理想運營。”

“我總想把一個工作當做一個事業來看,讓這個事業能夠發揮出最大的社會價值,這個社會價值有對員工的,也有對社會的。”

——華人運通董事長丁磊


“在丁總領導下,我們只想幹一件事情,希望能夠做一些對人類有幫助的事情,能夠改變人類的出行方式。”這是華人運通 COO 陳威旭先生在此次專訪前向媒體做出的表態。通過這句話我感受到兩個信息點:第一,華人運通這家新勢力造車企業有野心,也有擔當,將公司發展與人類進步聯繫在一起;第二,這家公司的掌門人丁磊不一般,能夠以此為目標足見其膽識,而且還能讓眾多行業資深人士相信這一目標併為此奮鬥,更足見其能力。由此我更加期待這次與這位熟悉而又陌生的丁先生進行這次對話。

深藏不露的豪華團隊


說起汽車界的丁磊先生,關注行業的人可能不會陌生,沒錯就是那位當年加入上海大眾參與汽車國產化的丁磊;是代表中方組建上海通用的丁磊;也是那位有著兩年半浦東新區副區長工作經歷的丁磊。豐富的工作經歷,讓丁磊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全過程,而且至少有十部年產量超過 10 萬的新車與這位丁先生有著密切的聯繫。可是在過去的一年中,關於這位中國汽車界重量級人物的消息卻並不多,就在一度懷疑他有退休打算之時,此次的上海之旅讓我找到了新的答案。

華人運通是丁磊先生創辦的全新品牌,從去年 12 月 12 日正式運營以來,到今天還不到一年的時間,與中國眾多造車新勢力的定位不同,華人運通是一家專注於未來智能交通產業的出行科技創新公司。為了實現美好的願景,丁磊首先要做到就是組建一支與他志同道合的隊伍,憑藉著多年積累的資源,一支豪華的團隊呼之欲出。

對話華人運通董事長丁磊:做變革的創新者

華人運通 COO 陳威旭介紹公司運營情況


“我們統計過,全球的主機廠裡面,工程中心在一線城市不多,在一環內的我們是唯一一家。”此舉除了感嘆華人運通資金雄厚以外,也不得不承認其對於人才的重視。許多人才在某個大城市生活習慣後,自然不希望去到郊區或者其他二三線城市生活,此前長安上海研究院搬遷至合肥造成多數人才流失就是例證。

丁磊是國內為罕有的在產業界、政界、經濟界都待過的造車新勢力掌門人,所以人脈相當通,資源調度相當快速,短短的時間他就憑藉自己的誠意和對公司願景的暢想吸引了包括副董事長墨斐、首席運營官陳威旭以及首席技術官馬克·斯坦頓等 9 位行業“大咖”的加盟。

對話華人運通董事長丁磊:做變革的創新者

華人運通董事長 丁磊


“大家看到今天我們的團隊,一個 CTO 帶三個技術 VP 一起搞開發的,業內也是很少見,包括今天看到的一部分中堅力量,我們還有很多年輕優秀的天才工程師。”每當提到自己的這“夢幻團隊”時,丁磊都是如數家珍。當看到被譽為“汽車工程全才”的 CTO 馬克·斯坦頓帶領著負責整車工程的副總裁陳俊、負責電動力總成的副總裁宋京、負責電子電氣及自動駕駛的副總裁李謙、負責信息系統及互聯網的副總裁龔峻所組成的“CTO + 技術VP”的技術團隊時,一臺智能電動車的雛形似乎已經在我的腦海中生成。

此外華人運通還成立了華人運通國際科學技術委員會,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陶氏化學的姚維廣博士、同濟大學新能源創新中心主任餘卓平教授為其保駕護航,讓我對華人運通產品的期待值是進一步上升。

與眾不同的“三智”戰略


“三智”戰略是整個華人運通企業戰略的核心,在丁磊一開始做產業佈局之際就已經切入,所謂的“三智”指的是:智能汽車、智捷交通與智慧城市,丁磊對於三者關係的解讀是:“由智能汽車的研發與產業化,逐步走向智捷交通的佈局與運營,最後從智捷交通建設為入口構建未來智慧城市,實現人類未來更清潔、高效、舒適的出行方式。”



