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紅軍如今怎樣?15歲參軍20歲嫁人,30歲爲隊伍籌糧草遞情報


這組圖集拍攝於2017年4月11號。這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蘭縣武篆鎮那論村拉節屯。這裡群山環繞,綠樹成蔭。圖中的這位百歲老人叫容乜安傳,拍攝本圖集的時候,老人已是102歲高齡。她坐在一棟民房前的輪椅上,精神矍鑠,腰身挺拔,目光炯炯有神!她是一位老紅軍戰士。1915年1月2日,她出生在拉節屯。1930年,15歲的她就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在紅七軍第21師師部任後勤員。當時師長是韋拔群,政委是陳洪濤。

百色起義後,強敵壓境,部隊轉移到鳳山、東蘭一帶活動,籌集糧草、組織婦女縫軍鞋就是她最主要的工作。老人對當時情況記憶猶新。東蘭縣檔案館保存的史料也有容乜安傳在1930年至1933年期間,積極參加土地革命,為部隊籌集糧草,組織部隊駐地周邊婦女縫製軍鞋等相關記載。師長韋拔群遇害後,部隊開始分散,容乜安傳也回到了家鄉,等待革命的召喚。圖為容乜安傳老人和兒子兒媳和孫女在一起。

為了生存,她20歲時傳嫁給一名鄉紳做了二房。她心地善良、樂善好施,鄉很受鄉親們喜愛和信任,鄉親們稱她“容二媽”。武篆鎮周邊成立了一支西山游擊隊。30歲的她知道後立馬重新回到了革命隊伍中。她以“容二媽”的身份進村入戶做動員工作,繼續為隊伍籌集糧草、傳遞情報、製作軍鞋.村民們非常支持,部隊的補給源源不斷。老人一直堅持到了全國解放。圖為國家為老人頒發的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紀念章。


革命勝利後,老人重新迴歸家庭生活,她育有一兒一女。她很少提及她參軍的事情。老人儘管是102歲高齡,但耳不聾眼不花,在村裡人的眼中,老人性格和善,做人做事謙讓,從來沒有與任何人發過脾氣。她在90多歲時還常下地幹農活。現在也常為後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圖為老人和兒子兒媳在一起,兒子兒媳也是70多歲的白髮老人了。

紅軍奶奶在飲食上並不挑剔,但對兩樣食物非常鍾愛,經常吃,一是野菜二是紅薯。曾經能下地幹活時,她常揹著竹籃去挖野菜,現在就由晚輩們代勞了。當地不僅給老人安排了老紅軍生活補助金和老人高齡補貼還定期會為她體檢,體檢時老人的血壓很正常,這讓醫生也驚訝。如今老人四世同堂,晚年過得很幸福。圖為老人在2016年10月的榮獲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紀念章”。請為這位紅軍奶奶送上你的祝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