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金秋時節,碩果累累。在第34個教師節到來之際,8月27日,東鄉縣召開教育工作會暨第34個教師節慶祝大會。來自全縣的教育工作者歡聚一堂,暢談希望,共謀東鄉教育的未來。會上,對“百名優秀教師”“百名優秀班主任”“百名優秀教育工作者”“百名優秀德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獲得者進行了表彰,他們身佩綬帶、手捧榮譽證書,讓會場熠熠生輝。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用心用愛答疑解惑

愛是教育的源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受到表彰的春臺鄉周家小學教師汪紅燕說:“幾年前,我帶著一份美好的願望,走進周家小學。記得剛到任時,我聽不懂孩子們的話,孩子們也不太明白我說的話。感覺自己講得很多,但孩子們理解得很少。看著他們每天揹著書包走很遠的山路來到學校,面對他們渴求知識的眼睛,我又急又無奈。於是,我就讓他們用寫小紙條的方法來表達想法。從剛開始時的一句話到一段話,再到後來用普通話和我進行交流,看到孩子們臉上露出的笑容,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

汪紅燕表示,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學生考高分,而是努力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自主學習、勇於創新的能力。“在這裡教學,更重要的是要真正融入學生、瞭解學生的需要。這是一條任重而道遠的路,我會在這條路上不斷努力,不斷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用心用愛來為學生答疑解惑。”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絕不讓教育成為脫貧路上的障礙

“東鄉縣要如期實現脫貧,我們各級黨政組織、社會各界必須形成一個共識,絕不能讓一名適齡兒童輟學,絕不能讓失輟學學生成為脫貧路上的障礙。這就是我們抓好教育工作的關鍵所在,也是教育工作在東鄉顯得至關重要的直接體現。抓不好教育,我們的學生就會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我們的貧困群眾就會輸在穩定脫貧的起跑線上,我們東鄉就會輸在脫貧攻堅的起跑線上。”縣委書記馬生榮斬釘截鐵的話語,道出了該縣抓好教育工作的決心和信心,讓在場的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陷入了沉思……

教育承載著每一名學生的希望,也承載著每一個家庭的希望,更承載著東鄉未來發展的希望。東鄉縣要如期實現脫貧,抓好教育工作尤為重要。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近年來,中央、省州加大了對東鄉縣幼兒園建設、薄改項目、寄宿制學校等方面的教育扶貧支持力度,社會各界對東鄉教育事業發展的關注和支持也越來越多。碧桂園集團援建的龍泉學校即將投入使用,北京福建商會援建的天橋村小學也已動工修建,這些都為改善辦學條件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7年秋季學期以來,東鄉縣通過開展控輟保學、推進教育督導等活動,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綜合整治措施,全縣教育事業呈現出了健康有序發展的良好態勢。在2018年高考中,一本、二本、三本上線率比2017年增長2個百分點。教育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讓老百姓看到了東鄉教育的希望,也贏得了老百姓對東鄉教學水平的認可。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感恩母校擔當責任

縣民族中學高一年級學生包雅婷在今年的中考中考出了627分的優異成績。成績一公佈,有許多學校動員她來就讀高中,也有一些親朋好友動員她去外縣就讀。然而,她內心卻早已有了自己的決定——繼續在民族中學就讀高中。

作為優秀學生代表,包雅婷在大會上作了發言。

包雅婷說:“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內心充滿了感恩和激動,每一點進步都是老師用辛勤汗水換來的。老師們的言傳身教、默默奉獻都已深深打動了我。今年,在西北師大附中的幫扶下,母校創辦了致遠班,34人在今年高考中被本科大學錄取。這無疑證明,母校在不斷壯大,教學質量在不斷提升。新學期意味著新的開始,我堅信,在老師的諄諄教導和在致遠班裡刻苦學習三年,一定會實現我的大學夢,成為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有用人才。”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廣大教師表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老師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今,黨和政府不斷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力度,讓我們看到了東鄉教育事業發展的希望,也堅定了我們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決心和信心。

希望 在這裡崛起——臨夏州東鄉縣教育工作會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側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