智能汽車的研發與產業化是基礎

作為一家主機廠,車對於企業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在這一次的交流中,丁磊及華人運通的高管們對於智能電動車的製造和研發上所提及的話語並不多,但是即使在這不多的篇幅中,我們也可以對未來華人運通的首個產品做出一個大致的判斷。

丁磊強調:“華人運通出發就是瞄著改變未來出行方式,所以說不是簡單地造車!”但是這是否意味著車在整個華人運通體系中的地位並不是舉足輕重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會有先進的整車集成技術、領先的動力總成、開放式的全新電子架構、智能網聯與共享、面向未來的工業設計,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優勢。”簡短、高度概括的一句話基本勾畫出來華人運通車型的藍圖。

對話華人運通董事長丁磊:做變革的創新者

對於中國的電動車市場的走向以及自身產品的發展節奏華人運通有著自己的把控,“現在很著急拿出產品車來過渡,不是一個上策,電池技術本身還有很大的突破,市場規模還有很大的突破,不到一定的程度,市場能夠反應多少問題不清楚。”這樣一個謹慎的態度反而讓我更加期待華人運通的首款車型。據悉在今年的第四季度,華人運通會正式開始產品的對外曝光,第一款車型或將在 2020 年正式上市。

智捷交通是通往未來的途徑

自動駕駛是未來汽車發展的大趨勢,但是近來關於自動駕駛的爭議也是層出不窮,爭議的焦點就在於能否實現?怎樣實現?將自動駕駛作為自己主要業務板塊的華人運通自然也無法迴避這個問題,由此引出了“三智”戰略的第二個層次——智捷交通。

自動駕駛離不開車聯網與雲計算,自動駕駛技術也不應該僅僅是針對車輛,因為道路交通環境是瞬息萬變的,交通信號的變化也是一個必須所考慮的因素,所以在開展智捷交通業務之前華人運通就已經做好將其全部納入的準備。如今華人運通已經和多個地方政府簽訂了合作意向,在多城區內進行試驗。

對話華人運通董事長丁磊:做變革的創新者
如果想實現完全的自動駕駛,單靠一個廠家、幾款車型,即使搭載了最尖端的自動駕駛技術,也是無論如何也實現不了的。所以,自動駕駛應該形成一個網絡、一個系統,讓影響交通的各個因素都參與進來,才會做到真正的穩定、安全。正是因此,華人運通選擇了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推進汽車本身的智能化,另一方面嘗試將智捷交通和智能汽車結合在一起。丁磊的總結是:“智能汽車到智捷交通,包括智慧城市交通運行管理,實際上是一個技術的滲透和外延。”


智慧城市是終極目標

提到“智慧城市”,這似乎更像是政府部門提出的建設目標,不過與那些空喊的口號有別的是華人運通所提出的智慧城市是一個真正有跡可循的方向,作為“三智”戰略的第三個層次,它勢必要藉助智能汽車與智捷交通所搭建起的基礎而實現。

“智慧城市核心樞紐應該是智捷交通,包括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智捷交通是廣義的,不單是乘用車、還有物流車、環衛車、公交車等等。”由此可見,“三智”是層層搭建起來的,只有在實現了智捷交通後才可能構建起一座智能城市。

對話華人運通董事長丁磊:做變革的創新者

但是要想建造起一座真正的智慧城市一定不會是一件易事,其中一定會涉及到大量的資金投入與基礎設施建設,這不免讓人產生華人運通是否有造城的能力?對此丁磊特地做出解釋:“我們是通過我們在未來出行的技術方面的業務,來幫助智慧城市建設,並沒有去造樓造城的計劃!”

藉此機會丁磊還提出了一個疑問:“智慧城市除了政府以外,誰還應該是主導者?”在當前的環境下我們如果思考這個問題可能會將目光落在互聯網公司、設計院亦或是大的承包商身上,不過在未來智慧城市到來時,情況很可能發生巨大轉變,“解決未來出行方式的技術提供者,或者規劃提供者,應該是其中一個主要的玩家。”這是丁磊做出的預測。

完全紮實的資金計劃


對於新勢力造車企業來說,資金是一個絕對無法迴避的問題,在產品投放市場之前如果沒有強有力的資金作為支撐的話就很難維持研發與生產,那麼在這一方面華人運通是否有充足的儲備呢?

丁磊在談話的過程中透露了華人運通公司的融資情況,他表示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通過東海岸基金組織來組織產業投資,因為是產業原始投資,所以現在還不能公佈,而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向社會募資的計劃。這在進一步體現了這家公司神秘性的同時,還向我們傳遞出到目前為止其資金狀況良好,暫時沒有融資必要,希望儘量排除外界干擾,集中精力在產品上。



對話華人運通董事長丁磊:做變革的創新者
未來華人運通的主要業務方向將既包括智能汽車,也包括智捷交通系統,而後者將是其區別於其他主機廠的最大特點。這也讓人們不免猜測哪個會成為華人運通主要的盈利來源?資金不足時是否會出現用出售智捷交通系統的收入實現“資金回籠”來貼補造車情況的出現?


對與前者丁磊的回答很睿智:“這個縱向橫向都有,所謂橫向,整個系統的運營當然是會產生一些營收,但是你的車,如果能夠和智能交通系統最緊密結合在一起,你的車也會更智能化。”也就是說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但也並沒有直言是否會有偏重。但是對於第二個問題丁磊的回答可以用斬釘截鐵來形容:“我們的資金計劃是完全紮實的,沒有這樣紮實的資金計劃我們是不會啟動的。我們知道這個事情應該怎麼弄,不會先搞一下,然後就開始融資,做一段,然後再融資,這樣的話戰略和動作都會走形的。”



發揮最大的社會價值

作為一位在產業界、政界、經濟界都有著成功經歷的傳奇人物,在丁磊的言語中透露出的是風輕雲淡的冷靜、閒庭信步的自信與兼濟天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尤其是最後一點,他不僅將這種觀念印在自己的心中,更是成功將其植入公司的基因中。

當被問一路走來成功的原因時,丁磊的回答顯得既謙虛又有節:“我沒有其他優點,我不比在座的我的同伴們聰明,他們智商比我高得多,他們表達能力也比我強,但是我總想把一個工作當做一個事業來看,讓這個事業能夠發揮出最大的社會價值。”結合丁磊過去三十年的經歷,我體會到了這句話的真誠。

對話華人運通董事長丁磊:做變革的創新者

而當講到華人運通的出發點,丁磊用十六個字加以概括:“志存高遠;務實規劃;長期奮鬥;實業報國”。他表示中國汽車產業、汽車團隊在整個世界範圍裡面還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和尊重,目前正是一個變革的機遇,希望匯聚資源來做一個真正好的企業,“使我們中國汽車力量能夠在世界舞臺當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與企業家值得我們點贊。

有趣的閒聊:

新出行:您是怎樣看待其他新勢力造車品牌的?

丁磊:所有參與到這場變革當中的企業何人,無論從哪個角度,從新能源變革角度,還是從智能化角度來參與這場變革,我認為都應該得到尊重。不管他們過去背景怎麼樣,不管業務方向怎麼樣,我覺得都應該尊重。

新出行:對於“新能源汽車有時間窗,過了 2020 年沒有機會!”這一觀點您是怎麼看的?

丁磊:我認為從技術和市場上,實際上窗口期還早,只不過我們現在補貼,人為造成大家覺得是一個窗口期。

新出行:您覺得造車新勢力成功的標準是什麼?是上美國完成了 IPO?還是完成電動車五百萬輛?還是能夠融到多少錢?

丁磊:成功永遠沒有一個唯一的標準,並且成功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這個企業本身的成功,還有一個是這個企業它發展的過程中對於社會的貢獻。所以說不管是怎麼樣,我認為沒有一個唯一的標準來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